近日,第十六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和295名全国技术能手受到表彰。工匠精神不仅是手艺人的情怀,更是国家行稳致远的内驱力。中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路上,作为新时代的“答卷人”,青年干部要汲取工匠精神中的奋进力量,用“劲”出“巧工”,为基层工作立根固本,为时代发展凝神铸魂。
秉“落子无悔”心,抱朴守拙,酝酿基层工作的巧思。基层工作点多、线长、面广,实际工作中,有些干部崇尚“讨巧”,试图“抄近道”“走捷径”,面对学习不愿下苦功夫,面对困难不愿啃“硬骨头”,面对成功不愿做“幕后英雄”,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只想“争彩头”“出风头”。这样看似得了便宜,实际上是“占小便宜吃大亏”,收获的只是一时之利,很难取得更大成功。正如围棋高手在下棋时“通盘无妙手”,所谓的“讨巧”,往往具有不稳定性和不可持续性,无法通过练习来形成技能上的积累,一旦“灵感”枯竭,难免手足无措。“妙算还从拙中来”,能力的提升来自扎实的基本功。
怀“日拱一卒”情,将勤补拙,雕琢基层工作的巧工。“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基层工作包罗万象,从信访维稳到民生保障,从乡村振兴到基层党建,千头万绪系于一身,时代的发展更为基层治理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考验着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方法和本领。面对时代的检验,“笨办法”往往才是“好办法”,持之以恒的努力才是不二法门。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基层干部要保持“永远在路上”的状态,发扬共产党人“自讨苦吃”的精神,以“勤”补“拙”,从基础工作做起,用“铁杵磨成针”的“拙劲”夯实底子,像工匠对待作品那样一丝不苟地对待工作,日复一日把为民情怀、对党忠诚、理想信念都雕刻进自己的每一件“作品”中。要常怀“空杯心态”、保持“本领恐慌”,多向前辈学习、向榜样看齐,在反复磨砺中提高本领,实现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精”的蜕变,在基层的“炼丹炉”里练成“烈火真金”,争当基层工作的“行家里手”。
铸“举棋若定”魂,以拙求进,探究基层工作的巧法。“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巧”和“拙”是辩证的,“拙”不仅仅是“木讷”“顽固”,更多时候代表了“脚踏实地”“不投机取巧”,大巧若拙,藏“拙”而实“巧”,只有将锋芒藏于剑鞘,将锐气收于心田,以拙求进,才能在基层的路上走得远、走得高。基层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群众不解、上级批评,基层干部要能稳得住心神、控制好情绪,淡薄从容,把精力集中在工作方法的提升上,犹如匠心一片、物我两忘。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喧嚣所扰,在解决复杂多变的工作中淬炼心性,在与基层平淡日子的相处中厚植定力,炼就“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强大内核。始终秉持“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的信念,以“静”生“慧”、以“定”生“巧”,从而看透问题本质、看到实事深处、看清情况两面,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探索完成工作的最优路径,真正明晰工作痛点难点、真切关心群众所忧所盼、真实掌握基层实际状况,成为琐碎普通的岗位上不可或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