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选择恐惧症,也称作选择困难症。选择恐惧,显而易见是不自信和逃避责任的心理,缺乏自立意识,害怕失败。患上这种病的人面对选择时会异常艰难,无法正常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在几个选择中必须做出决定的时候很恐慌,惊慌失措,甚至汗流浃背,最后还是无法选择,导致对于选择产生某程度上的恐惧。
如何改善?
终上所述,选择困难症乃是由于不自信和总想逃避责任的产物。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五点来尝试着改善一下。
一、化繁为简
一件事的选择越多,你越觉得无从下手。试试把生活过得简单些,如不穿的衣服一定扔掉,不用的东西也不要保留,用不着的东西一定不要买。这样在选择时就会轻松许多。
二、让别人替你决定
在自己做不了决定时,可以让别人给你做决定。比如要你在睡懒觉和锻炼上做选择,那一定是很纠结的,可以马上办理一张健身卡或者买一套运动装备,逼自己不得不选择锻炼。三、要求不要太高
有些人过于追求完美,对自己要求过高,就容易患得患失。其实不管哪个选择,只要是自己决定了的,就不要后悔。而且要想到这世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四、凭直觉
女人经常会说到的一个词叫“直觉”,其实在选择上,也可以充分利用它。买东西时会发现,在一堆决定中兜兜转转,最后还是会选择最初看到的那个。所以浪费那么多时间只是在做无用功,还不如信直觉来得自在。
五、了解自己
有选择困难症的人往往都是对自己的决定不自信的人,这是因为他们不够了解自己。在做任何决定时一定要确认自己的需求,分清主次,哪个东西是现在最需要的,哪个是没必要的。
那么所谓选择困难症是如何产生的呢?
不知道大家会不会由选择困难症而联想到一个词,即“包办人生”。我的思维跳跃性比较大,我所认为的就是因为在你要做选择之前,你的所以选择都是被包办的,所以突然让你去做选择,你就成了一枚标准的选择困难症患者。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从一个孩子记事以来,就总是面临着被动选择,为什么说是被动选择呢?因为是父母先选择的,完了以后给孩子,看似孩子自主选择的,其实是孩子没得选了的“选择结果”。这种情况其实还算是好的,也算是父母的一种引导,而另外一种就是直接给孩子,接受就行,没没有选择的余地。因为父母总是觉得“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要多”自己觉得是为了孩子好,喜欢陷入“经验”这个误区,把好心往坏处使了。从小扼杀了我们的自主选择权,长大了又往往伴随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训斥孩子一点主见也没有,可以说孩子的自卑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家长的,我这么说,你同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