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2017最后99天】31/99
关键词:练习、天才、专注、方法
今日阅读:《刻意练习》引言-第一章 P001~P046
今天很凑巧,看了部分《刻意练习》,书中一开篇就提到了“一万小时定律”的问题,这条定律有什么问题呢?
1、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习得时间与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1万小时的最低阈值;2、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成正相关,这一点也取决于练习的方法;3、一万小时定律可以用古希腊哲学家欧布里德提出的“沙堆悖论”来破解。
什么叫沙堆?
也就是说,1粒沙子不是堆,那么2粒沙子、三粒沙子也都不是堆,以此类推…9999粒沙子也不是沙堆,因此10000粒沙子还不是堆。
那这么推断,10000粒沙子是一堆沙就直接被破解了。
那么一万小时定律的价值也是同样的被消减了
其实,这儿想说的是,没有一万小时,我们也是可以获得专业水准的。但是,是需要刻意练习的。
刻意练习的本质是什么呢?那就是“长时工作记忆”,这正是区分卓越者与一般人的一个重要能力,它才是刻意练习的指向与本质。
刻意练习的任务难度要适中,能收到反馈、有足够的次数重复练习,并且学习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我们在培养自己长时工作记忆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赋予意义,精细编码。也就是说在储存信息的时候,要有意识地采取元认知的各项加工策略。
2、提取结构或模式,用更好的方式储存。
3、加快速度增加练习的连接。
刻意练习,它作为一种学习的方式,怎样练习才会更有效呢?那就是“在情境中”学习,而并非独自练习:1、找到学习共同体,有效的学习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小团体。
2、隐性知识显性化,也就是将那些使人们有能力利用概念事实以及程序来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
3、模仿榜样,模仿现实生活中的导师和网上的导师。
4、培养多样性,在多种不同的情境中实践,以增加应用范围。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天才,都有与生俱来的才能,通过适当的方法,我们也可以充分的利用才能并且获得卓越。举个例子:莫扎特被称为“完美音高”的音乐天才,其实更多的是源于他在七岁以前获得的刻意练习。
“完美音高”并不是一种天才,而是只要经过适度的接触和训练就能获得;几乎人人都可以培养和发展的能力;发展出完美音高的能力反倒是一种才华。
有一位日本心理学家榊原彩子通过研究解释了莫扎特是如何培养和提升完美音高的。
是因为他的大脑通过发展特定的、能够拥有完美音高的回路,对音乐训练作出响应。
在这个研究中也发现了,当孩子过了6岁以后,大脑的适应能力就会消失,也就是说年轻人的大脑和身体的适应能力比成年人更强。
在我们整个成年时期,身体和大脑依然都保留着极大的适应能力,这种适应能力使得成年人甚至老年人也可以通过正确的训练,培养各种新的能力。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有很多大器晚成的画家、音乐家,包括退休以后习得某类艺术能力而获得崇高造诣的大家,比比皆是。
这本书简而言之想告诉我们的就是:通过正确的训练与练习进行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与才华只有通过利用人类的大脑与身体不可思议的适应能力才能拥有。
其实我们人类拥有更大的力量来掌控自己的人生,但我们以前却从来没有意识到。
我们的大脑是可以适应的,而训练可以创造一些我们以前并未拥有的技能。
因为如今的学习变成了一种创造能力的方式,而不是使人们能学会充分利用他们内在才华。也就是说,学习不再是挖掘某个人潜力的方式,而是开发一种潜力的方式,我们可以创造自己的潜力。
今日笔记最后,提炼刻意练习的四个特点:有目的的练习需要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有效引导练习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有目的的练习需要及时反馈,以辨别自己的不足自己为何存在不足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这是逾越障碍的隐藏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