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生活有约(原创) 注:图文来自网络
/ 乡愁/
小时候的年龄是不懂乡愁的。记得学古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我还在百思不得其解,总觉得战乱年代还是保命要紧。
初中时学余光中的《乡愁》,读来觉得文字优美,但对于其中的情感理解还是一知半解。后来求学远离家乡,渐渐地懂得了“离别”与“思念”!
高中在百里以外的学校读书,经常想家。中秋节那天学校给了半天假,理智来看,回家是不明智的。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精力上,都不划算。
但想到特殊的节日里人月两团圆;想到家人对月而坐,有说有笑;想到妈妈手工制作的空心月饼,就不能控制自己地想家。只有一个念头——回家……
最后,我扛上一包行李挤上了回家的大巴车。车子一路颠簸,由于晕车我昏昏沉沉,只记得车子一直走到了晚上七点多还没到。月光从车窗照进来,洒满整个空间,车内神情疲惫的人儿有些已入睡。
晚上九点,我终于到家了。父母一边埋怨我说也不说一声就回来了,一边为我接过行李送上热毛巾擦脸。那时候对家的感觉说不出是什么,只要回去看看就会满足。
现在参加工作在外,我就经常读余光中的乡愁: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爱而不得的无奈。
/乡音/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用“少小”和“老大”来告知我们:乡音在一个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每个初来世间的孩子都会在纯朴、敦厚的语言环境中成长。从开始探索世界到牙牙学语,从朦朦胧胧的哭闹到对自我情感明确的表达,我们利用乡音感知乡音,利用乡音来回应乡音。
从此乡音便不仅仅再是一种语言,还是我们向世界展示自己的一张明信片。无论你将来是行走在国际之间还是流落在市井街头,一句熟悉的乡音足以勾起你对家乡的思念,让你泪流满面,情不能自已!
前年冬天,在下班路上的一辆公交车里,声音嘈杂,气氛令人心烦意乱。突然一位老年人打电话的声音吸引了我:她居然说着跟我一模一样的方言。真是太惊喜了。我耐着性子等她挂电话,我一定要跟她聊上两句,在异地生活,找到一个跟你说同样方言的人比中彩票还难呢!
等阿姨挂上电话,我立马跟她打招呼:“阿姨,咱俩是老乡吧?真是难得,能在车上遇见。”阿姨先是一愣,然后抓着我的手臂:“姑娘,留个电话和地址吧,有时间打电话聊天或来我家里。”此刻,她已满眼噙着泪水。此时此刻,初次相见的俩人真正的体会了一把“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无论多么悦耳的声音也无法取代“乡音”,那是已经入骨的文化元素。
/ 乡情/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原以为自己青春年少,谁知转身却已是中年。每当过节给孩子们讲解过节习俗,他们都会崇拜地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习俗的呢?”我笑而不语,称自己无所不知。
其实,我所知道的都是父母为我讲述的。我再讲给孩子们听,这就是传承。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对于家乡的文化和情怀是淌在血液里的。
除了文化和情怀,还有那令人魂牵梦绕的美食情。
《舌尖上的中国》曾有台词:“世界面食看中国,中国面食看山西。”作为山西人的我听了就兴奋!面食是最具家乡特色的美食之一了,一碗热腾腾的饸烙面,再浇上由土豆、胡萝卜、香菇、木耳、肉等美食烹制的菜卤,绝对好吃到“灵魂出窍”!
面食是餐桌上常见的,比起面食,节日的美食更有话题可谈,我们家乡的空心月饼。我们知道的很多月饼是实心的,包菜,包肉或包糖。而空心月饼包上馅烤制出来以后,所有的馅都贴在月饼内壁上,所以称之为“空心”。
家乡的美食还有油糕、麻花、菜丸子……
此生很长,世界很大,你在未来无论走多远的路,无论处于何时何地,只要母亲的一声呼唤,你就会毅然决然地踏上回家的路,因为母亲的呼唤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
浓浓的乡情嵌入每一个人的骨血,从生到死,从上一辈到下一辈,延绵不绝,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