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我们怎么办?
李开复 王咏刚
人工智能时代最核心、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包括:
1主动挑战极限: 像楼天城那样喜欢并主动接受一切挑战。在挑战中完善自我。如果人类不在挑战自我中提高,那也许真有可能全面落伍于智能机器。
2从实践中年习(Learning by dolng )
面向实际问题和综合性、复杂性问题,将基础学习和应用实践充分结合,而不是先学习再实践。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的方法,有些像现代职业体育选手的以赛代练,对个人素质的要求更高,效果也更好。
3关注启发式教育,培养创造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被动的、接受命令式的工作大部分都可以由机器来替代。人的价值育在此非常重要。死记硬背和条条框框只会 “堵死” 学生灵感和创意的源头。
4 虽然面对面的课堂仍将存在,但互动式的在线学习将愈来愈重要: 只有充分利用在线学习的优势,教育资源才能被充分共享,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性才有切实保证。创新工场投资的VIPKid 、盒子鱼等面向教育创新的公司,就是大量使用在线教育、机器辅助教育等手段来帮助孩子学习的范例。
5主动向机器学习: 未来的人机协作时代,人所擅长的和机器所擅长的必将有很大不同。人可以拜机器为师,从人工智能的计算结果中,吸取有助于改进人类思维方式的模型、思路甚至基本逻辑。事实上,围棋职业高手们已经裆虚心问AIphaGo学习更高明的定式和招法了。
6既学习人-人协作,也学习人-机协作: 未来的 “沟通” 能力将不仅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机之间的沟通将成为重要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学生要从学习的第一天超,就和面对面的或者远程的同学 (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机器) 一起讨论、一起设计解决方案、一起进步。
7学习要追随兴趣: 通常来说,兴趣就是那些比较有深度的东西,所以只要追随兴趣,就更有可能找到一个不容易被机器替代掉的工作。无论是为了美,为了好奇心,为了其他原因产生的兴趣,这些兴趣都有可能达到更高层次,在这些层次里,人类才可以创造出机器不能替代的价值。
AI时代该学些什么
人工智能时代,程式化的、重复性的、仅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将是最没有价值的技能,几乎一定可以由机器来完成:反之,那些最能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例如,人对于复杂系统的综台分析、决策能力,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由生活经验及文化熏陶产生的直觉、常识,基于人自身的情感(爱、恨、热情、冷漠等) 与他人互动的能力……这些是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最值得培养、学习的技能。而且,这些技能中,大多数都是因人而异,需要 “定制化” 教育或培养,不可能从传统的,' 批量” 教育中获取。
简单来说:
a,AI可以迅速敢代的是在5秒钟就能决策的工作,但是5秒以上需要深度去思索的工作还是不容易被取代的。
b,在艺术领域,人工智能目前还是没有办法发现羡制造美,它只是协作人类工作的工具。
能够体现人类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决断力、系统分析能力的技能,是未来最不容易“过时”的知识。
学习文艺创作技巧,用人类独有的智慧,丰富的情感以及对艺术的创造性解读去创作文娱内容,显然是未来人类证明自己价值的最好方式之一。创造性、情感交流、审美、艺术能力,还有我们的综合理解能力、我们把很多碎片连成一个故事这样的讲述能力,我们的体验。所有这些在我们看来非常不可靠的东西,其实往往是人类智能非常独特的能力。”
三、AI时代的教育要关注什么?
基本上,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要注重以下几个重点问题:
个性化、定制化的教育该如何设计,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如何评估定制化教育的效果?在这里,我们也许更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忙。当全社会的所有学习者与所有知识传授者被网络连接在一起,当所有一对一、一对多的教学活动(参与未来教育活动的甚至可以不完全是人类讲师,也可以包含机器讲师)的数据被实时采集起来,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这个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分析,帮助人类教育设计者总结得失,监控教学质量,调整课程设计,甚至与人类协作,共同设计新的教学体系。
教育如何做到可持续化?最有效的再培训和再教育体系是什么?未来人类有充裕的时间思考自己的兴趣、目标,未来人工智能的普及也给人们转换工作提供了足够的机会(对于主动寻找新目标的人而言)或压力(对于因机器而被迫转换工作的人而言)。那么,当一个人希望开始下一个人生阶段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体系能否顺利接纳这样的人,并帮助他完成再培训?我不相信纯粹的商业驱动可以做到这一点。社会各层面的积极参与,尤其是社会福利层面的保障,对这一点至关重要。
教育体系的设计必须更早、更充分地考虑全社会的公平性。利用极度完善的互联网资源和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在不远的将来,有可能真正做到高质量教育无差异地普及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这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上,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但在线教育、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组合,也许就是解决教育公平的最佳技术方案。在一个完全定制化的教育体系里,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他的兴趣,连接到最适合的老师,享受完全为自己量身定制的课程,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这看起来是一个梦想,但它指明了一个合理的方向,在向着这个方向努力的道路上,也许很多困扰我们多时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或教育本身不是目的,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让每个人在技术的帮助下,获得最大的自由,体现最大的价值,并从中得到幸福。
四、有了AI,人生还有意义吗?
在可预见的未来,人机协作随处可见,人类有大量的空闲时间,或者沉浸在高水准的娱乐内容里,或者追随自己的个人兴趣,或者干脆无所事事。
AI与人类协作才是未来的主旋律。AI对于人生意义的挑战主要源于人类自身的心理感受。如果我们能在农耕时代接受骡马作为人类的合作对象,在现代社会接受机械、车船与人类共同协作,那为什么不能在人工智能时代接受AI这个好帮手?
美剧《西部世界》是如此定义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的:
人类进化的原始动力靠的是自然界对各种进化错误(变异)的选择,优胜劣汰。
当代科技发达,人类因变异而得的较低劣的生物特征也会被技术保全下来,进化动力已然失效。
因为进化动力失效,人类也就失去了进一步进化的可能,总体上只能停留在目前的水准——人类必须不断思索自身存在的价值,寻找生物特征以外的生命意义。
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我们有感情、会思考、懂生死。而“感情”、“思考”、“自我意识”、“生死意识”等人类特质,正是需要我们全力培养、发展与珍惜的东西。
《真实的人类》里,合成人曾说:“我不惧怕死亡,这使得我比任何人类更强大。”而人类则说: “你错了。如果你不惧怕死亡,那你就从未活着,你只是一种存在而已。”
AI无法向人一样解悟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内涵,AI更无法像人一样因高山流水而逸兴遄飞,因秋风冷雨而怆然泪下,因子孙绕膝而充实温暖,因月上中天而感时伤怀……所有的这些感触,只有人类自己才能感受得到。也恰恰因为人类的生命有限,才使得人类每个个体的“思想”和“命运”都如此宝贵、如此独特。
法国哲学家布莱兹·帕斯卡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浮生碌碌,汲汲营营,我们身为万物之灵,到底该怎样活着?AI兴起的未来时代里,我们怎样才能在时代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断提高自己,善于利用人类的特长,善于借助机器的能力,这将是未来社会里各领域人才的必备特质。
借助车轮和风帆,人类在数百年前就周游了整个地球;借助火箭发动机,人类在数十年前就登临月球;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人类创造了浩瀚缤纷的虚拟世界;借助AI,人类也必将设计出一个全新的科技与社会蓝图,为每个有情感、有思想的普通人提供最大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的确,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但人却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AI来了,有思想的人生并不会因此而黯然失色,因为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