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来了”
一
“又来了”
一
虽然家里也有书房,我更喜欢去城市的公共书房看书。以前很喜欢去重庆图书馆,这是一个超大的书房,偌大的玻璃房子像森林中的城堡,在凤天路繁华的地段和它气味相投的人一起,读着一个人的天荒地老。图书馆在我家和单位的中间,离单位更近些,以前下班后常去,有时候还会步行前往。今年重庆夏天特别酷热,让人也变得慵懒,不愿意去那么远的地方(只离家10公里),只想在家附近找一个适合自己的书房,慢慢在文字中散步。
因为学古筝的缘故,我学古筝的楼上是新华书店。这天,很少逛书店的我,学习完后就上了二楼,随意挑了两本书,找到了书店一角的老塞咖啡馆坐下。也许是暑期,咖啡馆看书写作业的孩子很多,我挑了一个离吧台最近的椅子坐下。不到半个小时,就有两三个孩子过来和我拼桌。我喜欢这样的环境,仿佛回到校园时代,只是那时没有手机,更不会戴着耳机听音乐看书。坐在一桌的孩子,有两个在埋头做作业,有一个孩子看一会儿手机再看一会书。在她们稚嫩的脸上,我仿佛找到了属于我的青春。
我爱上了这里,不光因为新华书店内的书包罗万象,可以从不同风格的书里吸取营养,还有沙坪坝区自古以来的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这里安静,200多平米的咖啡馆,有近百人看书,大家都很有默契,走路放得很轻,只有翻书的哗哗声和钢笔落在纸上的声音。于是,我办了会员卡。
一周的空余时间,我几乎泡在了新华书店,也泡在了咖啡馆。一来二往,店员从最开始的标准化礼仪,变为了街坊邻居的亲切与自然。
周末上午10点,我兴冲冲地走向咖啡馆——“姐姐,又来了!”一个20岁出头的小丫头闪着水灵的眸子,朝我打招呼。
“是啊,又来了!”我点了一份抹茶和糕点,并打开微信,准备让她扫二维码。
“姐姐,要不要糕点晚一些做?”这个丫头关切地问,一脸笑容。我正愁刚吃过早餐,现在还吃不下糕点,现在做的话,等几个小时吃,已经变冷。
“好啊,那就下午做吧,不急”。我友好地回应,然后取走震动牌,坐到了熟悉的位置上。
我沉醉在熟悉的环境,熟悉的笑脸,熟悉的“又来了”的言语中,我的心情也跟着有了光泽,是那种平静的湖面,有一两朵温润的浪花,从中间划过,荡着恰到好处的美。
咖啡馆属于半自助式的,点单时,店员会发在每人手上一个牌子,牌子震动后,就说明点的餐做好了,自己去吧台取,顺手把牌子还给店员。
下午一点过,向我说“又来了”的丫头走到我的身旁,把牌子放在桌上。“姐姐,我们一会儿就把你的糕点做好了,这是你的牌子。”她的笑容像这个季节的石榴,红扑扑的,在阳光下,真好看。这时,窗外的暖阳通过煌华大楼的屋顶折了进来,在吧台上不肯走了,几个店员的微笑倏地亮起来,浸入书中,泊在这个温暖的午后。
二
家门口的万州小面馆,是我经常去的地方。味道好不说,老板总是笑嘻嘻的,哪怕阴云笼罩的城市,她脸上晕染的花儿,总能推开雾霾,给人带来快乐和惊喜。
这几天吃得清淡,今晨想换换胃口,我一早就直奔小面馆。我还没走进小面馆,老板显得很自信,她知道我是准备去她家吃面的客人,于是笑眯眯的对我说,“又来了!”我看到,她眼角的皱纹挤到了一堆,红红的唇上有光,显然是涂了唇彩。一句”又来了”,旧友似的,很熟似的。
“是啊,又来了。”我微笑着。
“还是多菜、少面、少辣椒吗?”老板一只手拿起锅盖,一只手拿着筷子在锅里来回搅动,仿佛在关切地问候老朋友,又似我的口味在她心中早已滚瓜烂熟,她一边说,眼里露出了真诚。
“是的。”我愉快地坐到了墙角,观察她繁忙的样子。客人络绎不绝,她和另一个女子,大概和她差不多年龄,40多岁,一起在不足10平米的小店里忙着。一个人把空心菜放在台面上,随着自来水“哗哗”声,菜被淘洗得干干净净。一个人在熟练地把蔬菜、面条放进滚烫的汤里。汤里用格子按照三七的分等隔开,蔬菜过一下水就起锅,放在事先准备的调料里,面稍微煮2、3分钟,等变软后,用筷子“唰唰”搅几下,就放进碗里,放在煮熟的蔬菜上面。一碗香喷喷的小面,5分钟时间,老板端到了我的面前,还是乐呵呵的样子,仿佛每天都吃了蜜糖,洇出唇齿的芳香。
中年女子在煮面的时候,遇到店内的熟客,不用客人提醒,她一样会问,还是麻辣多一点?面多一点?煮软一点?仿佛每个食者,都是她的朋友。对朋友的细心程度,超过了朋友对她的关心。
是的,我不知道这个女子姓啥,更不知道她来重庆多久了,只循着店里的招牌知道她是万州人。
每次三言两语的交流,让我对她有了一份牵挂。我每当路过她的门前,目光总会停留在她的身上,红润的唇像霞光把最好看的部分嵌入大地。一句“又来了”的口头禅,像云朵在天边堆积,熟稔地在蔚蓝的画布上,绘出千言万语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