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女儿之后我就开始了严重的缺觉之旅,每晚2-3次的夜奶总是让我哈欠连天。可是白天我似乎又无法补觉,最多也就是黄昏时分开始犯困,偏偏那时候女儿会出现黄昏闹。抱着她的时候我不免会想:这是为什么啊?我晚上没睡饱,为什么白天不会太困呢?
这么严肃认真的科学问题,如果正儿八经地给出一个答案,我想大部分非医学专业出身的人都不会有兴趣看完。幸好,我看到的答案在《睡眠的科学》这本日本作者写的科普书上。日本人做科普书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再配上点他们的最大特色——漫画,再艰深的玩意都能秒懂了。
为什么我晚上没睡饱但白天也不会犯困呢?
因为:
1.我总体的睡眠时间并没有少,依然在每天7小时左右;
2.白天明亮的光线会刺激我的大脑皮层,释放清醒因子,从而保持清醒;
3.常年的体内生物钟控制,使我习惯于白天不需要补觉。
这三条理由都很简单,但它背后的运行机制可没有那么简单,入睡时机取决于生物钟和睡眠负债二者的平衡,腺苷刺激视觉皮层,特别是位于脑侧室前视核的GABA能神经元,强力抑制这些神经元,就会引发睡眠。
这本书不仅解释了人是如何在清醒与睡眠之间交替,也纠正了一些我们平时错误的认知。比如:吃饱了就犯困,并不是因为血液都涌向了胃导致大脑的供血量不足。而是吃饱了之后血糖上升,抑制了食欲肽的活动,食欲肽活动频率的下降促使大脑接收了睡觉的信号。反之,如果饥肠辘辘,食欲肽就活跃,人就会非常精神。这也是动物的一种保护措施,因为睡着时体温会下降,如果处在一个饥饿状态体温还下降,那么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也正因如此,人会在温暖的环境内容易入睡,冰冷的环境内醒来。
婴儿的睡眠与成人的睡眠略有不同,成人一旦入睡,将非常快地进入非快速动眼期,也就是深睡眠状态,大约75分钟后才会转换成快速动眼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浅睡眠。快速动眼期大脑依然在不断地工作,这个机制不仅提供了五彩斑斓的梦,更提供了学习和修复的机能。白天学到的新机能或是思考中的问题在快速动眼期不断重现。婴儿因为在一个大量学习与适应的阶段,因此会直接进入快速眼动期,直到3个月后才会与成人一样先进入非快速眼动期,继而转为快速眼动。这样就是为什么小baby总是放下就醒的原因。快速眼动期时人还是很容易被外界因素吵醒的。
这类通俗的科普书最大的好处不仅仅是能让你快速了解一些艰深的知识,更能成为优秀的饭局话题——不要不相信,东野圭吾就是这么干的,他经常在饭局上给人普及物理化学知识来吸引姑娘的注意。而这类书对我的作用是,让我觉得要学的知识还有很多,好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