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少年出英雄,少年时代的朱元璋有雄伟大志和伟大梦想,后来成为了一个战无不胜的乱世英豪,成就了朱重八到朱元璋的传奇人生。
元朝末年,小小朱重八好不容易顽强地长大。然而,天灾人祸,父母、长兄接连病故,重八身单力薄,无力埋葬家人,好在邻居刘继祖好心赠给他坟地安葬家人。这也是少年朱元璋最痛苦、最心酸的一段人生历程。那么,刘继祖赠地之后得到怎样的报答呢?我们先来了解朱重八安葬完家人之后,他是如何依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决心,一步步改变着自己的命运的。
家破人亡,借地葬亲
元顺帝至正四年,更大的灾难降临,最终将朱重八全家逼上绝路。
历年这个时候都是农民最难熬的日子,青黄不接,无以果腹。今年的情况更是困难,许多人家开始四处刨食野菜根,老朱家也为一日三餐发愁,母亲和大嫂一起采集菜根、树叶,经常提着篮子外出寻觅可以食用的东西,填饱肚子,日夜与干旱搏斗。
可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淮河人们苦苦与干旱抗争的时候,更大的灾难铺天盖地而来。昔日沃野良田,肥硕膏腴之地,竟成了赤野之乡,百姓流离,无以为生。
很快,远近村子不断传出饿死人的消息,这使得饥馑困苦中的人们更觉恐慌。朱重八全家人也是同样提心吊胆,不知道该如何度过灾荒。
瘟疫流行不久,朱五四就病倒了。这位为了生存、为家人的温饱苦苦挣扎一生将要走向生命的尽头,干瘪枯瘦的身体就像燃,尽的油灯,微微闪烁的灯火随时都会熄灭。
朱重八端着母亲好不容易熬好的稀菜根粥,给父亲喂几口。但是朱五四一直不肯张嘴,多次嘱咐不要靠近自己,免得传染瘟疫。
后来,哥哥朱重四也染上了瘟疫,病倒不起。家里的支柱轰然倒地,外出逃命的计划就此搁置,重八和二哥日夜外出寻觅,渴望找到一点可以果腹之物,为家人充饥。
但是哪有什么吃的啊,就这样,父亲离世,全家悲痛。朱五四去世的第三天,朱重四也合上双眼,不情愿地离开人世。不久他的幼侄和母亲病情加重,也随父子二人去了。
仅仅半个月时间,父母双亡,兄长幼侄早殇,八口之家死去四个亲人,家破人亡,无以为继。
四位至亲亡故,年少的朱重八忍受着撕心裂肺的痛苦。他擦干泪水,强撑着虚弱的身体,他要安葬自己的亲人,他不能将他们曝尸荒野,要给死人一处安息之地。可是这对朱重八来说,就像登天一样难。为何呢?
一是他们家没有土地,也就是说无处可以安葬亲人;二是大难当前,人人难以自保,连生存下去的力气都没了,有谁愿意帮助呢?
实在没办法,朱重八就想起了地主家刘德,心想这些年来父亲和大哥辛苦耕作,在那片田里累弯了腰,洒干了汗,多少辛苦和艰难才将那片土地打理得井井有条,年年收获,现在他们死了,怎么不能葬在那里?难道我们眼睁睁地看他们曝尸荒野?
想到此,朱重八连忙跑去求刘德借地葬亲,可是刘德非但不借地还无情痛骂他兄弟一顿。恰巧,刘德的大哥刘继祖听到吵闹声,也走出家门看热闹。得知朱重八借地往父母,就慷慨解囊说:“我家有几亩地,你们就把亲人葬在村南那块坡地上吧!那里的土地虽不肥沃,但是四周树木遮荫,是块好地方。”
听了刘继祖的主张,朱重八和二哥慌忙跪在刘继祖脚下,叩头谢恩。刘继祖示意不要谢他,赶紧让亲人安息!
当然,刘继祖怎么也不会料到,就是因为自己这一善举,这块地会成就一个王朝的万世根本。
安葬了亲人之后,大嫂只带着儿子投奔娘家了,家里就剩下重八和二哥了,家里缺衣少食,如何度日?眼前,村里大多数人都外出逃荒了,他们也只有选择这条道路。
汪大妈上门送饭,听说重六担心重八,不肯独自外出逃荒,知道他们再耽搁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于是,心一横为他们指条出路,建议重八去于觉寺出家为僧。就这样,无奈的朱重八便去寺里出家当了和尚。
兄弟二人走到村外,相拥痛哭,心情不言而喻。最终,重六狠下心抛下重八,大步流星往西而去。谁能知道,这一去可有归期?
此时的重八还不知道的是,朱重六走后,不久就死在逃荒的路上,兄弟的这次分离也就成了永别。
走投无路,从军行伍
安葬亲人后,走投无路的朱元璋,投入寺院为僧。谁知道一场瘟疫,朱重八被迫出外游访。
天下大乱,红巾军起义轰轰烈烈,重八如受汤和写信相邀,朱重八决定脱下僧衣,加入红巾军,便加入了郭子兴红巾军队伍中,从此,重八成为了一名最普通的红巾军兵士,开始了崭新的戎马生活。他操练习兵,守城克敌,他能吃苦又聪明,很快,被委派为九夫长,成为郭子兴身边亲兵。
朱元璋在军营中渐渐崭露头角,郭子兴觉得朱重八这个名字太土气了,所以让朱重八改为朱元璋。
后来,郭子兴觉得朱元璋人聪明才干,便将自己的义女嫁给他,就是马姑娘,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姑娘就是后来有名的马皇后。
朱元璋一跃成为郭子兴的女婿,身份地位发生很大变化,濠州城内各路兵马都以朱公子来称呼他。朱元璋并没有骄傲,反而更加谨慎,勤恳地工作,渐渐地,郭子兴把内部工作全部交给他,由他处理这些内部矛盾。
元璋做起这件事来得心应手,很快赢得各路兵马的称赞,并对朱元璋产生敬畏之心,不久,朱元璋从小队长一路高升。
外有元朝军队虎视眈眈,战火纷飞,濠州城内部矛盾不断,导致一个现象是:谁手下有兵有将,谁就占地称雄,有话语权。因此朱元璋招募兵马,势力进一步壮大。
后来,朱元璋终于下定决心,毅然离开了郭子兴的保护伞自立门户,带着跟着他的兄弟们南征北战,打拼自己的一番天地。
朱元璋发迹,报答恩情
当朱元璋听到濠州已经攻克的消息后,大喜过望。他立即从应天动身北上,回到了他日夜思念的家乡。朱元璋已经十多年没有回家乡了,现在身为吴王,带着自己的执事,大队人马开始浩浩荡荡前往濠州钟离。
随行的还有刘大和叫曹秀,刘大是刘继祖的儿子,曹秀则是朱元璋恩人汪大娘的儿子。
朱元璋当红巾军镇抚大将之后,刘大和曹秀得知后,前来投奔,朱元璋十分高兴,忙打听刘继祖和汪大娘的情况,得知汪大娘他投军后不久就病逝了。
不久后,刘继祖也病故了,曹秀和刘大得知朱元璋当大官了。于是相约一起来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十分触动,便留下二人当自己的贴身护卫,朱元璋对他们犹如兄弟般,两人屡次请缨到前线作战,都被拒绝了,朱元璋不想让他们上刀枪不长眼的战场。
原来的流浪和尚现在已经成了即将登上帝位的“吴王”,这种巨大的身份变化使这次回乡一定比普通的衣锦还乡更具戏剧性。
这次回乡,朱元璋还特意带上一名博士官许存仁和一名起居注官王祎,让他们两这次衣锦还乡记录名册。
这时候,二十几户乡亲早已经在门口向这里张望。朱元璋回来后,嘱咐侍卫,将行军粮分给了二十多户人家,每家还分到了两匹绸子、两匹棉布。那个时候,棉花在中国尚未普及,因此棉布也是珍贵礼物。此外,每家还分到了二十两银子。
趁着大家回家生火做饭,他带着随从到村外去给父母上坟。他本来想把父母的遗骸起出来,找个好地方另葬,但是博士官许存仁和起居注官王祎极力反对。
他们说:“主公能有今日,显然是因为父母的坟风水好,要是起坟改葬,恐泄山川灵气。”
朱元璋一听,便下令就地培土,“增土以倍其封”。
后来,朱元璋称帝,开国后不久,他正式任命刘大、曹秀为从仕郎,专门守护皇陵。还特意为他们改了名。刘大之名当然不能进入诏旨,他被改名为刘英。曹秀则连名带姓一起改了,叫作汪文。
何以把姓也改了呢?原来汪大娘有子三人,为了报恩,朱元璋特令曹秀改姓为汪,以示对汪大娘的纪念。其他二子,继承曹氏香火,依然姓曹。所以凤阳民间至今有“洪武改姓,曹汪一家”之说。六百多年过去了,凤阳曹汪二姓之间,仍有不能通婚的习俗。
朱元璋又特意把恩人的第三代汪文的儿子汪伦、刘英的儿子刘鉴送到南京国子监读书,“日给糈脯,冬夏给衣布等物”。
并宣布赐给这二十户乡亲每户视人口多少二十到三十顷地,免十年钱粮。朱元璋说,你们这二十户,以后就不用种地了,地佃给别人种,你们专门帮我看守祖坟,我立你们为陵户,帮我照料祭祀之事,不要你们出钱,祭祀过后的猪羊,就给你们吃了!以后你们每日间,只要收收租子,吃吃酒,快快活活度日罢!
而且还给前地主刘德赐了三十顷田。并说:“嫌贫爱富,这是人之常情,我不和你计较。那时候你怎么会知道我会当天子!”
洪武十一年,皇陵完工之时,朱元璋又宣布,将刘继祖追封为义惠侯,特命将刘继祖夫妇、汪大娘,还有村中一位朱元璋小时候叫干娘的赵氏神主配在父母陵寝,享受皇家祭祀。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虽说刘继祖不在了,但朱元璋将他的家人视为亲人。就说洪武年间,别的大臣见了朱元璋,都如同老鼠见了猫,大气都不敢出。而刘英在朱元璋面前一直大大咧咧,不拿自己当外人。
洪武中期,有一次,刘英从家乡跑到南京来看望朱元璋。朱元璋因有事在身,三天之后才召见,官员却找不到刘英了。找了好几天,才知道刘英等得不耐烦,已经回到凤阳了。
朱元璋请刘英再入京,不料,刘英觉得朱元璋摆架子,不高兴,居然一直没动身。如果是别人敢这样做,朱元璋一定会灭了他九族,对刘英,朱元璋却感觉很抱歉。只想着怎么把刘英请来,却传来消息,刘英突然病故了。
朱元璋深感悲痛,特意写下了《祭署令刘英》,朱元璋的御制文集,篇数本不太多,有关汪刘两家的圣旨,竟然多达五篇,可谓绝无仅有。朱元璋的开国功臣,后来被他杀戮殆尽。只有汪刘二姓,不但在洪武一朝享尽荣华,甚至终明之世,都世袭为官,朱元璋的报答,可谓情深义重了。
事实证明,刘继祖的这一善举,换来的是若干年后的惊人回报。刘继祖后人世代公侯,与大明相始终。
写到最后
朱元璋当上皇帝时,刘继祖已死,但是他念念不忘刘继祖当年的恩情,追封他为义惠侯,他的子孙后代也得到了朱元璋赏赐和优待。当然,刘继祖并非神仙,算不到朱元璋日后会当皇帝,当时他送坟地给朱家兄弟,完全出于一片善心,并非贪图回报。但与人为善,总会让自己活得温暖一点!我们往往需要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那些时刻总能触动我们的灵魂,令人一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