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春的视角,寻找人类文明的演化史|我们为何膜拜青春

本文字数6181,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我们为何膜拜青春》

本书作者罗伯特·波格·哈里森(Robert Pogue Harrison),斯坦福大学法语与意大利语系讲座教授,在该系从教三十年。早年专注于但丁和欧洲中世纪文学,其学术研究后来扩展到更多的文学时代与作品,以及哲学、宗教学、历史、艺术史等学科,其著述大多结合各门学科的思维方式来探讨人之为人的根本性议题,例如人的大地属性、生者与逝者的关系、年岁与时间等。

本书是对人类“年纪”的哲学思考。以半个多世纪前出现在美国、之后逐步东渐的人类的“返老还童”现象为切入点,力求揭示人的年龄这一现象中错综复杂且彼此作用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与历史内涵。作者穿梭往返于哲学、文学、科学和历史之中,探讨了西方文明史中成熟(智慧)与青春(天才)这两种力量之间的互动、冲突、平衡或协作,论述了现代世界以科技为核心表现方式的“天才”所起的主导作用,及其过度发挥所造成的精神困境。


01、年龄的复杂性

作者认为,除了生物学的年龄以外,大家还有一个心理学意义上的年龄,以及一个文化史意义上的年龄。假设你生物学意义上的年龄是四十岁,你的心理学年龄有可能是五十岁,文化史意义上的年龄有可能是两千五百岁。

1、异龄并存

作者提出了一个术语,叫“异龄并存”。什么叫“异龄并存”呢?就是彼此有差异的年龄,同时间存在于你的身上。

比如,有一个职业叫手模,就是把手保养得特别好,给一些化妆品的杂志拍照片。作为一个手模职业的工作者,他的手就会保养得非常好。所以即使就生物学年龄而言,有些人的有些身体部位和器官,也要比其他部位的身体器官,来得更年轻一点,或者是更衰老一点。

在中世纪的时候,整个欧洲的教育非常不发达,文盲遍地,所以一个四十几岁的人,他的整个智力和理解能力,有可能还停留在幼童的状态,而这种状态是由文化导致的。

而在一个文明非常昌盛的时代,一个人小小年纪可能就可以背《唐诗三百首》,甚至可以看《史记》了,那么在这种状态下,他的文化年龄就可以碾压那些四十岁还目不识丁的人。

所以你现在要问自己到底是几岁,你一定要问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心理意义上的,还是文化意义上的。

这就导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如果看景物的两个人,他们内在的文化年龄不同的话,他们看到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作者引入了康德(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观点:

“孩提时代的时间和成人时代的时间并不是同一种直觉形式,或说想象力用来图式化的时间的方式在年轻人和老年人身上并不相同。”

按照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观点,这个世界本身呈现给我们的时间和空间的形式,比如上北下南,或者是过去、现在、将来,所有的这些形式是我们的一种直观形式。什么叫直观形式?

就是在我们的心智中,有两副内在的眼镜,一副叫时间眼镜,一副叫空间眼镜,这两副眼镜就使得万事万物向我们涌现过来的时候,它自身就有了时间和空间的形式,所以时间和空间是在我内心之中,不是在事物之外的。

作者沿着康德的思路往下想,他现在发现具有不同的文化年龄的人,他的时空眼镜的款式、度数、散光度,也是不同的。

所以小朋友戴的内在的时空眼镜,会让小朋友看到的世界,异于成年人透过他内在的时空眼镜,所看到的这个世界。所以在每个人的内心当中,还有另外一副眼镜在起作用,就是年龄眼镜。很显然,每个人心中的年龄眼镜是不同的。

2、青春的复杂性

那么青春跑到哪里去了?作者就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神话,《俄狄浦斯王》里面提到的斯芬克斯之谜。

在忒拜城附近的一个悬崖上,住着一个怪兽斯芬克斯,它长着女人的头面,狮子的躯干,背上又有翅膀。它向路上的行人提出一则谜语,而在俄狄浦斯王之前,几乎所有人都没有答上这则谜语。

这则谜语的内容是这样的:什么生物早上是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的时候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呢?现在我们的主人公俄狄浦斯出现了,俄狄浦斯掐指一算,想了想,人就是这样的。人一开始在婴儿期四脚并爬,等变成一个青年就两条腿走路,晚年撑拐杖,不就变成三条腿了吗?俄狄浦斯把这个谜底一说,斯芬克斯非常羞愧,竟然有人猜中了我的谜,结果从悬崖上跳下去死了。

这个故事有一个表面结构和一个深层结构,表面结构是俄狄浦斯赢了,怪兽输了。那么俄狄浦斯为什么赢呢?因为他是站在一个非常简单的角度上来衡量这个问题的,就是四条腿、两条腿和三条腿代表着一个人从童年到老年的一种身体状态的变化。

而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什么状态被凸显出来了呢?当然就是两条腿的状态——青春,因为俄狄浦斯正好处在两条腿走路的状态,他对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非常有把握,以至于当有人说“俄狄浦斯,你得小心,你总有一天要犯下杀父娶母的大罪”的时候,俄狄浦斯说:“我不怕,我只要离我的家乡远远的,到别的地方去,我就不会犯下这样的罪孽,因为我通过我的青春可以实现我的自由意志。”

所以这个谜语代表的,恰恰是俄狄浦斯对于自己的青春有着高度信赖。

但是这个谜语有一个深层的含义,俄狄浦斯王拼命地绕开自己的命运给他设下的那些坑,结果最后爬出一个坑又掉进另外一个坑,这就是俄狄浦斯王这个悲剧的悲剧性真正体现的地方。

当他猜破了斯芬克斯之谜的时候,他自以为自己在生物学的层面上,了解了人是什么。现在看来,他在一个更深的层次上,也就是在文化的意义上,仍然不了解人是什么,他还没有意识到命运的恐怖和不可抵抗。

而且我仔细想了想,斯芬克斯之谜的这个答案,好像是作者在影射俄狄浦斯最后的命运。当俄狄浦斯发现自己犯下了弑父娶母的大罪以后,为了进行自我惩罚,把自己的眼睛给戳瞎了。当他把自己的眼睛给戳瞎以后,他以后还怎么走路?显然是在用拐杖。这时候他不就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用三条腿走路的人了吗?这样一想,他在年轻的时候猜的这个谜,好像是看透了人性的本质,到最后原来说的是他自己的命运。

02、青春的意义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回到青春?作者提到了一个演化生物学的术语,叫“幼态持续”。什么叫“幼态持续”呢?指的是胎儿、幼虫,或者别的动物的幼儿阶段的某些特质,能够持续地维持到物种个体的成年阶段。

1、幼态持续

我们都知道人类的幼体生下来以后是不能够立即独立存活的,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哺乳期,所以我们在生物学上是一种比较晚熟的动物。但这并不是一个不好的事情。因为人类因此获得了一个非常漫长的学习时间。

比如,动物界也有成年动物要教小动物,老狮子要教小狮子一些捕食的技巧,这种信息传递的量,远远比不上我们上一代人类和下一代人类之间要传递的信息量。这种幼态持续给人类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大的空间,最后导致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和我们现在的人类,在生物学的体质方面,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但是我们在文化方面是有重大区别的,我们接受的文化信息远远超过了我们在新石器时代的祖先。

幼态持续不仅能给我们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更大的空间,而且幼态持续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从心理上,它能够使得成年人有更高的可能性来保持一种幼童的心。

孩童有一个好奇心。比如,爱因斯坦。他有了好奇心以后,就会不停地问问题,而他的问题是,如果一个人以光的速度行进的话,他能看到什么?就是对于这样一个问题的追问,使得他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所以作者在谈到爱因斯坦的时候,就引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概念,“性成熟的灵长类胎儿”。也就是说,从保持好奇心这一面而言,他是个胎儿,但是他又有成熟的思维框架和丰富的科学训练,能够帮助他用科学的方法来回答这些疑问,这就使得他又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人。

人类的幼态持续的状况,不仅有助于科学的发明、发现,而且也和人类进行想象力的拓展有很大关系。比如,我们人类很容易沉浸在自己建立的有限的符号构成的有限的世界当中,而没有办法超越性地去看待这世界以外的东西。

这就意味着幼态持续有两个不同的面向:一个面向是积极的面向,比如永远让你保持着幼年具有的一种好奇心。但是反过来,它还有一个负面的意蕴,也就是说让你始终沉浸在儿童阶段的那个符号体系当中,没有办法超越出这个体系看到外面的世界。

2、发挥青春的积极面

我们怎样才能够发扬青春中的积极的一面,保持创造力?怎样抛弃掉我们青春当中幼稚、简单的消极的一面?就是我们要在两种精神力量之间达到平衡,一种力量是天才的力量,一种力量是智慧的力量。

“智慧”就是指怎么样从过去的人类经验中,获取精神营养为未来所用。所以智慧更多的是面向过去的。

“天才”是指怎么样创造出新的东西,所以天才有时候要打破常规,要打破文化的连续性。

力量从哪里来?有时候要从传统当中来。

怎么能够从传统当中获得力量,来打破传统呢?这是不是有点循环论证呢?不是的,因为传统当中有很多因素。有些因素是你不喜欢的,但有些因素却恰好能为你所利用。

欧洲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运动,就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要对抗的是中世纪的那种压抑人的文化。那么文艺复兴宣扬的人本主义的精神从哪里来呢?是从对于古希腊罗马精神的重新发掘中来的。这就使得文艺复兴本身,一方面可以承接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另外一方面,又可以把自己的剑锋,直指中世纪的文化传统,从传统中得到力量来反对传统。

理想的创新就是不断地从我们的古老智慧中,汲取我们所需要的营养,然后和我们不喜欢的一部分传统作战的过程,这样我们的整个创新就会变成一种有根底的创新。

作者说,我们人类现在面临的局面,就是最近几百年来,人类的整个社会变化得太快。因为我们的社会变得太快,所以我们从传统当中汲取营养的时间就被压缩掉了,我们的时间全部用来适应新发明、新发现了,因此作者说:“智慧发挥的空间就被大大压缩了。”

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现代人就完全不需要智慧,只需要天才了呢? 关于这个问题,作者持有的当然是一种平衡的态度,有天才当然是好事,但是如果我们忘记了智慧的作用的话,我们会为此付出代价的。

柏拉图写的《蒂迈欧篇》。《蒂迈欧篇》里面,就有一场对话,对话者是代表希腊人的梭伦和代表埃及人的老祭司。梭伦应埃及人的要求讲了一通希腊的历史,老祭司听了以后就摇摇脑袋,听了以后不太满意,他觉得希腊人太年轻。那么为什么希腊人没有很深厚的历史感,而这个埃及人,貌似是更有历史感呢?

作者在这里提到了两种历史塑造机制所起到的作用,一种机制是河流机制,一种机制叫火山机制。什么叫河流机制呢?我们都知道在埃及有尼罗河,尼罗河会定期泛滥,泛滥了以后显然就会导致有一些村庄被冲毁,一些文明的痕迹会受到破坏。但是河流对于文明的破坏程度是比较低的,所以把洪水带来的麻烦收拾掉以后,前代的历史还是能够得到保存的,不至于产生断代。

但是在希腊则出现了另外一种摧毁文明的形式,就是火山机制。也就是说,火山“轰”一下爆发了,火山爆发的时候会摧毁一切,有可能你在重建文明的时候,前一代文明的所有资讯就全部丢失了。

这就会导致什么呢?埃及人是有历史意识的,希腊人是缺乏历史意识的。希腊人在这里是个隐喻,一定程度上是代表我们现代人的态度。因为我们现代人,面对这个科技世界的时候,是缺乏古埃及人的智慧的,只是就机器运作的表面现象来理解机器。

03、爱世界之爱

作者认为,我们普通人首先要做到的事情,就是要爱。只有通过发掘世界之爱,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才能够做到把创新的力量和传统的力量,连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体上。

1、定义

什么叫爱世界的爱呢?就是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层次的爱,比如爱自己的爱人,爱自己的家长,老师爱学生,爱自己的单位,爱自己的祖国,但现在所说的世界之爱是另外一回事,就是你要去爱任何一个时代的人向你展现出来的人性之美,这是世界之爱的意思。

比如,你可能会去看一部你不太了解的国家的电影。你在看这些电影的时候,被这些电影里面展现出来的人性的力量给折服了。

为什么要培养出这样一种精神呢?我们需要向先辈们学习知识,可能是明朝也可能是清朝,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世界之爱,下意识就会觉得这些都跟我们没关系,我们也就无法学到知识。

但是你如果认识到,所有古今中外的人都是人,他们所经历的喜怒哀乐,有可能就是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喜怒哀乐,你就会有一种相反的想法了,就是所有人的精神力量都可以为我所用。

2、培养世界之爱

我们怎么样来培养这种世界之爱的感情呢?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维柯的《新科学》,我们提供很多的启发的。按照他的观点,即使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他也有原始的爱的能力。

维柯写道:“野兽状态中的人只爱自己的福祉;娶妻生子后,他爱自己福祉之余还爱家人的福祉;进入文明生活后,他爱自己的福祉之余还爱城邦的福祉;等那个城邦的统治扩及好几个民族之后,他爱自己的福祉之余还爱国家的福祉;当各国因为战争、和约、联盟和通商而结合起来,他爱自己福祉之余还爱全人类的福祉。在所有这些情况下,人主要是爱自己的福祉。”

这实际上就是爱的同心圆的拓展,你整个人生的触角拓展到多远,那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你的爱的范围也会行进到多远。但有的时候这种爱是很难的。为什么会有困难呢?

作者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就是如何让新来者与旧世界融合在一起。新来者就是外面的人来到我们的团体。类似在职场中,我们的团队空降过来一个新人。当这个刚来的时候,会非常忐忑,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和新的环境融为一体了,但是必须要指出的是,很多人都没有成功融入新的环境,然后就会产生一些问题。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在美国的婴儿潮一代,等到他们变成年轻人的时候,大概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样子,正好和他们的父母产生巨大的分歧,父母的世界观和他们的世界观就会格格不入。

作者提出一个使得新来者和旧世界能够达到和谐并存的渠道,就是学校教育。因为在学校教育中,我们通过国文的学习来学习自己的传统,学习自己的历史,然后很自然地,就和我们旧有的世界联系在一起了。

因此,我们要有一种爱世界之爱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我们能够看到古人的故事和我们的故事之间的一个真正的连接点,由此我们就可以达到这样一种状态,使得一个人实际具有的文化年龄能够数倍于他的生物学年龄。通过和传统的亲密接触,让古人的智慧血液在你的身上流淌,这样就可以让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上的精神巨人。

为了说明传统学习对于精神创造具有的巨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又重新提到了苏格拉底的案例,他说的是苏格拉底临死之前,所做的最后一次教学活动:

“当行刑官已经开始准备毒药时,苏格拉底还在几个最忠诚弟子的围绕下学习用笛子吹奏一首新曲子。别人问他:‘你都要死了,学会吹这支小曲何用?’这真是一个错无可错的问题,因为苏格拉底的最后姿态意在告诉弟子:他们的老师主要是个学习者,而学习本身就是目的,而学习是无止境的。因为要成为一个整全的人意味着不停间歇地学习,至死方休。”

那么我们怎么样能够通过人类文化历史的视野,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青春呢?我们要爱人类的文化,要爱人类的历史,要去爱那些你见过的和没有见过的人。通过爱从历史和传统当中,获得智慧的力量,然后让这些智慧的力量来滋养你,使得你的文化年龄能够得到增长,最后能够变成某种意义上的动能,使得你的青春之角,可以冲撞你人生道路上的那些障碍,由此为你自己开拓出新的人生道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179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29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032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3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31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3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1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74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13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68评论 2 32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54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54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7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1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52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78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