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早在罗振宇17年的跨年直播演讲会上,就买了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这本书,但是陆陆续续直到最近才看完。书中的一些独特观点与他的另一本书《人类简史》一样,完全颠覆了我对人类的认知,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如星空般的脑洞。
1.
在历史上,有着一直困扰人类的三大问题,分别是:饥荒、瘟疫和战争。几千年来,无论是任何一个国家或是任何的民族都无法摆脱这三个问题所带来的命运枷锁,每年因这些问题而死亡的人也可以说是不计其数。
直到最近几十年间,因为人类对科技、经济和政治的进步,才让这三个问题得以控制。但也不能说是完完全全就没有发生,只能说现在的饥荒、瘟疫和战争并不会像以前一样,来的时候令人害怕,束手无策。虽然现在有些地区依旧存在这些问题,但实际上并非无法避免,这些人只不过是政治的牺牲品罢了。
那么,当人类对饥荒、瘟疫和战争的控制越来越强大,其影响变得越来越小时,就不得不面对新的人类议题了,因为历史不允许有真空,人类的科技的研究并不会止步。
以赫拉利的看法来说,人类现在的新议题是追求不死、快乐以及直接拥有神性。对于前两个新议题相对来说较容易理解,从古至今人类就有追求永生的欲望。例如,中国历朝历代的君主多数都有这样的想法。其次,追求快乐本身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如果快乐这件事能够得到科学手段的控制,那如情感治愈师之类的职业似乎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即使你失恋了,科技手段还能让你感受到“丧心病狂”般的快乐。
最后,则是由智人直接晋升为神人,有三条路径可选,分别是:
生物工程,就是通过基因等原生物体上的改造,从而实现与智人的差异。
半机械人工程,将人类与机器设备进行结合,从而实现部分智能化的功能。
非有机工程,这个就是纯粹的机械工程了,也就是去年一直火热的AI人工智能。
关于赫拉利提出的这三个新议题,他强调这只是基于“过去的”的未来,因为在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想法和新希望又会影响现在所说的未来。所以,赫拉利认为人类的未来会朝着这三个方向在努力。(其实目前已经在努力了)
2.
在书中其实让我最为震惊的是赫拉利对于人类本身的解读,比如,人类之所以能有别于其他生物统治地球,并不是因为传统所认为的灵魂或者意识,而是因为智力、制作工具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一点是拥有“共同想象”的能力。这是不同于主观和客观现实的第三种现实层次:互为主体。
那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所谓的国家、公司和金钱等不过是一个虚构的概念,而人类就是活在这样一种被虚构包围的世界。正是因为人类能有这种互为主体的能力,而其他动物没有,所以它们无法与人类抗衡。
至于上面提到的灵魂,本就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加上如今随着科学的进步,关于灵魂的概念其实已经站不住脚。而关于意识,这的确是所有人都无法解答的问题,人类有99%的决定,包括关于配偶、事业和住处这些重要的选择,都是由各种进化而成的算法来处理的。
既然如此,人为什么要拥有意识?为什么还要有疼痛、悲伤等一些不好的感受呢?
人类本身就是一套复杂的算法,我们的多数活动其实都是在自动运行的,并没有什么主观体验。算法是什么?算法是进行计算、解决问题、做出决定的一套有条理步骤,那所谓占据着极少数的意识是不是更为复杂的算法系统?
这个问题其实听起来很可怕,如果人类真的就是完完全全的一套算法,那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所做的一切又还有意义吗?
3.
随着文明的进步,虽然人类越来越崇尚科学的结果,但是在人类活动中,宗教依然起到很重要的角色,是人类活动不可剥夺的一部分。例如,中国修建三峡大坝,科学可以解决很多技术上的问题,但同时也要面临一些道德上的选择—像影响生态环境等等。如此的做法是否值得,这个问题怕是科学家和工程师无法解决的。
我们通常会认为关乎神灵之类的才称为宗教,事实上赫拉利并非这样认为,他觉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并非佛教、基督教等传统宗教,而是认为“人文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主要、最大宗教。
当科学不断推翻传统宗教的一些观念时,总要迭代更新,于是,新的宗教就诞生了,就是上文说的“人文主义”。那如果科学进一步发展,是不是意味着“人文主义”宗教也有可能被推翻呢?
事实的却如此。
人文主义中,三大派别之一的自由主义(其他两个是社会人文主义和进化人文主义),占据着主流地位,但是科学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让基于自由主义的假设完全坍塌。自由主义的其中假设之一是:人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自我”,而且只有一个真正的“自我”。
可惜科学证明并非如此,在人类的自我里其实藏着“体验自我”和“叙事自我”,两个自我做出的行为决策可能完全不同,那就说明了根本没有自由意志这一说,那么人类的自我又在哪里?如果没有自由意志,没有单一的自我,那所谓的自由主义又如何能说服人类?
很多人可能会说,如果自由主义是一种错误,那谁还能比人类更了解自己?遗憾的是,世界上已经有“人”比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强大的人工智能通过大数据等分析完完全全可以帮助人类做出更符合自身利益的决策。而且,如果除去小部分的意识,那人类本身就是一套算法,与智能相比,又有何来的优越感之说。
当未来变成充斥着各种智能算法的世界时,赫拉利提出两种设想,第一种是:“技术人文主义”,这种仍然认为人类是造物巅峰之作的想法,会取代自由主义成为主流的宗教。只有那些能够控制智能算法的人才能更好的生存,这也是从智人走向神人的阶段,但大部分人可能无法跨越,毕竟精英和富人都是占极少数部分的。而且,就算变成神人,也将面临认知能力被削弱的问题,那技术人文主义这条路到最后仍会有意义危机。
所以,赫拉利更看好的是另一种宗教:叫数据主义。
这种宗教崇拜的不是神,也不是人,而是数据。当数据强大到一定的程度时,人类已经无法将数据进行处理,那这一切的工作就落在了电子算法身上。人类的任何活动都在庞大的数据下而形成,对于人类的信仰就是不断去完善这样一个万物之网,因为它包含了整个世界、整个人类文明,甚至整个宇宙的信息。
同时,当一切都化为数据之时,万物之网又是否会突破人类的认知极限而独立存在?如果未来世界的中心只是数据,以无意识的电子算法超越有意识的人类生化算法,那人类的命运会是几何?是否正如人类淘汰其他落后物种一般,因落后的生化算法而被电子算法所淘汰?
谁都无法真正的预测未来,因为科技并不会带来确定的结果,同样的科技,也可能创造出非常不一样的社会。
《未来简史》这本书以全新的角度向我们诠释了对人类本身以及未来的看法,虽然书中的有些观点不被人认可,但赫拉利也一直在强调,这些只不过是基于过去的可能性未来,但这些问题却值得我们去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