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的一个初中同学给我在微信里留言,谈自己的困惑,这个同学从小立志要成为光荣的警察,从警官学校毕业后如愿以偿进入了公安系统,但工作了十几年后,他基本失去了做警察的热情,之所以还在做警察,只是因为“这是一份大家认为还不错的工作,还可以养家糊口”,然而自己每天的状态就像混日子一样,有点浑浑噩噩荒废生命。
我同学的这种状态,就可以被称为“职业枯竭”。
美国心理学家贝弗利•波特说:典型的职业枯竭是,你有工作能力,但却丧失了工作动力。常见表现包括:觉得工作索然无味,毫无意义;觉得自己筋疲力尽,已经油尽灯枯;厌倦工作,缺乏明天去工作的动力。
波特认为,导致职业枯竭的原因可以归为两类:无助感和习惯化。无助感即个人丧失了对自己工作的掌握感,觉得是领导、对手或其他外界因素控制了自己的工作进程和收益,从而失去工作动力。习惯化即我们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工作程序,最终被厌倦击倒。
职业枯竭也可称作“职业抑郁”,因为和抑郁症患者一样,职业枯竭者有深深的无助感。
波特称,要远离职业枯竭,我们就必须相信:我是强有力的,在自己的工作空间内,是我说了算,上级只需要监督即可。一旦觉得自己无法掌控自己的工作空间,就会产生无助感。
一、无助感
当一个人彻底失去权力空间,在工作中沦为其他人意志的执行者时,就会彻底失去热情和创造力。
在希特勒的集中营里,纳粹军官们对囚徒有绝对的生杀予夺的权力,一些人于是陷入了彻底的无助感,心理学家称他们是“行走的棺材”。波特说,在一个公司里,完全没有个人意志的员工和“行走的棺材”没有什么两样。
在成为“行走的棺材”前,枯竭者会和上司们进行各种抗争。但抗争一次次失败,日益积累,本来很积极的人也会形成“习得性无助感”:无论我怎么做,都是没有用的。一旦养成这个意识,员工就会觉得,无论自己怎么争取,都无济于事,干脆不如什么都不做。
“习得性无助感”是一种致命的态度,一旦形成,人就很难摆脱。
要击败无助感,最关键的是拥有属于你自己的一个“权力空间”:在我的工作空间内,是我说了算。有了这种感觉,无助感就不会发生。
要想拥有一个权力空间,你最好有一技之长,这样你才会有掌控自己工作空间的信心,并且也就有了和上司抗争的资本。
在集体主义文化之下,普通职员的无助感很容易产生。因我们强调的“螺丝钉精神”,说白了不过是绝对的服从。一个企业如果不希望员工一个个地变成职业枯竭者,就要学会尊重每一级员工的工作空间,让他们有“我说了算”的地盘。
二、重复感
当你不能体会到这种“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感觉时,你就容易陷入到职业枯竭的第二个原因,由于重复而导致的厌倦中。
波特认为,当工作陷入简单重复中时,职业枯竭也容易产生,因为这会导致厌倦。
为什么重复会带来厌倦呢?这是一个简单的心理学定律:各种事情带来的刺激度,都是在初次刺激时的兴奋度最高,之后兴奋度逐步下降,如果后来陷入了简单重复,那就会带来厌倦。例如,考试前的复习,如果次数太多,就会带来厌倦。但是,如果你能因为重复学习,而不断和一件事情建立更深的关系,这时你会体验到相反的感觉,进而产生心流。
就如我每天都会固定的做三件事:学习、运动、写作,然而这些事情的重复,每天都可以让我产生新的感悟,所以让我毫无厌倦感。
美国著名风光摄影师亚当斯的一本传记中写道:“一个人在自己天赋的指引下,兴趣、工作、生活、理想都结合到一起,发光发热,着凉和温暖别人……”
如果能做到这样的人,基本都不会有职业枯竭这回事,因为他会一直处于创造的热情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