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复习为政第二之19.20.21章,我们先诵读一遍,然后分别回顾,理解,消化三章的内容
第十九章
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2):“举直错诸枉(3),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1)哀公是鲁国国君。这一章主要讲哀公问孔子怎么样才能让民众服从的办法。当时哀公失德,民不服从,所以有此一问。
(2)对曰:《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
(3)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比喻正人君子。错,同措施的措,是放置的意思。枉,本意是歪曲,不正直,比喻邪恶不正的人。
译文
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选用正直无私的人,使他们位居于心术不正的人之上,百姓就会服从,重用邪恶的人,放置在品行正直的人之上,百姓就不服。
解析
孔子的用人之道,是选用好人管理坏人。好人上位之后,会对官场乃至整个社会风气会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亲君子,远小人是孔子的一贯主张,荐举贤才,选用贤能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十章
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子曰:“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5),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注释】
(1)季康子:鲁哀公时代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2)以:连接词,与“而”同。
(3)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4)临之以庄,则敬”。“临”的原意是从高处向下看,这里指上级对待下级;“之”是第三人称代词“他们”,指百姓;“庄”为端庄严肃。这句话的意思是想使百姓对你敬重,首先你自己的品德要好,在百姓面前要容貌端庄严肃,像模像样,这样老百姓自然会敬你。
(5)孝慈:执政者引导老百姓孝敬慈爱。
【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评析】
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第二十一章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子曰:“《书》(3)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4),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注释】
“或”,就是有这么一个人。他是谁?不知道。这个人问孔子:“子奚不为政?”先生您为什么不去从政做官呢?“奚”是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
(3)《书》:指《尚书》。
(4“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这是《尚书》里的话。“孝乎惟孝”,两个“孝”字反复出现,强调了孝道的重要性。意思是孝呀!只有孝顺父母最重要。“乎”是语气词,“惟”,只有。“友于兄弟”这句话,是形容兄弟之间互相敬爱。“施于有政”,则是要把“孝”和“悌”推广影响到政治上去。“施”,延及。“有”是词头,用于名词之前,以助语气,无意义。“政”指政事、政治。)施于有政:施,是施行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孔子说,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了,为什么要我亲自去从政才算为政呢?孔子的意思是说,政治并不单单是行政管理,日常修身齐家的教育和倡导也非常重要,实行孝悌之道,用它来教化人,推广到整个社会,这也就是参与政治,帮助治理天下。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评析】
孔子从来都是重视政治,并且更重视孝道。他始终强调孝是“为政”的基础,因为在血缘相沿的古代宗族社会,伦常孝悌就是政治,伦理与政治完全是浑然一体的,孝道的基本内涵就是“孝”与“友”,即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所以孝就是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