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挣扎的孩子
11月8日,携程亲子园虐童事件被曝光,这些“魔鬼老师”给孩子吃芥末、喷消毒水、喂安眠药,甚至把孩子重重推倒在桌角上,毫无人性的手段让人激愤。随后,亲子园的家长们聚在一起翻看所有监控视频,发现更多孩子受虐。
视频中,孩子被三位老师一起捆在椅子上挣扎。家长哭诉自己送孩子来亲子园仅仅八天,孩子就再也不肯去了,现在才知道真相,既痛心又懊悔。
更有家长在微博爆料,说孩子被捆成u形,背靠着墙。
通过监控家长们发现,最早的虐童发生在8月9日,密集发生,是在8月30日之后,并且在最新的监控中,又发现两名老师参与其中。
目前,亲子园三名涉事工作人员已经被刑拘,事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我很认同那句“虐童发生的概率是百分之一,但一旦发生,对于孩子和家长而言,概率就是百分之百。”这种身心伤害不可估量。长期性、集体性、习惯性的虐待,让我们在揪心的同时,不得不问,虐童,真的可以止于此吗?
02
受创的心灵
在事发当天,就有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孩子已经产生“应激障碍”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这个太可怕了。相比孩子受到的外伤而言,心灵的阴霾更让人恐惧。昨天跟朋友聊起这个事情的时候,她说她小时候就不喜欢去幼儿园,因为一次小朋友抢了她的玩具,她抢回来时跟小朋友打了起来,老师不分青红皂白用水壶打了她,她没有告诉妈妈,但从那以后她就拒绝去幼儿园,每天总是哭闹、想办法不去幼儿园,时至今日想起那个老师都非常厌恶。
孩子的心灵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敏感和脆弱。
一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的研究指出,儿童长期遭受虐待可能破坏大脑神经组织发育。在实验中,儿童期遭受过虐待的受试者,海马区3个关键部分的容量减少了5.8%到6.5%。海马区是与情感、记忆有关的区域,早期遭受虐待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攻击性强、情绪障碍等精神问题。
我们希望事件中的孩子通过心理疏导可以重新像花儿一样灿烂,毕竟,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还有太多美好等待着他们。而造成这一伤害的罪魁祸首仅仅是几个无德的老师吗?
03
监管不容忽视
携程亲子园由上海妇联旗下的《现代家庭》杂志社“为了孩子学苑”托管,事件之后,携程副总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携程亲子园的资质以及监管问题作出了说明。
在采访中,携程副总裁承认虐童是长期的,如果继续办亲子园,以后肯定不会继续与妇联方面合作。不得不问的是,长期的虐童行为,园方真的一无所知吗?9日晚的声明中,携程首次承认,事发前负责亲子园的员工就接到过投诉,但未报告。
细思极恐。
据业内人士说,“0到3岁的儿童早教机构,属于商业行为而非教育机构。它们的经营行为受工商部门监管,而教学、师资、环境却没有明确监管方。”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对于年幼宝宝的照看已是刚需。“职工福利”本可以解决职场妈妈的燃眉之急,可是,却演变为糟心的暴力。需求巨大的幼儿托管,有太多空白需要填补。
04
行业准入资质
急需完善
从法律层面来看,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都有相关条款,严禁虐待儿童。在刑法修正案(九)中,增设条款,“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赋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虐童幼师无视相关法律、道德沦丧,这样的人怎么能够进入到行业当中?幼师是孩子离开父母以后的第一任老师,绝对不是传统意义上“保育阿姨”,幼师的角色不可谓不重要。在国外,幼师行业的准入标准是怎样的呢?
美国要求教师职业申请者先接受4年的大学教育,在获得学士学位以后再接受一到两年的教育专业训练,包括教育实习,再参加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
法国幼儿教师要在教师培训学院 (IUFM) 接受两年的培训。申请者须具有学士学位或相当学历,身体健康,无前科。
德国学前教育教师主要是由社会教育专科学校培养,招收实科学校10年级毕业生或具有至少两年职业训练的同等学力者。学习期限3年,其中理论学习2年,专业实习1年。
(参考文献:《试析国内外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
在我国,幼师行业的准入标准需要完善。
我们太希望虐童悲剧就此打住,让每个幼小的孩子在第一次踏入社会时,不被伤害,让每个妈妈在第一次面对母子分离时,不必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