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在北师大主楼B805聆听了田松教授的分享,下面将学习比较和心得记录如下。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这种话语方式暗示着,在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电灯并不存在。但是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前,这个定律已经存在了。
那么,万有引力定律等了牛顿多少年?
田松老师给大家讲了老山参的例子:采参人在山里发现了一棵老山参。在采参人发现这个老山参之前,老山参已经存在在山里,等着被采参人发现。如果这棵老山参长了一百年,则可以说,这棵老山参等了采参人一百年。于此类似,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前,万有引力定律就已经存在了。并且,正是以我们看到的样子存在。科学规律被认为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与他的发现者无关。正如那棵老山参的形状和重量,与采参人无关。它只是预先存在在那里,等待着被发现。即使这个采参人没有发现,也会被另一个采参人发现。
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前,这个定律是否存在?科学实在论者的回答应该是:存在。
在牛顿出生之前,在牛顿的妈妈出生之前,在人类诞生之前,在生命诞生之前,在地球诞生之前,这个定律是否存在?
那么问题是:
1、它存在了多长时间?
2、它存在于哪里?
万有引力定律存在于冥冥之中,有一种冥冥的存在,冥冥的存在与冥冥之中。
这种冥冥之中的知识,它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放之四海而皆准,从无穷远的过去到无穷远的未来。
冥冥之中真理石碑的铭文早已刻就。
铭文的作者是谁?——上帝!
谁能打捞冥冥之碑?
田松老师提出了“笔者”的概念,他说他很不喜欢用这个词。所以发表文章的时候经常要跟编辑们争论一翻。“笔者”是第一人称代词,代表对客观性的一种追求。人文科学何以客观?
客观是什么意思?
1、不止我这么认为,大家也这么认为。——田老师提出了问题“大家都说对,它就对吗?”
2、不是我这么认为,而是它本来就是那么回事。——田老师的问题是庄子的提问“何以知其然也”?
田老师也讲到,在传统的科普里是没有第一人称代词的,都是“因为……所以……”因为他们相信科学知识是客观的,它是超越科学家之上的。
刘华杰发现一件事,科学家写论文用“我们”。“我们”指向代表科学共同体,想要表达这不是我个人的观点,而是我们整个共同体所拥有的观点。后来,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即便一个人做了实验也是用“我们”表述,或者为了回避一个人的问题会将“我做了实验”表述为“这个实验被做了”,被动式表达一个超越了个体的主体做了实验。
文学作品有两种人称,即第一人称和上帝的视角。
用第一人称:讲故事的人是有限的讲述者,这个世界是我看到的世界,我看到的世界是我能看到的世界,我只知道我是怎么想,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
上帝视角:是全局视角,是全知的旁观者,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金庸是上帝视角,他清楚的知道故事中每个人的来龙去脉、心理活动、故事情节。
小说家可以采用全局视角,因为那个时世界就是他创造的。
田老师的问题是:人文学者可以使用上帝视角吗?
关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两组假设
1、本体论:实在论的本体论假设,存在一个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外在客观世界存在一个外在的客观规律;
2、认识论:可知论的认识论的假设,人可以认识到外在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认识到外在客观世界客观规律的那个人,就是我;
科学与宗教的平行分析
宗教:存在一个唯一造物主,唯一真神,这个唯一造物主,唯一真实能够被人所知的神就是我所信仰的耶稣基督;我已经信奉了主,你们还是迷途的羔羊——传福音。基督徒有谦虚,有傲慢。
科学:存在一个客观的世界及规律,这个客观世界及基规律能够被人所知,此规律就是我们所掌握的科学,用科学的光芒照亮愚昧的世界——搞科普。但科学家身上看到的只有傲慢!
科学建立在实证之上,宗教建立在信仰之上。一个个科学定律就如一个个坚硬的本质主义砖头,随着科学的“进步”,这样的砖头越积越多,最终可以建成一个包罗万有的,可以对于全部世界(自然世界乃至于人文世界)作出终极解释的理论大厦。
1、本体论:
实在论的本体论假设;
存在一个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冥冥之碑
外在客观世界存在一个外在的客观规律——冥冥之铭
2、认识论:
可知论的认识论的假设,
人可以认识到外在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打捞幂碑,呈现铭文
认识到外在客观世界客观规律的那个人是谁呢?谁有能力获得那个冥冥之碑,冥冥之文?
谁能打捞冥冥之碑,打捞冥冥之碑铭呢?
田老师认为是全知全能的认知主体——上帝,冥冥之碑文就是上帝刻的。
还有一种是祭司——人神之媒(祭司是基督教中介于人与神之间的那个沟通者);
即,在肉眼凡胎的凡人,与上帝之间,与冥冥之铭文之间,中间有祭司做为中介。
但是,很不幸“上帝已经死了”,祭司比例尴尬,他失去了确定性的来源,失去了沟通的对象。现在归为凡人,也就是现在的知识分子。
凡人不是特殊认知主体,凡人没有能力打劳冥冥之碑,呈现冥冥之文。那么知识出了问题。知识的确定性出了问题。
那么,凡人的集合,即科学共同体能否成为特殊认知主体?
田老师说:“一万个零还是零,一万个凡人放在一起还是凡人,骑自行车不能上月球”。
有科学家宣称某个规律就是客观规律,这是认识论的僭越与傲慢:
一个凡人,相信自己能够打捞出冥冥之碑,是一种僭越。
一个凡人,相信自己获得了绝对客观的知识,是一种傲慢;
凡人的集合亦然。
“笔者”(科学共同体,凡人科学家的集合),是这种傲慢与僭越的人称外化。隐晦了“我”,“我”是一个赤裸裸的凡人,用“笔者”仿佛拥有了某种神性。
把本体论的假设悬置,不对它做出判断:是否存在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及其客观规律——冥冥之碑及其铭文
我是怎么知道他的呢?如果有一个唯一真神,我怎么敢于相信他是我们家的耶稣不是你们的盘古呢?如果你说的唯一的、确定性的知识是你们家的科学,为什么它不是我们家的另外一个东西呢?你如果说西医是科学,那么中医应该也是吧?
所以,我不在本体论上与绝对主义进行战斗。而是在认识论进行讨论。假设有一个唯一真神你是怎么知道的?假设有一个客观规律你是怎么知道的?凭什么你说你掌握的就是那个真实的唯一的客观规律?我们都是肉眼凡胎,你怎么敢用上帝人称说话呢?
何以知其然也?——所有凡人皆非特殊认知主体,都无力打捞冥冥之碑,呈现冥冥之铭文。
既然科学共同体亦非特殊主体,则科学知识并非冥冥之铭。
Ssk基本结论:科学知识是科学共同体生产出来的知识产品。科学知识是一些凡人生产出来的产品,科学知识不是打捞出来的冥冥之碑上的那个冥冥之铭文。
人文学术,乃至自然科学,本质上都是作为第一人称的“我”,描述的对世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它不是“笔者”给出的“客观知识”。
本体论的绝对主义是一种信仰;我相信存在一种外在的客观世界!
认识论的绝对主义是认识论的僭越与傲慢。
于是,“相对主义”就是一个梳理成章的、自然而然的结论。因为我们都是凡人!
文字是讲故事,哲学是讲故事,科学是讲故事。解释就是讲一个大家能听的懂得故事。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称之为“客观性”的那个东西,是一种集体共识,是协商的结果,处于变化之中。
我的感悟:
1、概念:
田老师分享了“笔者”这个概念,从“我——我们——笔者”,这部分的分享,看到了概念的异化,概念背后有太多不为我们所知的东西,人类的认知很有限,各种各样概念构造的世界。同时,也了解了这些概念,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集体约定!
2、本体论假设
在分享中他提到,把本体论的假设悬置,不对它做出判断。但是老师提到的“冥冥之碑,冥冥之铭文”的本体论假设还是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实在论的本体论假设:认为存在一个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冥冥之碑;外在客观世界存在一个外在的客观规律——冥冥之铭。
这个本体论假设与我们教育心学的本体论是存在差异的。我们不认为存在一个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世界,即便一粒微尘也具备整个宇宙的全部信息,天人合一,即心即宇宙。所以,在我们的本体世界里不存在一个需要打捞的冥冥之碑,心无形无相,大而无内,小而无外,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醒过来,证悟自己的圆满具足。同时,我们所用来传递表达的那些文字(铭文),只是方便解释帮助人们走向明心见性不得已而用的一些工具而已。如《金刚经》所言“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田老师分享中所提到的“外在客观世界存在的客观规律”,这种客观性,我理解只是我们本心即宇宙心的一道光芒而已。
田老师的分享里,所提到的宗教是指基督教,在他的课程中没有听到有关传统文化儒释道的分享。这可能与他个人的研究经历有关系。
3、认识论:
田老师关于认识论的分享,带给我很多启发。认识论的观点认为,人可以认识到外在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打捞冥冥之碑,呈现铭文。田老师发起了一连串的反问:你是怎样知道,存在一个外在世界,并且这个外在世界存在一个唯一正确的解释的?你是怎样知道,认识到了唯一世界及其唯一解释的那个人,就是你呢?唯一的答案是,“我”是被告知的。那么下一个问题自然是:“我”是被谁告知的?“我”又是如何知道,那个告知“我”的那个人就是认知到世界及其解释的那个人?唯一的回答,只能是:“我”相信!于是讨论又进入信仰的层面。
对于我们而言,我们现在虽然还没有开悟,没有证悟本心,但是我们相信!我们相信几千年前佛陀、老子、孔子等轴心时代的那一批古圣先贤为我们描绘的宇宙图景,我们相信每一个凡人,都具有如来智慧德性,所以我们才能坚持不断的走在明心见性的路上,走在让心回家的路上。
4、相对主义
田老师在分享的时候提到了全知视角和第一人称视角,前者是绝对的,后者是相对的。两者可以分别对应认识论的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从相对主义的立场看,绝对主义所宣称的客观规律不过是诸多阐释方案中的一种。在这里我理解田老师所说的“全知视角”或“上帝视角”,跟我们教育心学中所提到的“上帝视角”应该不是同一个概念。他在这里想要表达的,应该是科学家用来表述自己观点时所采用的这样一种“上帝视角”的方式是不恰当的。科学家只是普通的凡人,凡人有什么能力、资格站在上帝的角度来说话呢?相对主义承认每个人都是肉眼凡胎,每个人都只能用第一人称讲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平等的。而科学家却用“笔者”的概念试图向人们表达一种貌似客观存在的东西,这是不正确的。(这是我理解的,不知道对不对?)
田老师提出的相对主义的观点。他说:“相对主义不需要为自身辩护,只需要论证绝对主义的基本假设不成立即可。相对主义可以悬置本体论问题,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质疑”。所以,在这次分享中,他通过系列提问,引发人们思考,从而对认识论进行质颖,证实了相对主义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由此看来,科学共同体亦非特殊主体,科学知识并非冥冥之铭。真理之碑上的铭文,并非是冥冥之中由上帝刻上去的,并非是永恒之真理,而是科学共同体刻上去的。科学共同体手中拿着的,不是拂尘,而是锤子和凿子。所以,科学家眼里所认识到外在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这里,我们称之为“客观性”的那个东西,是一种集体共识,是协商的结果,处于变化之中。它并不是绝对不变的东西。
我觉得这个总结性的观点,跟我们教学心学里有共通之处的。“外在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相对于本体世界而言,这也只是其中的表象之一。所以,科学家经过千百次实验所证实的那个结果,只是相对的,而变化是绝对的。我们相信存在一个如如不动的本体,外在呈现的一切无非是因缘和合而生,随缘显现的一些事物或规律而已。现实世界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约定的结果,都是我们对叠加态的抽牌,从无限的虚际世界中约出来的一种状态。而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无常的,时刻处在随缘变化之中。
4、科学的有限性
通过田老师的分享,我对科学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们现在所认知的科学的“客观性”,它只是一种暂时的集体约定,它是否是先进的,有利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其实都要打一个问号。这种协商的结果,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我们需要把它放到更长远的宇宙学尺度来看才有意义。
科学和宗教的对比,科学认为不懂科学的人是愚昧无知的,所以需要科普。宗教认为人只是迷途的羔羊,需要引领。我们教育心学相拥每个人都是本自具足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帮助人们认识,找到那个具足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