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学习做父母的第一件事情:接纳自己的焦虑。
互动:请就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性格、品行等细节分别放入下面4类中,每类 1-3条,用案例表述,例如,孩子的书桌很乱。
不能容忍:
期待改变:
不算问题:
家族优势资源:
年龄分段:0,3,6,11,15,18,一生都在人格整合,永远都不晚。
0-3,母婴共同体:
10个月怀孕期的一体性,通过羊水及其震动能感受到母亲的情绪与词汇量,母亲天生感受到孩子的需求;
0-6个月绝对的依赖期,通过妈妈来镜像感受自己的情绪,如果妈妈的情绪和自己不对称,就会高度认同妈妈的情绪,而压抑自己(迎合妈妈换取生存),情绪调节和情绪压抑的差别是,知道了自己的情绪才能调节,例如孩子尿了,妈妈这时说:“哦,湿了是么?你觉得不舒服是吧。”孩子大了点儿,如果被不小心打到了,他会表达自己的情绪,“你把水洒到我身上了,我觉得很不舒服。”——命名情绪,当情绪表达出来后,情绪得到了疏通,妈妈也尊重孩子的独一无二性。音域对大脑的刺激是一样的,伟大 vs. Great!,沮丧 vs. Sad。
6个月后,第一次反抗期。
A,镜像表达情绪;
B,描述孩子的感觉;
C,给孩子可控的选择,让他们有掌控的感觉;
3-6,开始社会化:
爸爸角色在3岁开始介入,帮助孩子建立权威、边界、习惯,孩子的内心深处对母亲有要求——无条件的爱,对爸爸天生没有这种同理心的要求,当爸爸建立规则时,ta可以更能接受,“做的好一点儿,爸爸会更喜欢我。”
6-9岁,因这次参加的妈妈的孩子们主要集中在这个年龄段,课程细化成很多个性化的Q&A,稍后补充共性内容。
15-18,青春期,
孩子开始挑战爸爸所树立的边界,爸爸允许孩子在一定的年龄开始谈判,创造的可能,跟着爸爸学到了男性的特征,当爸爸设立边界时,孩子在完成中的情绪被接纳。代表社会性的爸爸,如果总是给出无条件的宠爱,会让孩子以为这个社会都是这样,当走到社会上,会自负,无法面对挫折。爸爸如果总是用权威命令(从不与孩子正面对话),会收获一个用反抗一切权威的孩子,或者一个虚弱的孩子。
青春期的叛逆,是针对权威。用极端的语言推开自己对父母的依赖。
Q&A
Q:为什么要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再和他们一起分析解决问题?
A:外界刺激,到大脑杏仁核,千分之一秒,到达理性需要一秒。如果情绪在郁结,明白了却无法做到,情绪会让人更固执地维护自己的观念,即使内心明白是有问题的。当情绪舒缓后,理性就会升起。
Q:慈母严父的家庭角色最好,但是爸爸很忙,不能随时在孩子身边,妈妈该怎么办?
A:先当妈——先情绪支持,接纳;再当爹——分析,解决问题。讨论方案时,爸爸对于解决方案的建立,更有效。(补充:日本大量的宅男简居族与整个80-90年代父性的缺失有关,“日本失落的20年”)。
Q:爸爸妈妈要一直表现温柔乐观么?
A:如果妈妈进入了问题区,例如孩子把玻璃打碎了,妈妈可以直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孩子能够通过妈妈的情绪,知道事情的后果;如果爸爸工作影响了心情,直接对孩子表达出来:”我今天不开心,需要半小时自己待一会儿。”孩子会学习到,人无完人。
Q:如何平衡无条件的爱和设定规则?
A:不质疑孩子的需求和存在,但是不代表不规劝管教。施肥与修枝都需要。
一位妈妈列举了一个案例:儿子不听话,父亲生气,10分钟后,当孩子再向父亲提出其他要求,父亲说要把上一件事情做了,才能答应她现在的请求:
Q:如何检验父子母子之间的沟通方式是否正确?A:把孩子与父亲的互动模式放大,放大成25岁和55岁的人之间的沟通,再反过来检验沟通的方式,并了解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
Q:因为没做好A,所以不满足B,这样对么?
A:应该就是论事,否则孩子会因为利益暂时妥协,而非理解规则。中肯而和善的态度。过度的严厉会让孩子广泛的否认自己。中肯与和善的告诉孩子应该做的事情,然后沉默(说多了就是唠叨了)父母要保持一致。
Q:孩子受挫时,会愤怒,摔东西。妈妈觉得孩子怎么这么没有受挫力,但是没有表达,老师问,孩子的这一点很像谁,妈妈回答,像爸爸,好强。妈妈怕他伤害自己,该怎么办?
A:孩子的性格与妈妈不同时,妈妈会把某种气场传达给孩子。父母两个都有自己的优势,传达给孩子,当妈妈觉得无法接受时,需要爸爸来启发他,爸爸能理解孩子与自己相似的这一点。孩子是因为妈妈一直不接受这种情绪,所以很容易憋在那里,一直爆发。情绪平复后,与爸爸一起引导,描述感受,然后解决问题。
Q:妈妈和孩子玩儿,妈妈赢了,孩子很受挫怎么办
A:10局里示弱3、4局,让孩子有足够的挫折与成就感。
Q:妈妈一直在示弱,10局里只赢1局,1局都很受挫?
A:因为孩子没有收到足够的挫折,孩子强时,父母强些,孩子弱时,父母要更弱些。不要给孩子可标签,不要说:“你怎么这么输不起呀?”。当他情绪受挫时,你可以跟他一样的反馈,并略夸张一些,延续他的情绪状态,给一个正面的建议。
Q: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力?
A:过去的人经常在等待,等一封信,等一件漂亮衣服,现在的孩子一代比一代抗挫力弱。爸爸对孩子边界管理,能很好的培养孩子的抗挫力,创造一些机会,零花钱,家务活,延迟满足,让孩子遇见等待的挫折,再获得。意志力是一点点培养的。
Q:一个5岁的男孩,原来勇敢,但看了一本书红舌头的怪物,害怕得晚上不能入睡,我该怎么办?
A:孩子被吓着了,梦里也害怕,要接受孩子的情绪,别轻易否认他的感受说,“那有什么好怕的。”请孩子讲一讲怎么个害怕,和孩子一起边画边讲,然他把故事说完,然后和孩子一起做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把孩子正向引导。姥姥说,“每一个梦努力做完都会有个好的结局,你再做一次梦试试。”。
希希卡尔的文章
http://m.chuanke.com/1273755-130386.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