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第45篇
今天继续接着聊目标的问题。我们说了,理性的前提是对自己的目标有着清晰的认知,然而,我们天生就是个矛盾体,我们同时被几种力量控制着,而它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基因和模因的目标是自我复制,“自我”想要的则是更多的快乐。这些利益有时候是一致的,而有时候却会产生冲突,当我们面临选择,想要做出更合理和理性的选择时,我们就需要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们到底想为谁而活?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会本能地为基因和模因而活,这是人的本性,也是这个世界上所有其他生物的生存方式,因为“鸡只不过是鸡蛋复制另一个鸡蛋的工具”。
我们来看看过去父母往上那辈人的生活,就会发现,他们真的不过是“鸡蛋复制另一个鸡蛋的工具”。他们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生足够多的孩子,然后辛苦赚钱,目的就是为了养育孩子,他们一辈子为孩子,以及孩子的孩子操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对于那一辈的人,他们完全没有自我,也不明白什么叫做“为自己而活”。
到了我们这一代,我们的自我意识倒是强了很多,但“模因”的力量无处不在,例如主流价值观强调的还是追求稳定,买车买房,早点结婚生子等等,还比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受他人的影响,因为过于在乎他人的意见而选择去满足他人的期待,去做一些并不符合自己真实想法的事情等等。
我们再来看看只“为自己而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方式。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在他的Going Solo: The Extraordinary Rise and Surprising Appeal of Living Alone(《走向单身:独身主义的崛起与诱惑》)中描述了一群独居者。他在书中提到说,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已进入单身时代。独身主义、不婚主义来势汹汹,俨然成为主流社会一道别样的风景。以美国为例,仅仅在曼哈顿一地,一人居所就从1969年的35%上升到1980年的46%。在新世纪开始的2000年,美国年轻一代中独居人口更是高达500万之多,还有其他发达或发展中国家(如瑞典、日本、中国等)持续增多的单身人口。
克里南伯格发现独居并不是一种偏离的社会现象,而是自由主义主流思想的一种集中表现。妇女解放,人口城市化,通讯高科技化,寿命延长---这四个趋势使如今这个时代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这些都助长了单身生活的流行,妇女不再面临照顾孩子与做家务的压力,她们可以更专注于工作,可以自由选择结婚与生孩子的时间,如果她们觉得婚姻不快乐,也可以选择离婚。“社交革命”从最初的电话到现在的Facebook,这些都使社交生活与独居的界限不再存在。都市文化侧重于迎合单身人士,无论是社交生活的多样性,还是社交的场所:健身房,咖啡厅,快餐店,自助洗衣店,所有这些都令单身生活也可以变得很简单容易。由于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人类寿命延长,这也增加了独居老人的人数。2000年为止,62%的丧偶老人独自生活,这个人数在今后只会增多。
单身生活本质上来说是从自己利益出发的,现在很多美国的年轻人从小就被告知要过自己想要的人生,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克里南伯格称这种信念为“狂热的个人主义",很多单身人士也是在基于这样的理想上塑造他们的生活的。他人认为生儿育女、延续后代不是必经的程序, “对自身负责”才是至关重要的事。这种单身生活给了他们极大的自由,这种自由包括时间上、选择上和经济上的自由,因为他们可以把所有时间都投在自身发展上,可以随意更换居住的城市,也没有除自己之外的额外开销。这样的生活,无疑是将自我利益极大化的生活方式。
当然,我并不是说存粹为自己而活的生活方式就是最理性的,因为一个特别喜欢和享受家庭生活的人,你非得让她去过单身生活,那对她来说肯定不是一种理性选择;而对于那些自我意识很强,有很强的事业心,渴望拥有个人成就的人来说,家庭可能就是一种牵绊,那么在拼搏时期,选择单身或者独居就是最理性的选择;而对于那些不喜欢孩子,不适合有孩子的人来说,你非得让她去生孩子,那这也是一种不理性行为。所以归根结底,判断选择理性与否,得要看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只有当你在知道自己拥有不做这个选择的权利,但依然做出这个选择的时候,这个选择才是你真正想要的,才是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