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真是强大,无意中看到弘丹老师的21天写作训练营。记得当时看到的信息中谈到了100天训练营,由于时间偏长,部分人员无法坚持。因此,改为了21天写作训练营。21天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周期,一旦习惯养成,形成惯性作用,也许,你不去做习惯养成的事情反而不习惯了。我参加21天写作训练营第一个层次的目的就在于此—让写作成为习惯,成为自己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实,写作一直伴随着我。
现在想想,太感谢老爸。初中时代,老爸为我订阅了月刊《初中生作文指导》,这是我写作的启蒙书。二十几年过去了,每次收到那本书的喜悦至今想来都难以置信和难能可贵。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如饥似渴地翻阅,反复不断地咀嚼,字里行间去体味,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有必要说一下,我生在、长在一个非常偏僻、落后的乡下,小学、初中阶段除了课本,没有任何的课外读物。经常在外“走南闯北”的老爸还算视野开阔,他经常看报纸、听新闻,在农村也算个人物。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到为我订了这本写作辅导书的,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订了,我看了,我非常喜欢看,看后对我影响与帮助非常之大。今天能够参加21天写作训练营,其渊源也在于此吧!
初中毕业,我考到了县城的省重点中学读高中。开学伊始的语文课,老师让我们写一篇《我从故乡走来》的作文。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但自由发挥空间无限大。我当时正值考上高中的百感交集之际。从乡下到县城,这并不容易。学杂费、生活费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也让很多本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孩子留在了原地,留在了农村,留在了大山。无疑,自己是幸运的。大家族里祖祖辈辈有一个非常好的传统就是支持读书,哪怕父辈不吃不喝,只要孩子愿意读书,父母就是砸锅卖铁也会赞成、支持、坚持。爷爷、奶奶有9个孩子,其中5个孩子通过学习、参军先后摆脱了农村。我的老爸、老妈把这个传统继承和发扬得更好了,他们无条件的支持我和两个弟弟读书。在男尊女卑的农村,多少女孩子连小学都没有上过,更别提初中了。当时,我本是有机会去读师范,端个国家饭碗,回村上当个小学老师。但我一想到要在那里待一辈子,就觉得人生特别绝望。我选择了读高中,我希望我的人生有更广阔的天地,也有更多的可能,我并不知道过不了高考独木桥要回到农村继续当我的农民。我就这样冒着考不上大学的风险,走上了一条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少男少女们共同要走的一条路。父母始终尊重我的选择,支持我的决定。
因此,我一看到《我从故乡走来》这个题目,思如泉涌、下笔如有神,一气呵成完成了那篇作文。文中写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不易,当前学习的迷茫和困惑,还有背负父母嘱托和自己希望的压力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作文思路清晰、文笔流畅、语言优美,发自肺腑,自己写的时候哭了,语文老师作为范文在她所执教的班级作为范文朗读的时候,我也哭了。我不知道那篇文章是否感动了同龄的伙伴,反正是感动了我自己。升学的压力让人不敢懈怠,整日埋于书山题海,总不能随随便便的利用学习时间随心所欲的写作,但写作的冲动和欲望始终如涓涓溪流流动在我的生命中。
后来,我如愿以偿进入了大学,大学各种各样的社团和学生组织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最吸引我的是学生记者团,我通过面试,顺顺利利地进入了这个社团。在这个社团里我写了很多文章,文笔得到了舒展,水平得到了提高,爱好得到了释放,认识了好多和我一样有着写作爱好的人,其中几个成了好友、知交,收获了友情。最为重要的是我认识了我生命的另一半,我们在校成了好朋友,毕业之后我们成了恋人,最后,理所当然,我们成了一家人。在这个社团里,我一边通过写作锻炼我的文笔,一边通过这个平台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从一名学生记者成长为副团长、团长、成为校刊的副主编(主编是校团委老师)。参与当时团中央倡导的“大学生三下乡”活动,活动中以学生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当时的团中央书记,并写成专稿,被当时市里面的报纸采用。在我担任副主编期间,带着校刊、带领成员走出校门,与兄弟院校联谊开展活动,迈出了飞跃性的一步。都说大学是一个舞台,是的,它就是一个舞台,我们各自的角色不同,所以做着不同的舞者。写作伴随我的大学生活,也让我在寻找工作的时候比别人多了机会,我靠着专业,依着写作的“副业”,我很幸运的留在了自己读大学的城市,这是我想要留在的地方。
写作一直伴随着我,也改变着我。
在我工作约半年的时候,集团公司由于行业不景气,本来就困难重重,只能对我们的这个拖后腿的副业公司忍痛割爱,不再扶持,公司宣布破产。刚就业不久的我就面临失业。其实,这是我,包括我们同一批进去的10几个大学生预料之中的事情。公司根据那个年代的技术热潮,大搞生物技术,希望把我们这批“人才”发展成公司的中流砥柱,支撑公司继续前行。但我们实在是太稚嫩了,市场竞争确是残酷的,公司未能等到我们成长为中流砥柱那一天。由于公司业绩不行,我们的工资极其低下,我记得当时只拿到每月300元钱,真的是只够吃饭。为了增加收入,我工作没多久就利用业余时间做兼职,刚开始是在超市做促销员,这个是我熟悉的,因为我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利用寒假的时候去做过,学生时代做促销员,当时的心态完全是重在体验,让自己提前进入社会,同时也勤工俭学。所以,站在那里推销,并不觉得有何不妥,更多的是为自己骄傲和自豪,因为能够依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了。可工作之后,再往那里一站,心态全然不同。加之,超市有很多认识的同事来购物,同事一来,我自己说话都不自然了,感觉为了生存,都没了尊严似的,这还是在我给自己打了多次“强心剂—没事,靠劳动吃饭,劳动最光荣”之后的感受。
为了不让自己太难受,于是我决定边做促销员边另外找兼职工作,写作和之前的积累又帮助了我,我在一家比较有名的报社找到了旅游版的兼职记者,进去才知道,我们兼职记者其实是拉广告。拉广告就拉广告,顺带拿着记者证,把城市周边的各大旅游景点都踏个遍,这个是我喜欢的。兼职记者的收入毕竟不稳定,前途更是很渺茫。在公司召集我们开会,安排我们何去何从的时候,我还是很心甘情愿的选择了竞争上岗,二次就业。
经过一番曲折,我最终竞聘到了集团公司最核心的单位,做了办公室的一名宣传专员,每天都是挖掘素材,写文章,交稿子。因为各个部门和车间通讯员来的稿子被集团报刊采纳的机会很少,但又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于是与领导商量,创办了一份内刊,并依葫芦画瓢,也发放稿费。靠笔杆子吃饭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因为衡量好坏的标准在文章本身,也在领导的眼光。对于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经过任何系统训练和专业指导的我来说,更是一件孤独的攀爬,挑灯夜战是家常便饭,经常梦里绞尽脑汁写稿子。我费尽所有的心思和无限的敬业精神,在那个岗位上艰难前行。当然,也收获了荣誉,在几次征文比赛中小有收获,在领导眼中,也是一个不折不扣、尽职尽责、上进的好下属。在工作上经历了最艰难困苦的时刻之后,由于结婚成家,老公决意到上海,而且也必须到上海,因为他收到了一个大学进一步研读的录取通知书。我也不愿意呆,在那个企业,那个岗位一辈子。这个时候,又如我初中到高中那样,思想上的不安定细胞作祟,我选择走未知之路,辞职到了上海,我并不知道明天会如何,但我不愿意我的未来永远和今天一样,哪怕前路漫漫,充满坎坷。
之后的工作总是离不开写作,我曾经一度很厌恶写东西,因为我总觉得自己写的不够完美,而且永远也无法完美。现在回想,我为何没有选择去进修,去研读,去系统培训提高自己,只是在用自己那点感觉,那股热情,以及点滴的积累在坚持,这就是自己艰难的原因了。工作上的八股文是如此,但我生活的日志还是在坚持,尤其是近几年,孩子大了,时间多了,心思也有了,动不动就爬格子,也写了不少字数。前段时间和一个好友打赌,她说我不能坚持每天都写,只要我坚持一个月。就这样赌上了,我还真坚持了一个月多,中途因为国庆出游和实在是太忙而有所中断。
在报名21天训练营之前,还看到一个打卡活动,费用只要50元,且坚持打卡,可以退还押金。我选择了21天训练营,因为专业,专门针对写作的打卡、提升活动,这就是我参加21天训练营第二个层次的目的,希望和爬格子的战友一起,提升自己,与写作同行,与自己对话,让写作伴随我,让写作改变我。
之前的写作,我通常是早到办公室半小时,由于最近工作需要交流学习,早上的时间不能保证,只能利用中午或者网上的时间见缝插针的写写。无论如何,时间是挤出来的,当你有了目标,有了战友,有了监督,有了21天训练营,我相信,时间不是问题,就看我们自己有没有行动力,借此言,与大家共勉,也请老师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