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生活中我们总是因为遇到一点难题就辗转不安,比如刚换了职场环境,日益增多的工作任务等,人总忍不住有想逃避的心理,这时就需要抗压力出马,面对困境,满血复活。久世浩司的《抗压力》中就有提到3种面对方式,帮助我们快速成长,乐观面对。
很多时候我们总喜欢规划好时间,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但生活不是图纸画的线条,它们往往不按规矩出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小到工作插入新任务,大到发生灾难性的事情,有些事情是不可抗力的,而唯一能做的就是转变我们的心态。
以前其实我是个很喜欢规划有条理的人,喜欢事事都按照我的计划中走,尤其是对待工作上。但往往事不顺人愿,临时加任务成为家常便饭,被人打乱计划的心情真的不好受,暴躁、焦虑、抗拒的情绪随之而来。后来我渐渐明白,继续心情坏下去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既然是我无法拒绝的,那就尝试从悲观的心态向乐观扭转。
史蒂芬·柯维所说,「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一段距离,成长和幸福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利用这段距离」。
而我发现这段距离,其实是我们个人的思维定向决定的。说实话,我看问题有时候会很细致,但却忽略了整个大体趋势,往往面对一个问题或困境容易只看到一面,钻牛角尖。后来就算目前还无法正确看到大局时,我也尝试转换角度看问题。
比如正反两面,工作加任务这件事,从一个层面来看,打断我的计划,让我无法像之前那样在准确的时间从容做准确的事;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增加工作量可以锻炼我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如何在短时间内保质保时完成任务是关键,而可能我薄弱之处也是这里,所以如果做的话,一般再遇到这种情况就会显得心里有数,不再怕如何处理,进而成长。
转换角度看问题,道理我们都懂,但情绪心态这种事却不是那么容易能控制的,但有些方法可以让其潜移默化改变却是可以有的。
(1)从实践开始。
理论知识知道了再多,也比不上体验一番。比如之前我考驾照时,科目一时把题目背的滚瓜烂熟,然后一次通过,总觉得自己后面应该很容易掌握开车技术。但到了实践完全是两回事,一坐到驾驶位上,你会把所有理论知识都抛到脑后,尤其是当教练把你骂得狗血淋头时,估计连方向盘左右都分不清。但是,当一旦掌握了实践知识点时,点火,转方向盘,拉手刹,踩刹车都自然而然变成你身体记忆的一部分,从而真正体验了开车技术的成就感。
(2)把他人作为榜样。
当一件不可能的事,有人做到了,自然就打破了我们觉得这件事没可能完成的事。比如一大群人学车刚学倒车入库时,总是学不好,感到很沮丧,觉得自己没可能办到。但当出现第一个能成功倒车入库时,后面的人却会跟随着提高倒车入库的正确率。
当一件看似不可能事在面前时,有人打破了这个我们所谓的“事实”后,把那个人当成范本榜样,我们就有了可能性的存在,本着他行我也行,提高成功率。
(3)改善心灵氛围。
上面说的两点都是为了心灵氛围做准备工作的。当完成了以上两点外在因素时,我们可以试着增强内在因素。比如听音乐、画画、睡一觉等,有一些自己的小爱好可以舒缓压力,从而打造一个利于改善自己心灵氛围的环境,让抗压力内外结合,从容面对困境。
这些并非一早一夕就能成的,都是需要长时间不断练习。而练习容易形成习惯,当习惯成本能,一旦遇到什么突发事件时,身体可能就会帮你做最优选择,形成良好的抗压力,进而对抗意料之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