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上海这一年来,除了最开始那段时间身心俱疲,我并没有感受到各方压力巨大是什么滋味,没有体会到身为数百万沪漂之一该有的酸甜苦辣,也许,我所面对的及承受着的,从来都超出自己的想象和判断。
最近写文章的频率多了起来,我一直在反省自己为何文笔依然稚嫩,思想格局始终跳不出旧有的边界,始终伪装成重症病患者,虽不是完全无病呻吟,却不能具体说出,生活的难,梦想的遥不可及,哪怕是每天挤六号线挤出心理阴影的痛苦。
逃避,是这段时间我探究出的答案,亦是唯一的答案。
我一直以避世的态度面对所有的一切,一开始以为这是盲目乐观,试验的多了便知道这分明就是鸵鸟心态。
二十四岁之前,生活平淡无奇,没有恨嫁的压力,以为会一直这样走下去,那段时间,是我逃避功力修炼到三成的时候。
二十四岁到二十七岁这三年,是我在浴火重生和万劫不复中垂死挣扎的阶段,也是逃避功力炉火纯青的阶段。都说失去让人一夜长大,而我却做了近三年时间的噩梦,一直没有醒来,这分明是“夜夜夜夜……”
每每回忆起来,都要狠狠嘲笑自己,却不得不承认,苦痛不仅带给我难熬的日日夜夜,心智的进一步成熟应是这苦难留下的沉淀结晶。我不遗余力地笑过,哭过,死钻过牛角尖,毫无保留地信任过,几乎快要得抑郁症的自己,摸着脉搏,曾想过死这件事,幸亏被残留的对未来的一点点希望拉回来。
我是懦弱的,最起码是生活的弱者,是命运赛场上轻易就放弃的那个,是人生轨道上偏离正轨的那个。强者愈挫愈勇面对曲折坎坷,而我一直在逃避,冠以各种名义地在逃避。
从来不肯直面惨淡的人生,是我一直以来养成的习惯,也因此滋生出很多恶性循环。
终于不能再忍,终于懂得珍惜时间,终于鼓足勇气,决定身体和灵魂一并走出去。我来到上海,来到从小企望的大城市,决心不再“隔岸观火”,而是纵身火海。这比喻听起来鲜血淋漓,而现实的残酷,世态的凉薄,人情的冷漠,一点都不比火海好受。
严重缺乏自信,自卑自己是小城市来的,学历不够高,工作经验有限,在面试官面前气场不足,被某HR讽刺初来乍到方向都分不清还敢要求高薪,被大上海奇高的房价震住,被某中介经纪人在沪打拼几年就买了宝马车惊掉下巴,被每天上班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拖得精疲力竭……
远方冷酷无情迎面就是一刀,背后再来一刀,等我左右躲闪功力全无的时候,早已血肉模糊,我故作镇静,还要笑着说感谢。
是啊,要想改掉事事逃避的毛病,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我付出了,却没有预设的那么轰轰烈烈,没有电影里悲壮的情节,没有燃到爆的故事可讲。所以结局可想而知,在魔都的日子,依然平平淡淡。
远方轻易可以抵达,而迷茫却丝毫没有退意。
我是那只愚蠢的蛙,原来坐井观天,困顿在自己那个小世界,后来又想长翅膀飞,苦练弹跳能力,妄想有一天爬出井底,听说还有更大的世界。
不同的仅仅是,蠢蛙原来在井底困惑,后来搬到花花世界继续困惑。
一定是对未来的迷茫,形成了巨大的气团将自己包围,像是在自我保护,现实的世界依旧枪林弹雨,我躲在安全区域,夹缝求生。
而这一切,终于在缓慢的破茧成蝶过程中无所遁形。
我始终未能成功化为美丽的蝶,相反的是,那层护我的茧愈加硬实,保障我在火海中不被烧光烧尽,让我在千锤百炼中外表虽坚强如铁,却能始终保持一颗纯净柔软的心。
世事面目狰狞,我接受之,顺从之,却从不曾被它打败。
多少人在逃离北上广,就有多少人翘首企盼北上广。
来沪之前,大上海从来都只出现在我的梦境中。莫名的上海情结,阿哲的《用情》MV,以及书中提及的关于上海滩的一切,都是我选择上海的初始动因。来之前,我百度上海人是否排外,北方人能否适应上海气候,如何应对快速的生活节奏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以做足心理准备。但路走出来才是路,否则都是空想,我抱着憨人憨胆的心态,却收获了一些意料之外的惊喜。
比如说,上海人一般不会排外,要排也是排素质低的人;南方的气候我算比较适应,梅雨天气也没有传说中吓人;上海本帮菜的确偏甜,不怎么好吃,好在外地人多如牛毛,菜系口味同化度高,根本不需担心吃喝问题;从小区保安大叔、快递小哥到深藏不露某金主,绝大多数有素质讲文明懂礼貌,只要自己言行得体,懂得自尊和尊重他人,自然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没有人愿意对一个温润如玉笑脸盈盈的人横眉冷对,善良向暖的磁场,一般不会遭遇恶毒的人和事。我走过的地方并不算多,却切实体会到当时看到的知乎上一个人对上述问题的一句回答:“上海应该是中国大陆最文明、民主、开放的城市,她像大海一样,拥有无限的包容力。”
我来了,哭着笑着挣扎着,苦逼着埋怨着,向往着憧憬着。
再回到最开头的那段,我并非感受不到沪漂的辛酸,而是我可以承受更多。石沉大海怎会惊起风浪,我尝过最痛的滋味,就再也不怕受伤。
我以前喜欢把自己比作打不死的小强,直到我真正见到租住的房间里真的有小强出没,南方的潮湿气候可能比较适合小强生存,我恨之入骨,决定换一个比法。
我是破茧难成蝶的蚕蛹,是没见过世面的蠢蛙,是万年都爬不上天的蜗牛,是浴火永不重生的凤凰。
远方根本没有诗,心中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