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浓)
【1】
女儿学拉丁舞,老师专门为此建了一个班级群,以方便发通知及相互交流什么的,一天准备上课的前夕,有一位家长给孩子请假,说是下午的拉丁舞课不能去上了。
老师就在群里问她为何不能去上啊,今天要学新步子,还有啊,再过一段时间,孩子们还要参加一个比赛汇演,嗯,如果他今天下午的课不去的话,会影响整个节目的队形结构的安排的,老师希望该学生如没有必须不能来的理由就尽量来上课。
孩子家长回复原因说,嗯,孩子这一次的月考,成绩排到了级部第四名,以前的考试从来没有掉下过前三名呢,所以,想想今天下午的拉丁舞课就不要参加了,让孩子在家里好好温习一下功课,迎接不久之后的期中考试。
舞蹈老师劝解了一会儿,说一堂课也就两个小时还是不要请假吧,毕竟,一周也就这么一次课,舞蹈课又不会免费补课多可惜呀。
这位妈妈估计也不好意思了就回复说,我问问女儿的意见吧,她要想去那就去上课。一会儿就又回复说,女儿说是还是不去了吧,要在家里复习功课。
想想也是这个结果了,妈妈这态度,孩子那儿敢说“想去”啊。
实话说,当时听了“退到级部第四啊”妈妈不满意,感觉牙都惊掉了,已经很优秀了不是吗,而且仅仅一次失利于前三啊,对孩子的要求太高了,然后突然感觉汗颜了,女儿猫猫的成绩最好的时候也不过是级部八十多名……
下午去上课的时候,几个家长也都很感慨,不由自主就聊起了这件事,纷纷感觉不可思议,也都感觉对孩子的要求未免严格了些,毕竟才刚刚上小学四年级。
不过,可能也是教育方式不同,这样对孩子要求严格的父母确实能够培养出学霸的孩子吧,但心里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学习成绩和名次,不应该是判定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吧。况且,这孩子这压力……
我的孩子不属于学霸级别的,从上学至今初中,从不开窍到小学中游及目前初中部中上游的成绩,我们觉得孩子在循序渐进的进步着,一直没有给她过高的压力,只是在她成绩有幅度稍大的退步的时候,提醒她要注意改进方法和习惯关注结果,她也会自愿自觉的加把劲儿,然后成绩基本上就赶上去了。
用成绩和排名判定孩子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有一些对孩子不公平,你想啊,我们大人做事情也不可能事事尽如人意,何况孩子的某次考试成绩呢。
偶尔的失利或者是题型不合适或者心情或健康等影响,即使就是因为一段时间内成绩真就下降了,那赶紧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啊,不能就笃定是因为孩子的不用心不努力,然后就直接将其娱乐活动棒杀以示惩戒呀!未免太不近人情。
这不是孩子的原因,是父母的焦虑作祟,是对孩子成绩不稳定引起心底的潜在的对其未来担心的过分焦虑。
【2】
其实像这位家长的这种对孩子的焦虑,大多数家长都有,可能表现方式不一样。
有的家长采取的是全程陪伴孩子上课学习,所有的补习班,即使孩子晚上写作业,也都是全程陪伴,不时的提点,总觉得孩子管不住自己,必须全程跟踪,让孩子一直处于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中,还有何学习乐趣可言?父母呢,也失去了自己的自由,多累啊!
我家孩子在周末时候都会问,爸妈,你们今天去干嘛?我们都开心的答复她:我们想去干嘛就干嘛,你只管好自己行了。
孩子一听就很高兴啊,你们不在家呀,就我一个人在家,嗯好的,自由了,欧耶!然后我会紧跟着提出要求:你一定要做完作业哈,这是今天唯一要求,而且必须是在爸爸妈妈进家门之前,我们大约会在下午5点之前进家门,我要看到的你,不是在书桌前写作业,而是或吃点东西也好,或者是看动画片儿,或者是看课外书也好,所以,不要拖拖拉拉,如果一直到晚上还在写作业,那要小心,我会把你的作业本撕掉的,哭去。
然后一般女儿没有特殊原因,都会把作业早早的完成,但是我们不会在她身边坐着,专门看着她写作业,那样的话,孩子永远是有一种压力,紧张的气氛,慢慢的,她只会会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低。
那她到底个人在家有没有猫腻呢?有,平板电脑和手机都有痕迹呀,但给她提出的要求完成了的前提下,玩玩儿未尝不可。
记得一次中间想起一件事儿给猫猫去电话,这家伙匆匆忙忙说完后又加一句“没事就别骚扰电话啦老妈,赶作业呢!”其实是想赶紧做完好上会儿网嘛!
【3】
有一对夫妇,他们是教育工作者,结果自己的孩子成绩却不尽人意,夫妻俩很是苦恼和没面子,在督促孩子方面估计多了一些苛求和责难。
辛苦的孩子在第一次高考的时候,成绩不是很理想,没有考上重点大学,在父母的强烈要求下,他就开始复读,第二年在放榜出成绩之前,孩子因心理压力过大,跳楼自杀了,但实际上在成绩出来以后,才发现,孩子的分数总分数已经比重点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高了30多分。
真是让人扼腕叹息啊,是谁造成了孩子这么轻易的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呢?这不能不说,跟他的父母是有关系的。
可以想象的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父母,教出了那么多成功的孩子,结果到自己孩子的身上的时候,却没有达成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目标。在他们心目中,感觉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是不成功的。
他们是教育工作者啊,教育出来那么多成功的孩子,偏偏自己孩子怎么就不行?这不合常理啊!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面子往哪儿搁?就难免对孩子诸多责难和要求,在这种氛围下的孩子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有多么巨大,十几年的学生生涯,承受了父母的唠叨唠叨教育和与优秀孩子的比较应该也是很多的。
从小升初到中考到高考,高考的最后一锤定音,第一次高考的失利,造成的伤害已难以承受濒临崩溃边缘。至第二次复读后的高考,就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既然达不到你们的要求,自杀好了,你们眼不见心不烦。
可是,父母的本意只是希望孩子出人头地,如果知道最后是这样的结果,他们是不是不会去逼他呢?说到底,生命是最重要的。
作为父母没有让孩子明白:相对于孩子的健康平安来说,成绩和成功不是最重要的。但父母的行为方式给孩子的却是与之相悖的错觉。
【4】
中国人是属于比较含蓄的民族,有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种种隔阂,是因为沟通不畅。
父母本身特别爱孩子,但是对社会环境的竞争压力和由此造成的挫败感或者是心理焦虑,却潜移默化地转嫁给了孩子,又没有坦诚的与孩子进行沟通,将这种苛求背后的愿望或是动机告诉孩子,这种动机本身就是对孩子的爱啊,因为爱他们,所以不希望他们在该学习该努力的时候不作为,担心因此而影响了其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因为不懂得好好的沟通,导致孩子看到的父母就是只盯着他们的分数,似乎分数才是衡量他们在父母心目中分量和地位的唯一标准。
父母的行动反馈给孩子的信息已经背离了其最初爱的初衷。或者,在孩子的青春叛逆期,他根本就听不进去父母苦口婆心的建议,他始终会认为,父母给予他的是没用的重复多次的唠叨,其目的总是围绕成绩打转,所以他是听不进去的,是拒绝的。
一直以来的教育和应试模式,形成了惯性思维:考上一所好大学,是寒门学子逆袭的唯一途径。这也造成了父母与孩子不交流则已,一交流必离不开成绩、分数、排名。
置身于这个环境里的孩子本身的压力已经很大了,父母又不经意的将自己的社会焦虑转嫁给了孩子,对于不谙世事的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来说有害无益。
孩子实际上最需要的不是父母给他的压力(只要置身于学校环境中,压力就一直存在啊),而是父母给他的爱,哪怕只是在临考前简单的鼓励,也是他(她)托底的后路。
“孩子,尽你的所能发挥就行了,无论考的怎样,爸爸妈妈相信你都尽力了,到了这个时候,结果就不要关注了,发挥到最好就行,考大学,也不是唯一的成功路径,你考上考不上,父母爱你还是一如既往的,父母感到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你健康平安。”
【5】
心理学家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里讲了这样一个例子,说是小学生小刚突然跳楼自杀,他留下遗书对爸爸妈妈说,他觉得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他们的期望,累极了,爸爸妈妈常说他们对他很失望,而他不想让爸爸妈妈再失望,所以想到了死,自杀前,他砸碎了自己的储钱罐,把攒了几年的零花钱留给了爸爸妈妈,他说,他走了,爸爸妈妈不需要那么辛苦了,如果他留下的钱不够,爸爸妈妈可以加些钱“坐坐火车,坐坐轮船,你们去玩,不要再那么辛苦了……”
“你们去玩一玩吧,不要再那么辛苦了”,孩子爱父母,他对父母说的“坐坐火车坐轮船,你们去玩一玩儿吧,不要再那么辛苦了”的期望其实是他自己最大的向往,他认为这是最好的事情,自己实现不了,但希望自己最爱的父母去实现。
孩子的这种心理机制是投射,他最希望做一件事情,但自己得不到,就希望他最爱的父母能够得到,他将自己的愿望投射到了父母的身上。
其实呢,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多情况下也是投射,他们有种种的心理需求,但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而是期望孩子能去实现。
孩子是最爱的人,孩子实现了,就像是自己实现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那种心理,“皇帝不急太监急”,或者是“孩子不急父母急”的根本原因。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好,但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做,家长们他们自己的成长停滞下来,对自己能否适应社会产生了巨大的焦虑,但他们不是通过自己的成长去解决问题,而是将希望更多的寄托在孩子身上,结果让孩子承受了双倍的压力……
最常见的是他们往往不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从自己的心理需求出发,为孩子设计人生。结果他们出于爱心教育孩子,最后却发展出束缚孩子成长的非爱行为。”(摘自《为何家会伤人》)
父母自己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自己的境遇不够好,工作不够开心,周围的环境也压抑,得到的物质利益又没有被满足,挣的钱达不到心里的预期……,然后他会把这种希望、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心理压力转嫁给孩子,以期孩子通过努力达到他们没有达到的目标。
“为什么家长们的忘性这么大,他们难道彻底忘了自己童年时的愿望感受?他们难道忘了被父母控制一切的郁闷和痛苦?为什么现在他们做了父母给孩子的压力却更大了?”
分析起来不难发现,其实就是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他们担心自己跟不上社会的步伐,担心被社会淘汰,但自己又缺乏成长的空间或懒于改变自己,于是将成长的压力和期望全放到了下一代身上。
第二呢,是社会原因,现代社会的确缺乏保障,这严重加大了父母的焦虑,父母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不行啊,不逼不行啊,面对激烈的竞争,要想将来出人头地。只有从娃娃抓起,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实际上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爱,父母在转嫁自己的焦虑的同时,也把他的压力转嫁给了孩子。他的身体语言或者是行为语言,告诉孩子的就是,你成绩好我就喜欢你,你成绩不好我就不喜欢你。
孩子没有感受到父母的爱,他感受到的是,我只有学习好了,爸爸妈妈才会喜欢我,也因此,他会把成绩和爱、喜欢画成了等号。
而父母就总是认为,嗯,我希望你成绩好,是因为将来你成绩好了,你才有机会为一份好工作准备一块合适的敲门砖,才能有备无患的开始下一步,父母经历过的失败和无措不想孩子去重蹈覆辙。
这是父母们的切身的经历,有一些话无法跟孩子细说,所以要用自己的行为习惯去影响他,告诉他你必须要学好,父母当年也是因为没有听自己父母的话,没有学好,结果才造成现在这样一辈子一事无成,碌碌无为。
但是这些父母们的担忧,在孩子这个年龄他是难以理解的,他看到的表象就是,他成绩好的时候爸爸妈妈笑逐颜开,当他成绩不好的时候,爸爸妈妈横眉冷对、非打即骂或者冷暴力。
从对父母的察言观色方面,孩子是个聪明的精灵,他们很在乎父母的情绪。也因此,孩子们得出“成绩与爱是画等号的,我只有取得好成绩,父母才会夸我,我只有学习好了,父母才会给我好脸色”就成了理所当然。
父母的一些心理压力、一些焦虑情绪就这样顺理成章的转嫁给了孩子。
你可以筹划孩子的将来,可以采取更好的方式,让他明白父母的期望与爱,孩子没有你想象得那么强大,你可以焦虑,只是不要转嫁给孩子,是时候警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