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简友文章勘误第3篇,力争每月一篇,月末盘点,多多捧场。
以下为本人9月份阅读简友文章时发现文字有待商榷之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不妥之处,请指正,欢迎关注、期待交流。
第一部分:字词部分
1、曾几何时,我们也是这样年轻过,疯狂过,吵闹过。
修改建议:“曾几何时”宜换成“当初”或“有一段时间”等。
解析:曾: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指时间没过多久。
不可单独放在句首或直接表达“曾经”。在它的前面,一般要交待、说明有关的时间和问题,不能凭空、突然地在没有“没过多久”之意的地方用“曾几何时”。
2、年青还是年轻?
年青:指处在青少年时期,只适用于年龄在二十岁左右至三十岁左右的人,而不能用于四五十岁以上的人。它一般不用于比喻。
年轻:指年纪不大,强调相对来说年龄处于较小的状态,但这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可用于二十岁左右至三十岁左右。它可以用于比喻,
区分:
在指二十岁左右至三十岁左右的人时,“年青”和“年轻”都可以用,在句子中是可以互换的。但在指四十岁或五十岁以上的人时,就只能用“年轻”,而不能用“年青”。
另外比喻义的时候只能用“年轻”
3、我的手被蜜蜂蛰(应为:蜇)了一下
解析:
(1)蜇是多音字
蜇念zhē时,动词,指毒虫叮刺。引申为刺痛、刺伤
蜇念zhé时,名词,腔肠动物,即“水母”,俗称“海蜇”。
(2)蛰,只念zhé本义是动物冬眠,藏起来不食不动。如惊蛰
4、烤全羊上了架,碳火已点燃。(应为:炭)
解析:炭是一种物质,碳是一种化学元素。木炭主要成分是碳元素,此外还有氢、氧、氮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
5、经过几年锻炼,他在工作中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了(应为:当)。
解析:独当一面”最先指单独指挥一支军队,担当一个方面的作战或防御任务,后来多泛指独立担当一方面的工作。
“当”在这里指“担当”,读音为dāng,不能用“阻挡”的“挡”。
6、让矗立(应为:伫立)在风中的我发丝乱舞,思绪万千。
解析:
伫立:指人的站立。长时间地站立,
矗立:一般用于物。高大而笔直地挺立、高耸。
7、溶化?熔化?融化?
(1)溶化:指固体溶解在水或其他液体里。例如:“盐放进水里,很快就溶化了。”
(2)熔化:指金属、石蜡等固体受热变成液体或胶体状态。例如:“铁加热后熔化成铁水。”
(3)融化:特指冰、雪、霜受热后化成水。例如:庄稼地里的霜慢慢融化了。”
注意:采用比喻说法的时候,最好跟“溶化”“熔化”“融化”各自的用法相一致。例如,说“róng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最好用“溶化”;说“部队是个大熔炉,各类人进来都被róng化了”,最好用“熔化”。
8、这次他果然不孚众望(应为:不负众望),取得了二甲第七名。
不孚众望:孚:信服,相信。望:期望,希望。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出自于《诗经·大雅·下武》:永言配命,成王之孚。(上应天命真长久,成王也令人信服。)
不负众望:负:辜负。指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9、杀风景还是煞风景?
解析:二者均可用,但个人较喜欢用“杀风景”。这与语境有关。
《现代汉语词典》解说:“杀风景:损坏美好的景色,比喻在兴高采烈的场合使人扫兴。也作煞风景。”
在“煞风景”的条目下,词典只说:同“杀风景”。
至于《辞海》,只说:煞同杀——不屑提及“煞风景”。
唐代李商隐《杂纂》上“杀风景”所列的共有十二例,即:“花间喝道,看花泪下,苔上铺席,斫却垂杨,花下晒裈,游春重载,月下把火,妓筵说俗事,果园种菜,背山起楼,花架下养鸡鸭。
也就是说,林黛玉哭花杀过风景:鲁智深倒拔垂杨也杀过风景。
10、其他
(1)对西安神往已久,我还是勇担大任,整妆待发。(应为:装)
(2)一路泪水连连也欢歌相伴(应为:泪水涟涟: 形容不断流泪的样子。)
(3)投之以桃,抱之以李!(报)
二、知识型笔误
1、《敕勒歌》不是汉代的民歌。
文本:吟诵汉代乐府里这首意境优美的《敕勒歌》。
解析:《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建议改为:吟诵北朝民歌《敕勒歌》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2、不建议用“村长”这个称呼
解析:新华社发布《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的禁用词和慎用词(2016年7月修订)》。村民委员会主任”简称“村主任”,不得称“村长”。
如何减少错别字?在此抛砖引玉,写点心得,欢迎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