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神奇的书,我是被这句话所吸引的——很开心读完这本书前都可以不用学习了,但是读完后迫不及待地想学习。
作者喜多川泰。这本书改变了我二十年来对学习的认知,不仅仅对学生有益,也会让不知道怎么继续学习的成年人获益良多。更重要的是对有学习障碍的中学生的心理把握,将高大上的道理和深奥的心理学,以书信聊天的方式娓娓道来。
背景
和花是日本高二女生,一边想着要好好学习,一边又没动力。想上大学,又没有实力。知道不努力成绩很难提高,可怎么都提不起劲儿。不上大学去就业的话,却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在这胶着不定的状况下,逃避的方法就是把她的全部热情投入高中生都很热衷的3B——社团、乐队和打工。 (感慨一句:日本的高中生时间蛮多啊!)
可她的爸爸支持她参加各种活动,但打工不可以。(打工好像和本文无关,但是个伏笔哦。)
和花和所有日本高中生一样,需要独立的经济来源,因为和朋友出去玩要花钱,乐队要花钱,买喜欢的衣服要花钱……不打工虽然不不会死,但也过不了正常的高中生活!
她的爸爸也不是完全反对,只要达到一个条件就可以打工——明白爸爸为什么不让她去打工。
只要明白禁止打工的理由,就可以打工,这条件真够奇怪的。我和和花一样想到的理由是,肯定是因为要以学习为重,打工会荒废学业考不上大学吧?
她的爸爸说,“这和进不进大学没有关系。你想不明白,或者只会以自己为中心思考问题,爸爸是不会点头的。”
和花很郁闷,她的哥哥是个学霸,他推荐书信屋给和花,他说“可以试试看,光在脑子里烦恼,很难走出迷局。只要有迈出第一步的勇气,人生就会从这一步开始不同。”
第1封信——学习不过是种工具
和花将心中的困惑写给了书信屋,她对将来没什么目标,所以希望进了大学,可以多四年时间思考(玩)。可能是因为这半吊子的理由,所以学习总是没什么动力吧。
书信屋回信了。
一、暂时不要学习
书信屋说,我对“学习”的认识,和你眼中的“学习”不同。
首先,我要和你约定一件事——从现在起,你暂时不要学习。
和花收到信,第一次有人说“别学了”,还真让她不知所措。
大概是不管哪里的学生,从小都被灌输一个观念:学生的任务是学习!
所以就算是学渣,也有“必须学习”的强迫观念,虽然他的表现可能是不想学,但内心是焦虑的,纠结的。
二、勉强的学和不学没什么区别
书信屋说出了困惑。
和花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学习,心里充满了不安和厌烦。勉强地学和不学,并没有多少区别。
现在是暑假,书信屋请她放心地暂停学习吧。
那要“不学习”到什么时候呢?
答案是直到你“想学、很想学、无法克制地想学习”的时候。
和花过去常常心里想着“不学不行”,却一个字都没有看,一天就浑浑噩噩地过去了。
而现在书信屋让她不要学,心里反而隐隐地想学习了。是不是“逆反心”作祟?
和花担心“无法克制地想学习”那种阶段,要是永远没到怎么办?
三、学习是种工具
书信屋了解和花对于“暂停学习”感到不安和抵触。
不安来自“我是不想努力学习,但是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这是因为你把学习当做“神话”了。
从小到大,周围一定有不少大人说:“为了将来,好好学习!”
事实上,好好学习就一定有好的将来吗?实际上,如果把每个班的同学现在的成绩排个序,估计也不会等同于三十年后的收入榜,当然更不可能是幸福榜。
所以学习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书信屋认为,学习不过是种工具。
工具本身没有善恶之分,但如果不能把“学习”这种工具用在对的地方,那还是不用为妙。
世上有很多方便的工具,比如刀,电脑,给人各种方便,但使用不当也会让人蒙受伤害。
学习也是如此,使用不当会自满去批判别人、会埋头学问忽视正常交流、会因了解历史去憎恨别国、会精通科技造出危害大众的武器。
为此必须好好思考一下——学习,这种工具的用途是什么?也就是说,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想清楚才不会乱用这个工具。
和花回信说,“学习的话,我能得到“大学生活”。虽然并不是大学毕业就能获得幸福生活,但大学毕业确实能比中学毕业获得更多的选择机会,获得更理想的人生。所以我的结论是“学习,是为了将来有更多的选择。”
她的回答很符合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现实想法,那么书信屋是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