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公司举办了一次徒步活动,按照我的逻辑思维,想当然的认为所有工作人员应该属于后勤支持团队,包括整个活动的流程、全程监控、脏活累活、藏宝藏都应该是我们做的,因为毕竟我们一直都是无名英雄的人设,做好好后备补给工作,不图回报,军功章都是别人的。但是,活动后有人向我反映,为什么我们后勤就成为执行和监督者,而没有参加活动的权利。如果从我个人角度而言,我可能认为这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但是从员工层面,属于他们参加活动权利没有保障,当然人家争取参加活动,本来就是无可后非的。通过这件小事,我发现,在公司层面,无论是做活动还是做激励,都应该具备一个普及大众的心态去考虑,因为,团队激励这件事,不患寡而患不均。
马云爸爸曾经说过一句话,员工无外乎关心两件事,一件事当然是养家糊口的薪水,一件事就是在你们公司呆着是否舒心。其实,工作和找对象一样,同样是不能将就的。如果让员工能够舒心,激励尤其是正向激励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的人不好找,更不好留,说不定什么莫名其妙的原因就会让员工流失,我们一边煞有介事的放出狂言,不合适就招,一边苦口婆心的哀求人家别走,再等等曙光就在前方。但是,如果真的要留好人,我从做人事多年的经验来看,做好激励,尤其是公平,似乎成为我们hr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销售型公司尤其重视团队的激励,因为激励作为团队有效的手段,能够很好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我们的目的就是要将所有人的潜能都得以大范围的发挥和运用。所以,我们会定期设置一些激励措施,这里当然包含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我陆续在互联网销售型公司工作近十年,常常会思考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够更好的运用到销售团队里,不仅让团队成员每天有打了鸡血的激情,还能够让激励长久持续的在团队了发酵和蔓延。然而,在工作中,你会发现,很多激励都成为管理者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到最后激励会与你的想法大相径庭,根据我自己的工作经验,似乎大家并不在意我们都有什么,而在意我们没有什么,在团队激励中,你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质疑,为什么我没有!不要去争了,争来争去就那几个人的事,渐渐的你会发现,激励貌似成为鸡肋。
我们会听到很多公司层面的激励思考,激励本身不是全部人都获得的,但是我们往往在奖励优秀的同时,也没有激发公司多数人的热情,激励反而成为不公平的事情。我们时常讲,我们要实现由个别富裕带动全体富裕,然而,最后我们发现,公司财富的分配还是留到了少数人手里,当然你不能否认别人付出的努力,但是,这种过分的财富以及政策的导向,让更多想要获得平等权利的大多数人心灰意冷。久而久之,元老级别的员工自然而然得到的更多,新晋员工因为看不到希望,渐渐丧失对公司的热情,也就是大家所谓的幸福感一直被极少数人所拥有的非典型现象。
在著名的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里,赫茨伯格将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分为两类,即比较低级的需求和比较高级的需求。比较低级的需求包括生理、安全,社交需求,而比较高级的需求才会产生激励作用。赫茨伯格认为,满足比较低级的需求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而满足比较高级的需求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他指出保健因素并不是好的激励方式,因为较低级的员工需要比较容易获得满足,还不能使员工变得非常满意,也不能激发其积极性,从而提高产值。
赫茨伯格也认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要是从人的内部,从工作本身来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通过丰富工作内容,提供获得成就感,认同感,承担责任和更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这些因素才是激励因素。我们销售型公司会定期设置一些奖励,这里我要强调奖励而不是激励,是因为这些奖励政策并没有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因,所以我们才会在这些奖励后发现也达不到最终的效果。举个特别场景的例子,每年年会都是公司大大小小阶层,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一次公平盛会,但是由于粥少僧多,自然不会让每个人都有收获,于是采取抽奖的方式来进行年终的财富分配,抽到大奖的,自然会兴高采烈,而颗粒无收的,估计也会愤愤不平,为什么我没有,他们啥都有。这当然不能怪罪员工的觉悟和格局不够,只能没有平均分配的激励机制,让大多数人会感觉不爽。
尤瓦尔.赫拉利未来简史讲过一个行为经济学里非常著名的理论“最后通牒博弈”,如果让两个参与者每个人都拿100美元来分配给另一位参与者,那么他们或许会选择平分这100美元,或者给对方1美元,自己留下99美元。(具体参考未来简史书里的介绍)其实,这一理论也可以看作将囚徒困境理论做了升华,人作为动物,本身转化为智人的人类因为自身具备思考的能力,所以在做事过程中都会有利己主义的成分。如同博弈论的其他例证,囚徒困境假定每个参与者(即“囚徒”)都是利己的,即都寻求最大自身利益,而不关心另一参与者的利益,这也就是经典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参与者某一策略所得利益,如果在任何情况下都比其他策略要低的话,此策略称为“严格劣势”,理性的参与者绝不会选择。所以,最后通牒博弈,对未来经济学具有深远的意义,智人的行事并不是依靠冷冰冰的数学逻辑,而是依据有温度的社交逻辑。虽然在现代的ai智能时代,我们都凭借大数据或者算法来进行演绎,但是,归根结底到激励,尤其是正向激励,怎样能够体现公平就成为一件技术含量颇高的事情。所以,为什么我没有,看上去是个别人的私下叨念,其实也就是再说,为什么总是他们的另外一种说法,我不知道公平性是否是激励的衡量因素,但是既然有人提出来,是不是就需要来进行有效的反馈呢。
奖励激励一直是企业要做好的工作,这不仅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企业长久发展下去的精神动力和源泉。最近一直在参与公司的企业文化塑造的工作,以前我认为企业文化是虚而不实的东西,其实现在看来,企业发展的灵魂就在于企业文化,虽然为什么我没有不是所有人的真实心声,但是做到效能优先前提下的相对公平,正是我们做激励的目标吧!
题外话:很多销售型公司都会重视销售团队的打造,忽略后勤团队的管理与激励,但是,后勤保障团队也不能,并且也不可能成为一个销售型公司的主导部门。所以,后勤团队的角色定位尤为重要,因为我们就是辅助部门,而非主导部门,认识到这一点,就相当于在一个篮球队里,控球后卫虽然不得分,却是整个球队的灵魂,排球队里的二传手,虽然不是主攻手,却支配着团队最后的胜利。所以,存在即合理,认清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就会理性的看待自己的位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