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历史 人物荆轲 , 携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 无疑是个勇 士 , 得到 尚武之人 的赞赏尚不 足为怪 , 获得 千古 文人的推崇与 青睐则值得探究 。 在 《 史记 ·刺客列传 》 的 记载中 , “ 书 ” 、“ 剑 ”、“ 酒 ” 及 “ 侠之大者 ” 四个文 化要 素与荆轲形象有着紧密 联系 , 后世文人正是在荆轲身上寻找到了与此四要素 相关的文化认同 , 从而引发共鸣 , 咏歌不止 。
荆轲原本是荆轲好读书 击剑 , 以术 说卫 元君 , 卫 元君 不 用 。 其后秦伐魏 , 置东郡 , 徙卫元君之支属野王 。 荆轲嗜酒 , 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 , 酒酣 以往 , 高渐离击筑 , 荆轲和而歌于市中 , 相乐也 , 已 而相泣 , 旁若无人者 。 荆轲虽游于酒人乎 , 然其为 人沈深好书 ; 其所游诸侯 , 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
一个小人物 , 其本身所具备的性 格特点 、 蕴含的精神 气质和历史机遇的共同作用 使他成为秦庭行刺的主角 , 遂震惊天下 , 为世人口 耳相传 , 继而被载入 《 战国策 》 、《 史记 》、《 史通 》、 《 十六国春秋 》 等史册 。 在所有的史籍中 , 以司马 迁 《 史记 》 中的荆轲形象最为鲜明生动 , 极具感染 力 , 是荆轲历史形象集大成者 。 司马迁在 《 史记 ·刺客列传 》 中用了五千六百余字为曹沫 、 专诸 、 豫 让 、 聂政以及荆轲等五位刺客立传 , 而荆轲独占三 千一百余言 , 由此可见太史公 对荆轲的推崇 。 自 司马迁开始 , 汉魏以降 , 荆轲形象不断受到文人关 注 、 探索和再创作 , 频频出 现在 《 燕丹子 》、《 烈士 传 》、《 金缕子 》、《 东周列国志 》 等小说故事以及诗 文曲赋 、 戏剧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 , 尤其在侠 义小说和咏侠诗中占有重要位置 。 从汉魏至明 , 与荆轲形象有关的文人诗词有八十余首 , 其中 , 陶 渊明 、 柳宗元 、 苏轼等直接以荆轲为题的诗词作品 有二十余首 。 此外还有元代刘因的 《 吊荆轲文 》, 明代文洪的 《 易水吊荆轲赋 》 。
与荆轲 形 象的 文 化 内涵 紧 密 相关 的 , 除 了 “ 书 ” 和 “ 剑 ”, 还有酒 。 “ 荆轲嗜酒 ” , 但并非酒徒 , 不过是不得意时借酒浇愁而已 。 这恰恰引起了后 世文人的共鸣
若是想结束秦王的暴政, 他大可以早点行动, 所以我认为荆轲觉 得刺秦是万不得已的极端手段, 他更多地是想保护燕国, 完成田光先生的遗愿罢了, 这样看 来,“为知己者死”的因素倒更重要。
慢慢分析后,我不禁对刺客的本质生出疑问来:除曹沫、 豫让外, 其他几人的行刺几乎 都是跟人谋划好,且多出于“为知己者死”,说通俗点也就成了私人恩怨(曹沫的劫还是堂 堂正正地在众人之前,也没了“暗杀”的意味,让我佩服;豫让最后刺衣报仇,与其他刺杀 的意义也不相同) 。 有人也许会说聂政刺韩相也让人感动, 但我其实觉得聂政有些不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