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的内容在大脑里像音乐一样流淌,享受与书籍邂逅的每一秒钟。她已经来过,只是不曾惊动你。
平时我们是不是遇到这样的问题:
我喜欢读书,想读的书很多,可是没有时间
我的工作,需要阅读很多书,可是我的阅读速度实在太慢
下定决心,今晚睡觉前一定要看会儿书,可是我已经困了……
上页写的什么来着?我得翻回去重新看一下
你是否也有上述烦恼,感慨自己的阅读似乎遇到了难以跨越的障碍?
其实,快速阅读有法可循。只要我们能够改变自己对阅读行为的认识,调整阅读方法,就可以控制自己的阅读速度。本书作者也曾是一位慢读者,如今已成为书评人,每月为近60本书撰写书评,而且阅读体验变得轻松愉快。
此书一本很短的小册子,大概1个小时就能看完。
本书作者是一年能读700本书的专业书评人。
作者是如何从“阅读1页书需要5分钟”到“每年阅读700本书”的?
我们读完本书将收获到:
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养成阅读习惯的步骤
知识吸收最大化的读书姿势
这几个方法将帮助读者找到更有效率的阅读习惯。
01为什么读书总是那么慢
阅读速度缓慢的人,就是那些难以摆脱读书时一本正经态度的人。
怕错过的心态,是快速阅读的最大障碍。
阅读的速度慢,不是因为我们读不快,而是怕略过那些重要的内容。
不用担心,如果一直往下走,那些美好的东西终将出现在你的面前。激发对阅读的兴趣,才是关键。
如果有什么东西看不懂,画个问号,跳过就是。有些问题,当再度相逢之时,可能答案自然就出现了。先大量读,让思想杂交起来。跳过细节,别怕错过,那些真正重要的,你想忽视都难。
02提高阅读速度的心法
跳读,以小标题为单位。
鉴定跳读内容的三个标志
标志一:作者自述。如果不是自传类的书籍,那这部分,几乎就没必要关注。因为我们看的都是可以速读的论述性书籍,作者的个人经历就不是关注的主要部分了。
标志二:印证理论或主张的特殊事例、经历在商务类和自助类的书籍中,为了印证作者阐述的理论或观点,常常会列举一些事例或作者自身的经历。
因此,舍弃事例,直接跳读到总结的部分,完全不会妨碍理解。事例或经历都是为了阐明主张而准备的支撑材料,即使跳过不读,也能够理解作者想说的观点。实际上,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作者举出的事例或描述自身经历的篇幅过长,也会大段大段地跳读。
标志三:为了煽情而撰写的这部分文字,我一般都是飞速浏览过去。
03实现快速阅读的步骤
共有 4 个步骤。步骤一: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步骤二:仅读开头和结尾的 5 行。步骤三:确定了关键词之后再阅读。步骤四: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
一:通过序言进行判断。书籍最初部分的阅读方式可决定阅读速度的 90%。
序言是一本书的导入部分,一般会写明书籍的撰写目的、概要等。了解一本书的文体、写作意图,把握全貌,阅读序言至关重要。
二:目录值得细读
仅仅翻看目录,就获得了大量信息,甚至心动不已——不知大家是否遇见过这样的书籍。如果遇到了,我建议大家认真细读目录。
三:为什么仅需5行就能对内容心知肚明?
难以决定是否跳读的章节,只读最初 5 行和最后 5 行
只需阅读各个章节的最初 5 行和最后 5 行。仅仅是不假思索地照搬这种读法,就能节省大量的阅读时间。如果读了序言和目录以后,还是难以判断哪些部分是必读的,那么,不妨尝试一下这个办法。
首先,人类的大脑拥有不可思议的能力,能够自动补全遗漏的片断。
在读到“A→C”这样的字幕序列时,我们的大脑就会自动推断“其间是B”
商务类书籍、时下一些畅销类书籍的解释说明性内容,一般多采用以下结构。
1. 开局提出主题或观点
2. 中局举例展开说明主题,用论据论证观点
3. 结局基于事例及论据,再次确认主题或观点每一个话题的开头,一般都会率先提出即将展开论述的主题或观点。简明扼要地揭示出“下面将要谈论什么话题”“作者想要说什么”等问题。尽管篇幅长短不一,不过一般来说,都在5行左右。
四:发现需要细读内容的简单方法。读书之前,先确定好关键词。
当我们拿起一本书的时候,心理总是有一份期待。
如:“这本书的内容是关于 ×× 的,似乎对自己有所裨益。搜索自己期待的那一部分内容。
04养成阅读习惯的方法
一:在“每天同一时间”读书。
晨读 10 分钟”这个习惯,确实,早晨是读书的黄金时间。如果想要形成“在每天同一时间阅读”的生活规律,最好的时间就是清晨,更为理想的是刚睡醒的时候。睁开眼后,不要马上起来,继续躺在床上读 10 分钟书。
二: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无法快速阅读的书也是存在的,分为两类。首先是内容具有较强的故事性的,如小说、随笔等,漫画、绘本也属此类。这些书不能速读。
比如说,我每天给自己规定的阅读时间为60分钟,那么,最初的30分钟我会用来读不必快速阅读的书,余下的30分钟读可以快速阅读的书。这样将时间分割开来,同时阅读多本书,在每本书的阅读过程中都会集中精力,反而更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请大家一定要尝试一下。
三:今天阅读的书要与昨天的不同
为了享受阅读过程,我们主张集中阅读一本书的时间不应该超过10天,这是一个原则。前面也提到,如果确实是需要花费较长时间阅读的书,也请一定准备好另一本可以快速阅读的书,搭配阅读。
与其拖拖拉拉地读 10 天,不如全神贯注地读 60 分钟。
05为什么读后会忘记
只有书评人才知道的唯一妙招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很简单。吸气过度感到难受,呼出来就好了。同样,不要只是一味地“读”,也要“写”。而是“为了写而读”
在书评中,有意识地加入了较多的“摘录”。摘录是指仅仅摘选书中最精彩的部分。
通过摘录,可以明确书中的哪些地方让自己感动,什么样的文章令自己动心。与其仔细品读,不如将文字摘录下来。这样不仅能够细细品味,也不易忘记。或者退一步说,因为我们进行了摘录,遗忘又何妨?
06吸收率最高的阅读姿态
一:“一行采集”,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断。
令人心动的段落,
不要记忆,要记录.
摘录的时候,最好不要原封不动地抄写整个段落,而是尽量短小精悍,将摘录的内容控制在几行之内。我将这种摘录方法称为:“一行采集。”
在读完全书后,一定要再次认真翻阅回顾一下摘录的部分。
你的这份摘抄集录,就好像从一张音乐专辑中,选取了自己喜爱的片断,重新编辑成的混音音频一样。如此,可使你的阅读乐趣倍增。
二:“一行精华”,采撷最精彩的一行。
读一本书,只为遇见一行文字。
采撷最精彩的一行读书之魂,凝于一文。
一边读书,一边整理出属于你的摘抄集录,掩卷之后,再次浏览,并从中挑选出“最精华的一行”,仅此一行。可以说,阅读一本书的所有价值,皆凝于这一行。
有时,作者的意图与读者的趣味是一致的,但有时,读者因之感动的段落,却是连作者都意想不到的。这分明就是“作品独行于天下”的状态。因此,邂逅“那一行”的过程就越发令人感到愉悦了。
三:“一行评论”,回味重要段落
摘抄“一行精华”,在此之后,用 30~40 字左右的篇幅,写下“一行评论”。
有的读者可能会想:“如此短小随性的评论,能有什么意义?”但如果能帮助大家摆脱缓慢阅读者的状态,阅读更多的书籍,那么,这仅占一行的短小评论就也是有意义的。以一天阅读一本书的速度计算,一年后,评论的篇幅就能达到 300 行以上。
总结:
我读此书最大的收获,是读书心态上的转变。
从前,我总认为读书必须是一件很严肃的事。看不懂,记不住,总怪自己态度不好。
随着阅读量的增长,我发现,很多问题,就是应了那句话,我只是书读的太少,又想的太多。
用书中的方法试着读了一些书,效率的确高了很多。
现在两天就能读完一本书,对知识的积累又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种收获很大,成就感也跟着水涨船高。
找对适合自己的方法,能让阅读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