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作者。
《非暴力沟通》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也就是说,作者写这本书,是因为长期工作的实践、总结,这从书中大篇幅的举例,也能看出来,例子涉及各行各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是具有丰富的材料积累,和大量的工作实例的,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其次,这本书是2003年开始发行,至今畅销不衰。
作者生于1934年,2003年,已经是70多岁高龄。作者其他的著作、书,我没有读过,估计很多人,连作者是谁,甚至《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都没有听说过。这没什么奇怪,毕竟看书好像是比较奢侈的事情。看书学习比较奢侈,生活中,烦恼就会比较容易俯仰皆是。
现在,作者的这本著作,仍然在畅销,说明,这本书,是有生命力的,是符合潮流的,是能帮助人们解决一些现实中的,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的。据说,该书中文版已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之一。就是不知道,是否其它比较好的大学、高校,也将此书列入必读。
第三,这本书的名字,跟“非暴力不合作”的关系。
非暴力不合作,知道些历史的都有点印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甘地领导的印度反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非暴力不合作,是一项运动;非暴力沟通,是一种沟通方式。两者还是区别挺大的。针对的对象不同,目的更是南辕北辙。
上面三点,是开胃汤,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非暴力沟通》的基本内容和架构。
关于没有料的译序、前言和引言,建议大家直接忽略,直接看书的内容。这不是说,都普遍不重要,在《非暴力沟通》一书开篇,基本是没有实质性的,也就泛泛而谈。不管是作为译者,还是作为作者,引言一类,都是相当重要的,在这个地方,要是埋下没有料的感觉,后面行读,基本会比较累,因为抓不住要旨。
本书一共分为十三章,第一章,是总概,后面的十二个章节,是对第一章节的解释、充实和补充。后记是个故事,附录是第一章的摘录,编后记,没啥重要的东西。
非虚构类书籍,很少有像《非暴力沟通》这样的,在第一章,就把全部的要讲的、要解释的,要呈现给读者的,一目了然地告知。如果第一章没有搞清楚文中大义,后面看了,基本相当于没看。这就像树,有的书属于树干比较挺拔的,枝叶繁多,分叉鲜明;有的呢,属于灌木类,你可能看不到根,只看到一团团的枝枝叶叶,拥簇一起。《非暴力沟通》属于灌木。
开篇明义,作者第一章,就明确提出,语言的力量,沟通方式的力量,要认真对待。指出,“非暴力沟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下定义:爱的语言。作者没有纠缠在解释“爱的语言”是怎么一回事,重点放在了组成的四要素上,即怎么去实施爱的语言。这四大点分别是:先观察,后表达感受,然后说出导致感受的原因,进而提出具体的要求。注意,这个沟通,不仅仅限于对外,大家通常会忽略,对内,即自身对心灵和灵魂的对话。“注意”这句,是我自己加上去的,原文并没有直说。
第二章,作者就“异化的沟通方式”,进行了探讨,指出这种沟通方式产生的四大土壤,即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和强人所难。人们呢,通常善于批评、指责、评判别人,这一般都比较容易,而忘记了,当自己用一根手指指着别人的时候,有三根手,是指着自己的。有例证,当有人问泰戈尔,世界上什么最容易?泰戈尔回答:指责别人最容易。
红眼病,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种病了。红眼病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比较,反正,老婆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家的好。另一个表现,就是刻薄,不能在语言上吃亏,要是语言能杀死比自己强的,肯定眼睛射出去的,不是爱心,而是冷箭。
回避责任,则比较复杂,即无论怎样,在语言上,不能让自己陷入被动,不能承认犯了错,我是一枚螺丝钉,是一块砖头,是不受自己控制的。好像,一时间,我不是自己的主人,我成了奴隶,不管这个造成我成了奴隶的原因是什么,这不是我;我就可以免除责任,免遭追究。这里面的任何一项内容,都是时常发生的,而且是能有效逃脱责咎。这往往感觉情有可原,很有道理,细极思恐,都是别人的错,那我的错呢?这值得反思。
拳头法则盛行,是强盗逻辑一种,是野蛮的价值观。谁的拳头大,拳头硬,谁就是老大。沟通是没必要的,是耽误时间的。不听话,我就揍你;这听起来,多么像父亲教导儿子。棍棒下面出孝子,是多么生动的原始的句例。
这四座大山,像天上的乌云遮住了太阳,更挡住了人们交流的正常。《增广贤文》里面的一句,可以很好地注解蒙蔽了爱和表达了爱的不同,“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第三章,注解“观察”。别说,人们的确经常分不清观察和评论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就是观察的难点。处于不同的动机和目的,观察的结果,往往大相径庭。加上,基本上任何表达,都带有主观性,这说明客观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如果观察不准,说出来的观察结果,那可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比如,关于地心说这件事,到现在,还是有许多人认为地球是平的。是因为没有科学么?不。是因为地平,就可以笼络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进而欺骗。
观察,是基于事实说话,不管这个事实是什么,不讳言,不妄言,不粉饰,不夸张,不掩盖。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丁是丁,卯是卯。如果,不是客观表达,里面的偏差就会扭曲真相,变成品论。评论是主观的,是带有个人偏见、不完整的、不完全符合事实的。两人的理解不同,客观可以讨论,加强认知,主观则可能越辨越乱。可以说,没有不带评论的观察,就没有科学,沟通就会更通畅。
第四章,注解“感受”。你真的会表达感受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良好沟通的开始。国人,一直在表达方面,是缺失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们都是革命的儿女,是不能表达痛苦,失望,焦虑的;圣人也教导我们,要喜怒不行于色。表达你的感受,是不含蓄的,是多此一举的,甚至是可耻的。
如果有人问,你觉得怎么样,肯定是问你的想法,要是回答,我高兴坏了,或者我伤心死了。这,不符合国人交流的规矩和规范。这个错误的做法,流行了几千年了,大家都装作能感受对方感受的样子,实际根本就不知道对方什么感受。根本就是在玩你猜,你猜,你猜猜的游戏。这跟沟通,是相背离的,是严重阻碍交流的进行的。
作者苦口婆心,为大家建立了一堆表达感受的词汇表,我认为,挺有用的。另外,作者还提示,在表达中,一定程度上的示弱,有利于解决冲突。
第五章,向大家解释,如果一件事发生了,对你产生了震动,即你有了强烈的感受,这种感受,从何而来。不得不说,就算是专家,向普通大众解释一个比较专业的知识,想浅显易懂,也是很不容易的。这一章,理解起来,有点儿飘忽不定,作者的语义,像是春天的雨,真是像雾像雨又像风。
作者先是解释了一番,人听到自己不喜欢听的话的四种反应,夹杂着乱七八糟的动机。然后推导,异化的沟通方式的三种状况。后来,插进来一段,类似于马斯洛需求的介绍。原来,马斯洛和作者同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而且,他们俩,还是在同一所学校待过。据本人猜测,作者的非暴力沟通,应该是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的理论上,研究出来的。
继续书本内容介绍。作者在介绍了需求后,又带出来对就是文化的批判。再然后,作者提出,也可能是指出,人成长的三个阶段:情感的奴隶,到面目可憎,再到生活的主人。怎么理解呢。作者意思是,奴隶时,要讨好别人,就像婴儿讨好大人,看别人的脸色,压抑自己,长不大,痛苦。面目可憎,就是虚伪,迎合,像对着发怒的皇帝,笑脸相待,不能表达出来,失败。成熟的人,是生活的主人,对自己负责,对别人是爱。
说了这么一通,到底啥意思。一言以蔽之,欲求不满,挖掘痛点。不管这种欲望、需要、愿望叫什么名字,只要没有满足,就会有痛苦。不同的根源,有着不同的满足点,隐藏这个点,就相当于欺骗自己,欺骗自己就会产生痛苦,有痛苦,就要宣泄,不宣泄,就要出问题。这个点,是需要挖出来的,不但要找出来,还要表达清楚,因为它是不显的,不说出来,就是死结。你不说,别人怎么会知道呢。
第六章,非常重要,前面说了那么多,解释那么久,到图穷匕见了。直截了当地,清楚明白地,向他人(自己)提出具体的请求。不要模糊,不要模棱两可,不要含含糊糊。请求提出后,要对方明白无误地知晓你的请求,即反馈,注意他人对你请求的反应。注意,区别请求和命令的区别。
在这一章,尤其强调的是,请求。国人非常不喜欢麻烦别人,觉得麻烦别人是给别人添麻烦,添乱,是无能。这错得离谱,沟通是解决问题,达成一致。不请求别人,才是麻烦别人,才是添乱。事情不是一个人能干的,不请求别人,问题就搁置,等于白用功。目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存在的欲求不满;别人不被请求行动,事情就没有解决。没解决,大家都不高兴,无效沟通,失败的沟通。
在请求这章中间,有个插曲,关于集体讨论中发言时,请求的明确,反馈的满意,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第八章至第十三章,是三四五六章的补充。不方便归入任何一章,作者就拿出来,单独成章,竟然有6章之多。这6个章节,从倾听、爱、愤怒、强力干涉、热情和赞扬等方面,探讨了非暴力沟通的应用。
从心理学、社会学、人际交往学等方面,分析了非暴力沟通的前提、机理、机制和建设性,紧迫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关于这6个章节的内容,就不一一分析,请各位读者自行阅读、体会,学习和消化。
后面的就是后记,和附录。附录很简洁扼要,适合套公式,不怕不会用,用多了,就熟能生巧。
大洪水之后,人类语言相通,在建通天塔,上帝都怕了,偷偷让人们的语言不通了,通天塔烂尾,成了巴别塔。非暴力沟通,就是在建的通天塔。
现在,我可以解释一下题目了,“用非暴力沟通(同理心)的谈话方式来改变这个无情的世界”了。括号里面,用了“同理心”三个字。不是说,非暴力沟通,这个翻译不好,这个翻译很是准确,而是这个翻译理解起来相当累。“同理心”,国人理解起来就容易的多,也快捷的多。两千年前,孔子就说过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有一点,同理心缺少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也是重要的一个要素,请求。这可能是作者,提出非暴力沟通这个说法的一个重要依据。非暴力沟通,相当于在同理心的基础上,又增加一条——请求。不过,非暴力这个词义本身,并不含有请求的意思。可以说,非暴力沟通这个方式,是阐述出来的,是生发出来的,并非自然生长。
从普遍字面理解,非暴力沟通跟同理心,几乎是一样的,甚至不如同理心传神。但作为一种提出来的,并被大众、社会所普遍认可的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要从提出的具体内容、阐释和行动指南,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个非暴力沟通的方式的提出,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非暴力沟通,第一次提出,是1963年。60年代,是美国民权等各项运动轰轰烈烈的时期,也是反文化运动时期,社会变革,如火如荼,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再加上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社会出现了断层,人们基本上无法交流,形同水火,各个派别之间相互攻讦。整个社会,需要出路,需要沟通,需要互相了解,需要重建信任。作者从人本主义出发,从非暴力不合作得到灵感,提出非暴力沟通,算是应运而生,可以说是理性得以重申。
特别提醒,作者在行文中,大量使用了一个词语“有可能”。也就是说,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不是灵丹妙药,要对人性保持理性,对人的认识保持理性。非暴力沟通是有利于人们的沟通,但这不表示,非暴力沟通,能解决所有问题。非暴力沟通,重要的是,不扩大冲突,不升级冲突,让双方坐下来。在这亨廷顿提出,文明的冲突,并与1996年出版书籍。亨廷顿,是个提出问题的人,并没有说怎么解决。后来国际上提倡双边对话,协商,双赢等,应该有非暴力沟通的很大部分功劳。当然,用“非暴力”,让人容易想到“暴力”,这也可能是冲突中在用,而舍弃了非暴力沟通这个说法的重要原因。
赫拉别恩法则说,在人际沟通中,真正产生影响的语言、语调、动作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38%和55%。即说,语言在沟通中,起到的作用,是比较小的。俗语说,“听其言,观其行,知其心”,就是这个理。非暴力沟通,说的就是语言沟通,其实,重要的占大头的,是语言以外的东西。说话的语气,声音,声调,肢体动作,加上语境、环境和情势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沟通体系。说的再好,不如做得好。另外,对话者的人际关系、身份、学识、性格,甚至体貌等,都是影响语言的真实性、可接受性等的相对重要的方面。切不可认为,非暴力沟通能四两拔千斤,不然,是要失败的,是要受挫折的,甚者受羞辱的。说的比唱的好听,这句大俗话,就是很好的注解。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的意义何在,在于它唤醒了人们对语言的重要认识,交流要从基础开始,告诉人们几乎已经忘掉的重要的东西。这本书基于人性都是一样的,人们是追求善的,人们是富有同情心的这样的前提。作者认为,社会发展,有段时间,压抑人的天性,扭曲人的认识,对人的自身的发展,造成了很坏的影响,特别是女性。丛林法则、皇权思维等一批陈俗陋习,已经不利于人们的正常沟通,是要注意、区分,并加以从日常交流、交往、活动,特别是语言交流中,破除一切不利于沟通的因素,找回人的本质。
对于国人的不善于表达,这是有目共睹的,《非暴力沟通》正切中要害。如果你爱你的父母、爱你的子女,爱你的爱人,就告诉他们,你的爱,你的困惑,你的愿望;而不是压抑自己的欲望、愿望,隐藏你的价值观,隐匿你的感受;独自,在安静的夜,对着黑暗流泪。更不要使用反面的语言暴力,使用冷漠、冷淡、冷落等沉默、面瘫、寡言的面目、行为和行事准则,甚或启动暴力。要对着镜子,对着自己,对着亲人、朋友、同事、陌生人,都要秉持爱自己和爱人的心,相信,“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好好练习并及时、积极使用非暴力沟通,这是非常有裨益的。
留下一个作业,和思考题:如果,你和某人彼此相爱,决定相爱一生,但,遭受到了反对,特别是家人的反对,你很痛苦,怎样通过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争取家人的祝福。
阅读体验四颗星,阅读推荐8.5,沟通心理学重要阅读之一。
2018.3.27.15:16.南山.梅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