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但,我真的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吗?每次停下来,给自己一些时间认真去思考“我这有且仅有一次的生命应该怎么活”时候,脑子里都会有个声音在嘲笑自己:“这都是有钱有闲的人才会去思考的宏大命题,浪费时间想这种事情,真是矫情。”
所以在Fast Company上看到标题的时候,我就收藏了这篇文章,但开了好几次头,都没读完,没啥勇气读下去。直到上周,当作训练“一字不落”的阅读能力,自己一个一个单词敲了一遍。讲真,文章里面没啥新鲜的理论、观点,但是读完以后,我醒悟了,认真思考“我这一生该怎么活”是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负起的责任。
作者曾经是金融男,后来转行开始写作,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他重新回到金融行业,挣钱养活自己。也就是这个时候,他开始思考“我这一生到底该怎么过”。当发现身边很多人有同样的困惑的时候,他开始了长达3年的访谈,试图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至少是条解题的思路。不幸的是,这个命题太宏大了,而且每个人的答案都不相同,最后从访谈中得到的是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需要避免的陷阱。这四个陷阱总结下来分别是:
- 钱不会帮助你找到梦想。
- 聪明人在寻找梦想的路上没有任何优势。
- 环境的影响比我们想象中的大。
- 态度最重要的。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这篇文章的英文原文:What Should I Do With My Life?,感兴趣,但读英文比较吃力的朋友可以留言,如果需求多的话,我考虑安排时间全文翻译成中文。
读完文章深刻的感受到我对自己多么残忍:生生剥夺了自己思考这样重要的人生命题的权利。现实部分的我常常要求自己先踏实做好自己的本分,上班、挣钱、生娃,做那些社会主流价值观倡导的事情,不给家里人丢脸。对自己心里真正想做什么,我一点想法也没有。工作快3年的时候,这个问题击中了我,没勇气面对这个问题让我很焦虑,在当时的工作里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感。于是我裸辞了一次,在家赋闲整整7个月,期间父母没有逼我找过工作,但我还是能感受到他们在面对外人质疑时的不自在。我也很不自在,完全静不下心来,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方向。我不确定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只是在家练习口译让自己不再焦虑。
现在想来,当时我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在逃避这个问题,只是一开始要深入想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去做其它的事,或者直接找一个自己跳跳能够着的目标先将就着。
朋友是非常棒的九型人格讲师,有一天她顺路载我回家看到我非常低落,问我发生什么事了。我说:“我觉得对未来很茫然,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干嘛。”
她问我:“对未来很茫然让你有什么感受?”
我挪了挪身体,“我很焦虑,不知道自己该干嘛。”
“你会怎么评价现在这个茫然、焦虑的自己?”
“很没用,头脑很累,但是一点实际的产出也没有。”
“不能接纳没有实际产出的自己?”
我没说话,这个问题击中了我。她看到我开始冷静下来思考,就不再说话了。那天晚上到家以后,我的心像开了一个闸口一样,翻腾起好多自己好久不曾想起的事情。终于有一句话浮上了心头:我有思考人生的权利!
漫画大师蔡志忠在一个采访里提到,他说自己3岁才立志,才知道这辈子要干嘛。我都30岁了,却还没开始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太多的障碍让我们放弃了思考人生的权利:先找份像样的工作干着,挣到钱了再去谈诗和远方。在文章里,作者指出,财富和梦想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仅有几个实现财务自由的访谈对象也都是在回答了这个问题以后,顺带挣到了钱。在YC创业课里,Paul Graham在第二课的最后总结到,创业最终要的就是去探索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不是为了迎合社会的需要,而假装感兴趣。
我总是愿意相信因为自己可能还有梦想,所以比别人特别,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但访谈的结论给我敲了一记警钟 - 环境对人的塑造比我们想象中的强大,而怀有梦想并不会让你和别人有何不同。有时候,以还会幻想一下,我可以学习,即便不是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只要用心去学,做久了也会喜欢的。事实是,持有这样的想法更容易让我们与自己的梦想失之交臂。
认真思考“What should I do with my life”是最直接的出路。也许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但至少我们抱着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在找寻,并且我相信,终有一天会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