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黄菊花、五瓣莲、老来红、臭菊花、孔雀菊、小万寿菊、红黄草、缎子花
基源植物:菊科万寿菊属植物孔雀草的全草。
拉丁学名:Tagetes patul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植物特征:
孔雀草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通常近基部分枝,分枝斜开燕尾服。叶羽状分裂,长2-9cm,宽1.5-3cm,裂片线状披针形,边缘有锯齿,齿端常有簪细芒,齿的基部通常有一腺体。
头状花序单生,径3.5-4cm;花序梗长5-13(-15)cm,先端稍增粗;总苞片约1.5cm,宽约0.7cm,长椭圆形,上端具锐齿,有腺点;
舌状花金黄色或橙色,带有红色斑;舌片近圆形,长8-10mm,宽6-7mm,先端微凹;管状花花冠黄色,长10-14mm,与冠毛等长,具5齿裂。
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长8-12mm,黑色,被短柔毛;
冠毛鳞片状,其中1-2个长芒状,2-3个短而钝。
花期5-10月。
生境分部:生于海拔750-1600m的山坡草地、林中,或在庭园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
枝叶:含万寿菊素,槲皮万寿菊素,万寿菊甙,槲皮万寿菊甙,罗勒烯酮β-丁香烯,万寿菊酮,辣薄荷酮和辣薄荷烯酮
花:含万寿菊素及其甙和槲皮万寿菊素,土木香脑,堆心菊素,玉红色素,堇黄质等色素及中辊万寿菊素。
根:含α-三联噻吩。须根含-5(4-乙酰氧基-1-丁炔基)-2,2-联噻吩,5-(1-丁烯基)-2,2-联噻吩,异彩兰草素。
中药药性: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主风热感冒;咳嗽;百日咳;痢疾;肋腺炎;乳痈;疖肿;牙痛;口腔炎;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
外用:适量,研末醋调敷;或鲜品捣敷。
孔雀草的故事:
孔雀草原本有一个俗称叫“太阳花”。后来被向日葵“抢去”。它的花朵有日出开花、日落紧闭的习性,而且以向旋光性方式生长。因此它的花语是“晴朗的天气”,引申为“爽朗、活泼”。凡是受到这种花祝福而生的人,个性从不拖泥带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