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母亲节,我写过一篇文章,大意是:再多的鲜花、再甜的赞美也换不来一天对母亲的陪伴和对母爱的敬重。
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成了没有妈的老男孩,上面这句话也成了我对母亲的绝唱。从此,对母亲的陪伴只会出现在梦境里、存在于记忆中了。
小时候,搀着母亲的手外出是一件既很平常、又很开心的事。特别是逢年过节上街购物时,更是如此。记得有一次因为没有买到喜欢的衣服扫兴而归时,一路上好几次从母亲握紧的手中抽出自己的小手来以表示不快。现在想来,母亲永远是那个让我发泄情绪的容器。
遗憾的是,长大后除了走高低台阶时会偶然搀扶一下以外,很少再有握过母亲的手。直到母亲去世前,在医院陪伴她的那些日子,天天握着那双温暖的手,直到它渐渐地凉去。
今天,在又一个母亲节到来之前,重读这篇文章,不仅多了一份感慨,更因为不会再有一次身体力行地陪伴母亲的机会而多了一份遗憾。
下面是去年的文章。我想用它来怀念并感谢我的母亲,同时,也致敬天下所有的母亲和她们的孩子,祝母亲节快乐!
今天是母亲节。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各自感谢母亲的方式,也不在于一年中的这么一天用来专门感谢生养自己的母亲。
不知道现在的母亲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百度上也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答案。比较一致的说法是: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与欧美港台文化一起,母亲节被传入到中国大陆,并渐渐地确定为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凡事不注重仪式感也许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缺憾了。不过,仪式感过多,尤其是被滥用了的话,也未必是好事。比如对母亲的感恩就不一定需要一年一度的这个所谓的母亲节。
比起一束鲜花、一句妈妈谢谢你,我更习惯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和父母在不远游这样的朴素表达。特别是今天的社会里,真正做到陪伴父母一起老去的能有几人?我相信那些对母爱毫不吝啬的赞美也多半是出自于真心,但是即便如此,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能够多一天对他们的陪伴难道不比一束花一句感谢来得更需要更实在吗?
我们这一代人,由于住房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陪伴父母老去并不是一个可无可有的选项,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它就是一种原始家庭形态的自然延续。但现代社会,随着生存空间的极大改善,加上每个人的社会发展机遇的极度增加,以及在此过程中与父母辈之间在价值观等很多方面出现的越来越多的不协调甚至冲突,与过去相比身体力行地陪伴父母老去变得并非那么容易、那么自然了。也许,一年一度的母亲节正是在这种万般无奈之中,希望通过某种仪式化的东西来缓解或弥补心里的某种虚空吧。
《本草纲目》里有“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这样的记载,说的是古来流传至今的乌鸦反哺的故事。乌鸦尚且能够反哺,我们人类有什么理由不能比它做得更好呢?大概是这个意思吧。据说日本人不厌恶乌鸦的理由之一也是缘于这个传说。而我们这个如此赞美母爱的民族却很少有人不把乌鸦看成不吉不详之物的。另外,关于如何对待母爱,我们还有另一个叫做羊羔跪乳的传说。说的是小羊羔跪着接受母乳的故事。事实上,一万句对母爱的赞美换不回一天对母亲的陪伴和对母爱的尊敬。
诚然,我们不需要崇尚乌鸦反哺这种多少带有一点点道德绑架嫌疑的典故,但是,人类作为在这个星球上唯一被证明具有行孝行为的物种,我们在每年一度的母亲节向母亲表达一句感谢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多想想如何尽可能地给老去中的父母多一天的陪伴吗?与其在回忆起故世的父母时因为没能为他们做这做那而痛哭流涕,不如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多一份关怀、多一份陪伴,哪怕初心不是那么由衷,哪怕过程不是那么愉悦。
另一方面,在我看来,母亲对我们的哺育并没有像很多人所赞美的那么伟大,我们对父母的反哺也不需要道德上那么的崇高。哺育和反哺本来就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整体性行为,是我们人类身体里天生就有的属性并且在完整的人生中必然接受和付出的自然行为,如果说现代社会在哺育和反哺上双双出现了错位的倾向,除了说明人类自身正在发生的物种变异外别无他释。
所以,与其在母亲节对母爱不遗余力地赞美,还不如好好检点一下自身是否给予了父母足够多的回馈,做父母的人则更应该检讨自己是否付出了让孩子们感到敬畏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