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丁,画册的事情进度怎么样了?”领导问。
“领导,现在设计师出了一稿,我觉得还没有达到我心中的理想值,我跟设计师沟通要修改,但是对方并不情愿改。”小丁一脸无奈的表情,说着打开设计稿给领导看。
领导看了,不置可否,继续问小丁:
“你是怎么跟对方沟通的?”
“领导您看,首先封面这张图我感觉太普通了,不是我想要的那种感觉;还有活动页,排版平淡无奇,效果不理想;还有这些……都不行。”
“小丁,如果你是设计师,有人跟你说这样不行那样不行,你能明白对方想要什么吗?”领导耐着性子说。
“领导……您的意思是我要明确告诉对方我要什么效果是吗?”小丁眼睛一亮,接着又黯淡下去,“我也想给对方明确的需求,可是我就是觉得他们设计的不是我想要的效果,但是我也说不清楚我要什么样的效果。”
“首先,我们要制作一本画册,那我们是制作给谁看的?VIP客户对吗?好,那你希望他们能从中获得什么?这就决定了我们这本画册的结构,至少应该包含这几部分内容:封面,感谢信,双11活动内容,当季热销产品介绍,17年春季新品介绍,封底。好,先说封面效果,你要让设计师知道,画册的整体基调应该是怎样的?喜庆热烈对吗?最好能做成嘉年华的氛围。你这样说设计师就明白了。再说说活动页,你觉得排版没有达到你想要的效果,那你就做一份交互稿给到设计师,活动内容包含几项,它们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哪几项内容是你想重点突出的?你交互稿上体现得越清晰明了,设计师做出来的设计就会越接近你想要的结果。”
小丁边听边点头,不好意思地喃喃:“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领导笑了:
“工作中,我们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看不出有任何问题;第二个阶段是能发现问题,但不知道要走向何处,你现在正处于这个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一眼就能看到问题所在,并且很清晰应该走向这里而不是那里。”
“那如何进阶呢?”
“独立思考,努力实践,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总结,当你积累到一定程度了,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你的大脑就会毫不犹豫地提供给你一套清晰的思路,你就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这就是积累的价值。”
02
“小张,我们这个月微淘的流量数据下降了20%,你做一份微淘计划给我。”领导说完这话就走了。
小张陷入了困惑,每天字斟句酌吭哧吭哧地写微淘软文,排版,插图,累成狗,流量竟然下降了?真的是自己努力不够吗?
她无意识地转动着手中的铅笔,时而在纸上写写划划,时而又蹭蹭蹭地涂掉。
脑子里乱成了一锅粥。她索性不想了,径直冲进领导办公室:
“那个微淘计划……我实在是没什么头绪……”
“噢,我现在正忙,你可以先看看其它品牌的微淘内容。”领导飞快地说完目光又回到自己的电脑上。
“哦……好吧。”小张沮丧地走开,心想,看其它品牌的有什么用?
尽管如此,她还是用手机关注了几个品牌,看了微淘动态,这一看,果然发现跟自己家的不同,似乎……确实更有吸引力。
下午,领导让小张去她办公室。
“小张,现在有头绪了吗?”
“领导,我看了其它几家的微淘动态,确实跟我们家的不同,内容比较丰富,我们家的……比较单一,一直在推产品。”
“嗯,很好,你能找到问题所在。看完行业品牌情况,你说说看,微淘可以往哪几个方向走?我们品牌有哪些项是现在就可以做的?哪些是以后可以考虑的?”
小张瞪大眼睛,望着领导,这个自己还真没有仔细思考和总结呢。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的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以往的传播模式单一,我们推什么,消费者接收什么,现在消费者更倾向于互动和体验模式,所以你会发现,如果我们思维不转变,仍然按旧模式操作,是一定不会有市场的。微淘的方向至少可以包含这几个:品牌动态,上新推荐,产品包装,活动策划,买家秀。其中的每一项都可以在形式上创新,比如B品牌针对买家秀进行第二次包装,让被选中的买家获得更强的参与感,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几项我们现在就可以做。未来,互动方式只会越来越深入,我们品牌一定要在明星资源,跨界合作,赛事赞助,公益支持等几个方面做文章,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流量。”
小张一边听一边点头,忍不住问了一句:
“领导,你怎么会了解这么多?”
“学习啊。没有人天生就什么都知道。工作绝不是埋头苦干这么简单。一定要经常看看外面的世界。你的视野决定了你的见识能去到哪里。当你的见识足够丰富,你慢慢就会形成自己的思考,而且是更接近未来趋势的思考。”
03
“小何,你来一下我办公室。”
“好的。”小何连忙拿起笔记本和笔走过去。
“这是你做的商品盘货报告吗?”领导问。
“是的。有什么问题吗?”小何一脸蒙圈。见领导似乎面露不悦,连忙补充说:“以前刘经理在的时候,我们都是这样按照模板做的。”
“这份报告数据非常详细,也非常准确,能告诉我们,有多少sku,多少库存量,多少吊牌额,各个品类的占比等等一系列的数据,但是能说明什么问题?我们这次是需要向平台争取资源的,难道我们就告诉对方我有1个亿的货值,一定能做到5000万,你给我资源吧——平台凭什么相信我们?”
小何本想争辩,还是忍住了,领导说的没错,这个点他其实早就知道,摆一堆数据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但他也不清楚要如何运用这盘数据。既然前领导不追究,他也就作罢。这才一个模板用几年,一直没有改变。
“数据并不只是数据,数据是会说话的。
第一,从货品级别来分,这些货品里面谁是重点,谁是次重点,不同的货品对业绩的贡献率肯定不一样。那么我会把货品分成几个不同的梯队,其中第一梯队产品是重中之重,虽然sku占比只有20%,但是可以产生至少60%-70%的销售贡献,这就是二八原则在现实中的运用。
第二,从货品功能来分,什么是主力产品,什么是形象产品,什么是特色产品?这些我们都需要有清晰的规划。
第三,不同的品类在全品类中的地位也是不一样的,重点品类是什么,它的折扣是多少,售罄率是多少,它能贡献多少销售额?这些都需要有详细数据。今年的折扣和售罄率数据则需要参考往年的数据预测得出。
所以说,我们要弄清这盘数据的逻辑关系,我们需要表达什么观点,我们就让数据呈现出来加以佐证。”
领导说完就让小何看表格:
看到这里,小何忽然有了醍醐灌顶之感,自己做商品规划,做数据分析这几年,竟然一直在做重复性低效工作,竟然从来没有深究过货品之间的关联,数据之间的逻辑。
“当我们要做一项工作汇报时,不要条件反射地先摆一堆数据出来,而是要想清楚,我想向对方汇报哪几项内容,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想清楚了这个问题,再让数据来支持你的论点,这样就能做到有理有据,增加你的说服力。”小何默默地在心底总结。
尾声
三个职场小故事,里面是否有你有我有他的影子?成长的路上总有困惑迷茫,好在,你并不孤独。改变,永远不会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