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现在我们有两个创业者。第一个人曾经创业过,但是失败了,现在是再次创业;第二个人从来没有创业过,现在是初次下海。那么这一次创业,谁成功的可能性更大呢?
如果你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那么第一个人拥有宝贵的失败经验,这一次成功的可能性应该更大。
但是“失败是成功之母”只是一句格言,是“传统的智慧”,它背后到底有没有什么科学证据的支持呢?
根据哈弗大学的研究者对1975年到2003年所有美国创业者的统计发现,第一个人对第二个人没有任何优势。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本书是 Smartcuts : How HaCkerS , Innovators , and Icons Accelerate Success ( 《 捷径:黑客、创新者和偶像如何加速成功 》 ),作者 Shane SnOW 。这本书相当新,作者之前曾经出过一本讲习惯形成的新研究的书,也不错,我们将来会讲到。
过去的失败经历,对你未来的成功,一点帮助都没有。一个一直失败的人,将来最大的可能性也许是习惯性地再次失贝女,还不如新人。
但是这个研究发现,过去的成功对你未来的成功很有帮助。如果你上次创业成功了,这一次成功的可能性增加 50 %。所以什么叫有用的经验?成功的经验才是有用的经验。
一句话总结这个研究,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怎么就不能从失败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呢?难道说为了保持不败,干脆就不应该轻易尝试口吗?
我们先来想象一下,人在什么情况下,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比如说你学开车,一开始上路的时候会犯很多错误,教练在旁边立即指出你的错误,纠正你的动作,你马上改过来,慢慢就学会了。你在路上犯的每一个错误都是一次“失败”,教练甚至可以骂你,但是你的确能从这些错误中吸取教训。这其实就是所谓“刻意练习”中的“反馈”。
但是那都是训练中的“小失败”。你是一个新手,本来就应该犯错,而且你犯的错误不会带来什么严重的后果!
生活中真正意义上的失败根本就不是这样的。我们举一个例子,外科医生做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个非常复杂难做的手术,一旦失败就意味着病人死亡。有人研究了 6516 例这个手术,看看手术成败跟医生个人有什么关系,得出非常有意思的几个结果:
· 如果一个医生手术失败,他后继的手术会更容易失败,他的成功率将会一直下降。 · 如果一个医生手术成功,他接下来的手术会更容易成功,他的成功率将会上升。 · 如果一个医生手术失败,他同事的手术成功率会提高,因为他们从他的失败上吸取了教训!
· 如果一个医生手术成功,则对他同事没有任何影响。
也就是说,我的失败不是我的成功之母,但是别人的失败则可能是我的成功之母。
为什么会这样?有人提出一个理论,说我们对成败的解释,总是往“自我感觉良好”的方向进行。也就是说,如果成功了,我们的解释就是这是因为我厉害;如果失败了,我们的解释就是这是因为遇到了不利的外部条件!也许是天气不好,也许是裁判不公平,也许是手术中遇到了完全意想不到的情况,反正不是我不行。
这样一来,成功了我们可以找找自身原因总结一下经验,失败了我们根本就不会总结什么真正的教训。
这么说来实战中的大失败其实不会提供什么有效的反馈。我们现在都知道反馈是个好东西,有理想的人尤其重视别人对自己的错误给的反馈,但在历史上,人们对“反馈到底有没有用”,是有争议的。有很多研究曾经认为给艺术家反馈并不会让他们变得更好。
后来我们才知道,反馈有两种。如果是针对你个人的反馈,直接指责你本人不行,你会非常紧张,你就搞不好,这种反馈其实只有坏作用。有效的反馈一定不能针对个人,而必须是针对技术动作。
有效的反馈,“好的失败”,应该满足三个条件:
· 及时。一旦不对马上就有人给你指出来。
· 对事不对人。你错了,下次改正过来就是,没有必要上升到“你这个人行不行”的层面。
· 错误的代价很小。
产品正式推向市场之前,先搞个小范围的内部测试,不行马上改,甚至直接砍了也没有多大损失。上正式舞台表演之前,每个星期在艺校内部给同学表演几次,演的再差也没人笑话你,因为大家都很差。
最好的失败,就是“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偷偷跌倒”。
有感而发
凡是谈创新不谈风险,谈创业不谈失败的,都是文艺小清新。大多数创业行为都以失败告终,大多数人出来创业不是因为他们合理评估了成功可能性,而是因为他们过度自信。考虑到风险,成功跟失败就不是反义词,而是同义词的关系:他们共同的反义词是什么有不做。
所以想出来创业的人先别研究融资成功之后怎么办,应该先想想一旦失败你能不能承受。
对社会来说,越是能容忍失败的环境越有利于创新。
对个人来说,“如何失败”,是最值得研究和学习的策略。
“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可没有那么容易。最好的失败是小失败或者别人的失败,失败的价值是给我们提供反馈,而反馈要想有效,必须对事不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