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这样一个夜晚,在苏州城外,停靠在江边的一艘小船上,一个失眠的人,在落榜和失恋的双重打击之下,随手作了一首诗,于是竟让他从此名留史册,此诗也成为唐诗的著名代表诗。
此人就是张继,此诗就是《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自一问世名气就很大,尽管在当时张继并非名家,但这首《枫桥液泊》就入了当时的诗选,后来历代诗选,都将此诗收入,包括《唐诗三百首》,从此传诵至今。
这首诗不仅入了中国的中学课本,也入选了日本的小学课本,在日本是家喻户晓的唐诗。清末文学家俞樾在《新修寒山寺记》中就说,“凡日本文墨之士咸适庐来见,见则往往言及寒山寺,且言其国三尺之童,无不能诵是诗。”可见此诗在日本的名气之大。
日本人对这首诗真是情有独钟,还特意在青梅山建了一座依照苏州寒山寺的寺庙,也叫寒山寺,立一石碑,上刻《枫桥夜泊》,还建了一座钟楼,名为“夜半钟声”。即使在今天,每年的元旦跨年夜,都会有大量的日本人涌到苏州寒山寺敲钟渡过。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魔咒。据说唐武宗极其喜爱此诗,就命京城第一石匠吕天方刻制了《枫桥夜泊》的诗碑,说等到自己升天时要带走,并立遗诏说只有他才可以刻诗碑,任何人都不可与他齐福,否则必遭天谴。结果一个月后他就猝死。后来明代、清代、民国都有文人书刻此诗,结果真的都暴毙而亡。
即使在现代,歌曲《涛声依旧》因用了此诗的意境也红遍大江南北。
这首诗的魔力如此巨大,能穿越中外,穿越古今,得世代人们喜爱,它究竟妙在何处呢?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半夜时分,月亮已落,在满天的寒霜中,只听得乌鸦的啼声,甚是凄凉。我对着江边的枫树和渔火,满怀忧愁,难以入眠。
苏州又称姑苏城,城外有座寒山寺,此寺有着打半夜钟的习俗,这钟声传到了停泊在枫桥边的小船上,我的耳中,更添我的寂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不眠人,城,寺,钟,船,这些有视听感觉的词语组成了一个有声音的画面,将人带入了一种寂与静的孤独意境。
通篇没有“我”,却让每个读者的“我”都能感到深夜的寒意,看到江边的枫树与渔火,听到乌鸦的啼声与寺庙的钟声。这是一个可以看到、可以听到、可以感觉到的三维立体画,画的背后,其实诉说的就一个字--“愁”。
这岂不妙哉?《唐诗三集合编》评价说:“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
那么张继愁自何来呢?一个人要有怎样的忧愁才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呢?故事有两个版本。
第一版本是安史之乱后,玄宗奔蜀,长安动荡。许多文人雅士纷纷逃到相对安定的江南一带,张继也在其中。这就是他的一首羁旅诗,他的愁既为乱世漂泊,又为忧国思乡。
第二个版本似乎更美丽些。张继在家乡时就是青年才俊,考了秀才、当了举人,他就继续赴长安考试。他有个初恋情人叫王晓薇,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她非张继不嫁,还撕毁了指腹为婚的婚约。因为姑娘很坚持,父母没办法,便提出一个条件:只要张继能中进士,就同意这门婚事。
张继是带着姑娘的殷切期望来参加考试的。所以这场考试对他而言不光意味着前途,还有爱情。但是考试结果却让他很受伤,有另一个叫张继的人中了,他却落榜。
考场情场均失意的张继没敢回家乡,而是坐上乌蓬船,顺着京杭运河,漂到了苏州。因为过了进城的时间,小船只能在郊外过夜。就是在这样一个落魄江湖载酒行的夜晚,满怀惆怅又孤独的张继写下了这首成为千古绝响的诗。
后来张继还是重返长安再战考场,最后终于进士及第,不过彼时王晓薇已另嫁他人。
从那种无以言状的忧愁上,我更愿意相信第二个版本。但无论哪个,有两点可以确定。因为张继,《枫桥夜泊》火了,也带火了苏州的一座桥、一座寺。那座原本叫封桥的桥,从此成为“枫桥”;那座默默无闻的小小寒山寺,从此香烟缭绕。
命运就是这样,没有绝对的好事,也没有绝对的坏事。一场失意与失恋的双重打击,竟然成就了一首名垂千古的好诗。正如杜甫所言“文章憎命达”,人生总有失意时,但失意也有有利的一面。只要失意之后重头再来,你还是一条好汉,生活还是会有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