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的差异,学习的方式也不同。适用于一个人的学习方法,也许对另一个人无效,不同的材料,学习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是以下六种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一、精细化
精细化是有效学习的重要办法,就是把正在阅读的材料,转移到长时记忆中的一步。我们把正在阅读的材料,与其他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的方法赋予他意义。
我们的记忆,一般分为感觉记忆、短时间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比如某样东西看了一眼,几秒种以后就忘记了。感觉记忆通过过滤,存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比如某件事过几天就忘记了。短时记忆存储空间有限,所以就象黑板擦,不断的擦拭掉存进来的信息。短时记忆能过反复记忆,存入长时长忆。长时记忆类似于一个服务器,容量巨大。
书上举的一个例子,比如理解什么叫前摄抑制(旧信息干扰学习新信息),与倒摄抑制(新信息干扰旧信息)的差异时,就联想一个专业的橄榄球运动员的形象,一边向前跑一边撞飞途中碰到的一切。这样就形象的记住了这两个概念。
李笑来老师在自己的专栏里教大家写作时,就专门写到,他写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类比,得益于钱钟书的《围城》一书的重要影响。一个难理解的概念,总是用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就迅速准确的传达了意境。用在学习上,这即是精细化学习方法之一。
比如他阐述什么叫惊喜,就看到一个故事,说一个日本人准备去长崎上班,忘了拿钥匙,半路回去了,结果长崎给炸了。从广岛拿完钥匙回来半路上,广岛给炸了。
这个例子一直让我记忆深刻之至,想忘都忘不了。
所以精细化,是极其重要的学习方法。
精细化的复述、精读慢慢理解、学习内容手绘成图,都可以算是精细化学习。
二、生成与测验
生成效应与测验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一段材料时,主动创设情景是必要的,它是建立有效的编码和长期有效的提取途径。
什么叫编码?编码就是把信息通过自己的方式,变成自己理解的结构。
我们小时候站在小板登上,假装老师把幼儿园学到的东西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者很多人假装教授,大声的讲课讲出来以加深记忆,都是用到了生成效应。
李笑来老师指导学习方法时,也极力推崇以教为学,推荐把学到的东西分享给他人,也是利用了生成效应的规律。
测验效应是生成的一种形式,因为需要你积极的调动思维,研究你刚学过的类容。比如在书中有“测一测”的环节,或者照着书本目录、大纲自己编题目,自己解答。实验表明,通过测验效应的办法,学习效果要好的多。
成甲在《好好学习》中也写道,他看一本的方法之一,不是先阅读,而是先看着书的目录,把自己当成作者,如果他来写,他该怎么写这个课题。把自己的想法列下来,再去阅读,然后作比较,看是自己的吻合度有多少,还是完全偏了方向,或者根本自己的想法就是错误的。从而每次阅读,就是隔着时空和一个高手对话。
成甲的方法可以算测验效应的运用,只不过段位更高,却也更符合他的慢即是快的思想。
或许一种方法用到极致,也就是高手成就之道。
只是我们从小到大,深受应试教育之毒,总觉得复习效果更好,其实不尽然。
三、组织
通过组织书中呈现的信息,来制作大纲,也是方法之一。
《思维导图》一书写到,我们的大脑左半球的功能有一个格式塔,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总是趋于完整倾向。
《结构化思考》里也说,我们与人沟通最好的方式是分类呈现,然后理清条理逻辑。比如电脑、桌子,椅子、饺子,手机,薯片,怎么记这些。首先分类电器类、家具类、食物类。一些领导讲话,一般开始总会讲,我只会讲三点,虽然后来不知道讲了多少点喷了多少几小时唾沫,但从结构逻辑、短时记忆规律来讲,三点到五点是符合短时记忆科学规律的。
扯远了。
用组织的方法来学习,更优于记忆规律。比如归类成大纲、列表、清单或者思维导图,树状类,发散类,再整理成模型,有利于固化记忆。类似于我们常说的5W1H模型,3A认证之类的。
四、休息
之前举的例子,试验证明,延迟学习,和学习后进入睡眠,效果更好,这就是所谓的“间隔效应”。填鸭式的学习,或者连续高度集中精力工作,效率会更低。(所以少奶奶懒得有理,拖延万岁!)
五、匹配学习与测验情境
试验说在不同的地点学习,能让人更好的记忆材料。
六、避免“学习错觉”
第一种错觉,复读。阅读更流利,不一定意味着对材料有更好记忆。
第二种错觉,熟悉效应,看到两三次后,你会觉得已经熟悉了,不幸的是,认识当前的材料不能说明你稍后可以回忆起。我们考试时总会遇到样的时候,这个题我看过的啊,我明明看见过好几次的啊,怎么说的来着。然后就然后了。
第三种错觉,各种做标记。标页,画线,用彩笔涂。可是根本没深入思考。
怎么破?
看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