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一个公众号看到一篇书评,里面提到了分享过程中的时差这件事,作者提到每次看完一本书总会产生想要跟别人分享的心情,特别想要将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另一个人。但是并不是每次想要分享的心情都能得到及时的回应,哪怕将这本书介绍给别人,别人看完的感受也可能跟她完全不同,哪怕是产生了一样的感受,回应她的也不是她那一分那一秒刚刚看完书时的心情了。所以从开始她写书评的那一刻,时差就已经产生了。
联想起我学期初在图书馆刚刚看完阿婆的《尼罗河上的惨案》,看完的瞬间就被阿婆刻画一堆不同人物的功力和最后虽然悲剧却充满温情的结局给折服了,内心止不住发出“ 妙极了 ”、“ 真是恰到好处 ”、“ 简直是天才 ”这样的感叹。我立马出了图书馆,拿起手机又打电话又发qq地给平时会给我发安利的朋友们“回礼”。
一个表示稍后就去找来看看,一个表示有时间的时候考虑看看要不要看看,还有一个坚定地回绝了这口安利。两周后,第一个朋友告诉我看完了,我们稍微讨论了两句,我很快就没什么兴趣了。一是,当时我看完书那种激动的心情早就消退了,二是,讨论中很明显地能感觉到他看完这本书的激动程度和感受跟我相去甚远。还有一个朋友两个月后才告诉我看完了这本书,而这时候我甚至已经遗忘了许多书中打动我的细节。
于是一开始想要传递的这份震撼的心情一直也没能传达出去,开始向别人安利的那一刻,感受上的时差就已经产生了。彼时彼刻的落寞,没有被安慰,就一直被留在了时光里。即使再出现了和我一样感受的人,那时候没被满足的心情也不能得到弥补了。(这么想想,安利可真是一项孤独的事业啊!)
而时差可不仅仅存在于阅读里。
父母不懂自己年幼的孩子第一次见到彩虹的欣喜,尽管他们也曾经经历过,只是那对于他们过去太久了,孩子不懂父母谋生养家每日操劳的费心,尽管他们也要经历,只是对于他们还要等很久。
时差让当下彼此生活的人们各自的喜怒哀乐看起来莫名其妙、无法理解。
在一起的人尚有年龄上,阅历上,生活节奏上的时差,不在一起的人之间还有更多更多的时差。在勾肩挽手欢声笑语的朋友间,在一起吃饭睡觉的亲人间,在拥挤陌不相识的人群里,这样让我们无法相互理解的时差简直无处不在。(人生啊,真是寂寞如雪啊!)
然而,尽管存在着这样讨厌的时差,侥幸的是我们拥有交流的能力和机会。上帝虽然建起了巴别塔,却没有将我们相互隔绝。
我们因为不能绝对地互相理解,才执着于构筑出自己的世界,建造出了不同的国家、发明了不同的语言、构现了不同的文化,世间才能如此丰饶。红花开红色的花,是因为它不会开别的颜色的花,其它的花也是如此,所以春天的旷野才是五颜六色的。于是人生在世才有了很多可以探索的东西,我们才能慢慢接近,在彼此身上看到不同的东西,相互吸引,成为朋友或是爱人。这也是时差可爱的那一面,它就像冬天一样让我们感到孤独又寒冷,却也给了我们相互取暖的契机。
来吧,朋友在靠近一点点,让时差再小一点点。
(这篇文章也发表在我的个人公众微信号上,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