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的疾病千奇百怪,常见病就有几百种,而真正能说清病因的疾病却寥寥无几。中医里有一句精华叫“治病但求其本”。只要找到了产生疾病的本源,那么不管它如何变化多端,如何纷繁复杂,皆是万变不离其宗,尽在掌控之中。
艾灸,最终要灸出什么?
人,为什么会生病?
因为我们体内有三样东西:浊气、浊水、浊物。
1
浊气
浊气是虚浊,比如你跟别人吵架生气,或者有事总闷在心里的气,这气就是浊气。这种气上到头就会头痛,冲到四肢便成风湿,进入胃肠则成溃。
这种气停而不走,阻碍气血正常运行,使血液循环减缓,很容易在体内郁结成块,甚至形成肿瘤,因为气滞必血瘀。
血瘀的地方多了,必然会表现出各种症状,如肝胆病、肾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月经病及肿瘤等,中医言百病从气生,正是此意。
2
浊水
浊水就是湿浊。老爱吐痰的人,就是因为体内浊水太多;浊水对人体的危害很大,它若窜到腿上,就是水肿;若跑到皮肤表面,就成了湿疹;若上到头部就导致晕眩症。
这种湿浊如果不及早排出,循经上头则头痛眩晕,滞塞毛孔则发皮炎湿疹,遇肝火则化痰,逢脾虚则腹泻,遗患无穷,必须及早清除。
3
浊物
浊物是实浊,就是我们常说的宿便。宿便堆积体内会导致身体抵抗能力迅速衰退,病痛也会越来越多,皮肤和五脏六腑都会受到侵害;可以说宿便是女人衰老的重要杀手。所以一定要注意按时排便,保持体内排毒系统的畅通。
人这一生,哪能不受三浊的侵蚀?有了三浊不用怕,我们还有艾灸。
艾灸——通过给身体穴位强制性的输入热能,使人增强免疫力和新陈代谢能力,起到排出三浊、拔除病根、延年益寿的作用。
7类人最适合三伏灸
三伏灸利用的是“冬病夏治”的理论,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起到预防和减少发病的作用。正如我们一直强调的,三伏灸,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做,但总有一些人,他特别适合,或者说特别需要这样一次艾灸的机会。
所以特意在这里提出来,鼓励这部分人群,能够给予自己信心,在三伏天展开艾灸,或许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下面的7类人群,我们认为是十分适合三伏天艾灸的,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1、怕寒怕风怕风者:这一类人群,多存在阳气不足,风湿寒入体的情况,经常会手足发凉、臀部凉,背发寒,怕吹风,自汗、盗汗等,通过三伏艾灸,祛邪补阳,能取得显著效果!
2、儿童、老人:身体没有异常,但体质偏弱,所以要防患于未然,增强体质,提升抵抗力,到了冬天才能预防寒冷和疾病。
3、经常伴有妇科症状的女性:如痛经、闭经、寒湿腹痛、月经不调,妇科炎症等。女人本来和艾灸就是天生一对,有妇科症状的女性,三伏灸再好不过。
4、身体易浮肿、水肿:水肿的人,往往是脾肾的功能除了问题,因为脾肾都控制人体水液分布运行,肾为先天之本,脾胃后天之本,它们的功能都能通过三伏灸改善调理。
5、拉肚子的人:有些人一到夏天,稍微吃点凉的,就会忍不住拉肚子,腹泻,久泻、易发呃逆、恶心、呕吐、泄泻、痢疾等脾胃功能不佳者;
7、致力于养身防病者:每一颗养身的心,都会是三伏灸的最佳受益者,防病大于治病,这也是我们一直提倡的!
三伏灸的好,一年无病痛
三伏天艾灸注意事项
艾灸时房间内不可通风或开空调。
过饱不宜艾灸,最好饭后1小时后开始灸。
艾灸时保持心情平和,多喝温开水,便于排毒。
艾灸时如出汗较多,则是寒湿外排的现象。
艾灸后毛孔舒张,在半小时不宜碰冷水,以免受凉。
艾灸后,最好隔几小时后再洗澡。
灸完后,如出现疲劳乏力、精神不济,属正常现象。此时身体在进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劳累。
三伏天日常艾灸保健穴位
足三里(补气血、健脾胃)
关元穴(补肾壮阳、温通经络、理气和血、补虚益损,补一身之元气)
神阙穴(温通元阳、复苏固脱、调和脾胃、益气养血)
中脘穴(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
三伏天治女人病取穴
经期怕凉、痛经,总感觉小腹凉凉,宫寒不孕,伴有性冷淡、月经错后、稀发,经量少,经色暗,腰部冷痛。
取穴:关元、肾俞、三阴交、血海
作用:温补肾阳,温宫散寒。
三伏天治慢性咳嗽
痰多清稀,面色白,舌淡苔白腻,或滑腻苔,或伴有打喷嚏、流清鼻涕,遇冷则咳嗽哮喘加重,怕冷。
取穴:肺俞穴
作用:温肺止咳,化痰平喘。
三伏天治腹泻拉肚子
脾胃虚弱,经常便溏者,或贪凉太过或饮食不洁,导致寒湿或湿热内生,诱发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
取穴:足三里、天枢、神阙、中脘
作用:温补脾肾,散寒止泻。
三伏天美容养颜
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松弛等问题。
取穴:气海、关元、三阴交、足三里、神阙、中脘。
作用:加速血液循环、美容养颜。
三伏天治空调病
长期呆在空调房,室内外温差大,易引发肩颈椎病。颈部正中属督脉。太阳经主“一身之表”,寒邪入体太阳最先受之。而督脉则主“一身之阳”。
取穴:大椎穴
作用:温阳利湿。
三伏天治皮肤问题
夏季湿气重,细菌、真菌、蚊虫、螨虫活动能力增加,是皮肤病成为高发疾病。对于内有湿浊,外受风寒引起的舌苔白腻、怕冷,甚至便溏型荨麻疹、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病可采用艾灸来治疗。另外还要勤晒被褥、保持房间和自身卫生,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饮酒、吃牛羊肉等发物。
取穴:曲池、合谷、血海、委中
作用:疏风止痒,温阳利湿。
三伏天治暑湿症
中医所说的暑湿证,一般不会出现高热,仅有低热,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症状,出汗而热不退,口干却不想喝水,有些还会出现呕吐或腹泻等症状。
取穴:足三里、阴陵泉、中脘、神阙
作用:温中散寒,健脾利湿,止呕止痛。
幼苗
俗话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三伏天艾灸,为身体补阳气,扶正气,轻轻松松养出好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