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被各种询问书单,借着这事儿干脆整个全活的,一来方便日后可以随手一递,二来也借整理书单,看看这十年我的时间都跑哪儿去了。
真正踏入瑜伽的门,该是从2006年的3月1日开始算起吧!一个月的学习只教会了我一件事-----瑜伽犹如一片汪洋之海,而我连一滴海水都未尝过。4月1日回到济南,我决意要游向这广阔的海。而研读是我以为除去每日体式习练之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可是读什么呢?一个月印度老师的课堂笔记反复翻看,再就是手头的第一本瑜伽的必读之书《现在开始讲解瑜伽》。讲真这一本瑜伽之书是那时的我的催眠神曲,一读就犯困,能理解领会的寥寥可数。
不过,这本书一看就是十年,读到现在,当中好些年会年头读到年尾,直到现在书壳都掉了。有时一句经文,会用一年的时间去转化,在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去为之。当字转化为念,我以为此乃“修”。
起初,在读不懂这本瑜伽经的时候,是试着从《道德经》里去找寻那些相通的道,也试着从中医书籍以及《黄帝内经》里找相通之道。
明白要读懂这本经,真需要一个背景系统做支持。庆幸的是,后来遇上的两位明师都引领着深入细致解读了此经。
刚来济南的我,偶尔出门,无意觅得三联书店,在里面发现了一堆感兴趣的书,欢喜捧回。一套是徐梵澄翻译的室利·阿罗频多(此人被称为印度圣哲);另一套则是克里希那穆提。
有些事,一旦开始就会一发不可收的强势拓展开,好在于我而言,这事儿不是它事,只是为了解惑为了明白。
克氏的书较徐梵澄先生的书更易于进入,梵澄先生的书于那时的我简直是超级挑战。先生注释的《薄伽梵歌论》前后是耗时一年才啃下。倒是越啃越有滋味儿,后来读书时犹如在听先生的讲座课。
2006---2009年,这三年的时间专注的都是与印度有关的书,也是很磨心的三年,因为手头书挺烧脑,又遇上那个有强迫症的自己,所以是自虐自乐的三年。
这一堆书里,好些不止读过一遍,日后随性之时还会钻进去再啃。《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室利·罗摩克里希那言行录》《瑜伽之路》《瑜伽之心》都是必读之书。还有好些未出镜之书,艾扬格大师的《瑜伽之树》《光耀生命》,无论习练哪个流派,甚或于不习练瑜伽,但为了心灵的觉醒,都值得一读的。
这期间还有好多读来特别有感的书,读过之后都拿去瑜伽馆给会员借阅,而今好些书已失落但心里都还记得,《弓和箭》、特蕾莎修女以及甘地的多本传记。未能在手的书都已印入过心的。
2009年,感觉是自己灵性启动的年份。那一年,终于踏上了让我魂牵梦绕的印度;那一年,遇上了开启心性且跟随至今的印心之师。
这一年,手头的书跳出了瑜伽与印度。
第一本应该是《新世界---灵性的觉醒》,简直是完全入心戳心的一本书。
最上瘾的是肯·威尔伯的《恩宠与勇气》,现在都记得当时读陶醉的自己,这本书该是读了至少三遍。对肯·威尔伯的崇拜是从这之后,读完又搜来他的《万法简史》。哦!这本又是从年头啃到年尾的第二本烧脑书。书是台版----这是我的癖好,若同样的书宁可选台版。这本书竖版+繁体,可以想象被烧的程度吗?烧完过后当然爽,脑洞会开很多,再读它书容易有提速感的。
《超越自我之道》和《超个人心理治疗》算是超个人领域大咖们的论文集结,若想迅速建立一个超个人视野,这两本书必读。后知后觉才知在《超越自我之道》里就收录了格罗夫的一篇文章----第十五章 人类潜意识的范畴:LSD研究的观察
《踏上心灵幽径》给那个时候的我很多解惑,这本书我视为好良师。
《第五向度》是很入心的一本书,约翰·希克,当代知名的宗教神学大师,是宗教多元论与普世宗教学的代表人物。这本书是时空之外的灵性向度的完美展现,用跨越东西方以及各宗教派系的视野,开启灵性之窗。
心头大爱拉玛那·马哈希的第一本中文版《回到你心中》,解了英文不够好到读原版书的心头大遗憾。
读书最需要与之相应的就是实修,不然通透不了。唯有有了内在的体悟,才能拿来做引头与作者留于书中的信息隔空互动。
无感无应的书勿强求,读不入心就放下。记得那时一个是奥修一个是海宁格,这两人的书一翻开就头疼头晕的。但是记得2009年11月6日,在经历了一个自发的胎儿期重生经历后,那个上午随手把海宁格的书拿了出来,一气儿三小时就通读。奥修亦是。最珍爱老师赠的那本他从香港带回的繁体竖版《信心铭》,字都嚼烂吞于心了,书也转赠友人了。
2009年,阅读的领域也自然渗透到宗教。老师用赠书的方式敲打着精进,那一年开始被老师引领着禅修。
老师送的好些书,读过之后又陆续赠予他人,那些书都该称为好种子,就看结缘之人如何耕种了。
秋阳·创巴仁波切是在2009年就入心了,他的中文书只三本但耐读的。后来收了他的一些英文书,日后要好好读。
因为他,又找到了顶果钦哲仁波切。用心读他的每个字,那时梦境已然开始蜕变。莫非是那时开始爱上了黑夜,或者说黑夜里的神识更具诱惑。
有一年,全年都是庄子。有一怪癖,通常感兴趣的人和书,喜欢把不同版本都读一遍,横向阅读能不掉落差别中。于是各个版本的庄子都搜来读了,呵呵,记得那时老爸专门来电话问我:“你最近是不是在读庄子?太消极,不适合现在的你。”我回他,挺有趣儿的,影响不了我。话说,入心读了的字能不影响心,那才怪呢!好在我健忘,同时又兴趣广泛,很快就又看上别的了。
比如王阳明。
这先生的字,也是一读就上口入心。后寻得先生的老书,读这麻密如蚁的字磨心很好。
古书的感觉读起来唇齿溢香,这套金刚经最珍藏。
哦!关于那个阿毗达磨,太烧脑了,我是缴枪了,也直接给老师说了,先放放吧!实在闹心。知难也是可以退的吧!所以老师允许了。
这期间,读的好些书,因为看乐了自己,就成堆的买来送会员,记得有阿玛斯钻石系列,阿姜查的系列书,还有印象深刻的韩国法顶禅师的《山中花开》。这些书通俗易懂,却又活泼生动的引人入心。
2012年进入一个成长转折点,内在的系统进入审视质疑直至坍塌状态。占星中定义为土星过境,后来才知那是我的第一个巨大的灵性危机到来时期(此处省略无限字,本文主题是书单)。
全盘否定全然茫然,在日日时时感觉窒息要死的时候,想起了一个人----傅雷。
那本《傅雷家书》曾经是十六岁爸爸送的生日礼物,那时我只是假装读,而此时我渴望读。与其说我是在读这本书,倒不如说我找寻到了一条新的路。
紧接着又想到了木心。真是个好时机,那两年先生的每个字都是安抚我的灵魂。那两年陶醉在了先生的世界,因为这先生,感觉此生若只识得中文字也可拥有整个世界的。那时妄想,如果我们的语文课是以着《文学回忆录》作纲要,一切会更美好吧!因为先生,后来在瑜伽馆发起了读书会活动。
塔纳斯的《西方思想史》和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在我看来是每个成年人的常识读物,对于构建框架,实在必须。
回归到了文学与哲学的路上,于我找到了新的汲养新的根,像是一个圆,甚是圆满。那时最深感的感触就是深刻认同蔡元培先生的“美育育人”。
循着木心先生的引领,开始重新回到文学与哲学的世界。那时疯狂的是成箱的购买旧书。
黑塞是一定要推荐的,根本就是灵性大师,跟着他的字可以进入一个纯粹的又如此落于此世间的灵性世界。原来世界果真不是非黑即白的,世俗与性灵亦不是立于对立之面的。
他的书能找到的全部找来,一半放在会馆一半留在手边,好书是滋养灵魂的。
好多书一拾起就放不下,常常读得内心狂乐仰头大笑。我没疯,只是觉得原来他们早已在路上,分明是路遇同行者呀!
里尔克是被爱到骨子里的灵魂,十六十七十八世纪的各大文人罗伯特·彭斯、柯勒律治、拜伦、雪莱、济慈……真是一堆当当才子呀!
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读着入眠,醒来又一气儿读完。这本书是苦逼的人生的解药。
尼采,有一年的时间是啃了他的字儿,他给了我力气也挑衅了我。
达利是个可爱的灵魂,顽皮的孩子。
博尔赫思是个让我无限向往的老人,他真老,老得从来没见过的臻熟。
佩索阿一读就跑进他的世界,所以不敢多读,把那个读的欲望珍藏起来。
这里也有啃不动的,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是老爸的菜,也是Rajiv的菜,他们都爱。等我老老再啃吧!
《反脆弱》任何时候读都不嫌早,从心里伸大拇哥点赞的好书。儿子十七岁时问我要书单,推了这本给他。
爱因斯坦是这两年的爱书,他是一个值得多花些时间的灵魂。遇到生涩的物理命题,跳开,只挖掘他的内心。
梳理书单,感觉自己种了片花园。不知不觉,一年四季各路仙子都想请到园子里来。
古希腊源头是绕不开的,而我用了十年,才一点一点爬到了这里。
畅销书榜基本与我无关。事实证明,不经斟酌的跟榜走,是浪费银子的好方式。还是从书中伸出枝桠于我即靠谱又实在。这倒也是蛮符合读书的逻辑的。
希腊因为久远所以深邃,这里注定会有些费劲生涩,但我想我会沉下心在这里多游一会儿的。
十年,游到了这里。很庆幸,这一堆堆的书是这十年经过的时光。
读书于我不是背书亦不是为了获得某种记忆,它是推开心门去找寻我之外之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认不认同交不交集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他们启发我该如何走在我的路上。
庆幸在一个个的他们之中找到了好些好朋友,于是再不会有孤独的时光,随时随地都可以与他们隔空交流,这是我以为的最好的社交。
未来的日子是有多值得期待,纵然独自,也不惧怕。
看,还有一堆堆的,在等待的他们!
望这十年,有趣儿!
为了做好一件事,有时你需要做很多。常常你做很多,为的只是把那一件事做好。
感谢瑜伽-----一把好钥匙,开启属于我的命门!
寂静山林独居以藏身
息交绝游少言以藏语
专倚注视已过以藏意
此即所谓秘密瑜伽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