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凌晨两点半,瑰夏刚刚准备关掉手机睡觉,却收到了秋程的短信:
“你知道你为什么会喜欢我那么多年嘛?
只是因为我和你一样,是病人。可怜的我可以让你联想到,自己正在经受着的苦难,你只是想抱着我,和我一起在痛苦中沦陷。”
一起在痛苦中沦陷……秋程的一番话刹那间击中了瑰夏的心。
她这才发现,原来这七年来,她对秋程的爱,只是变相的自我怜悯。
源于怜悯的爱终究不是爱情,瑰夏喜欢秋程的缘由,就像秋程喜欢芷兰一样。
秋程的言外之意瑰夏不难理解:“你一看到我就会想到自己,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一直以为你爱的是我,其实,事实上是你内心渴望被爱,你渴望付出爱,渴望爱自己”。
瑰夏来不及反驳秋程的话,无奈之下她终于大着胆子脱口而出:“难道你不是因为同样的困境才对我那么好的?”
虽然这句话让秋程一时语塞,但瑰夏话里的刺接踵而来:“原来我们都,觉得自己好可怜!”
(二)
也对,秋程和瑰夏原本就是三观一致的同类,甚至他们两个可以互为镜像。
瑰夏在过去十六年岁月里,经历过太多生死离别。
闺密意外身亡,初恋在灾祸后依然远赴他乡,原生家庭的矛盾重重,最后还有高三那年的车祸,让她迫切希望逃离家乡的一切。
她开始惧怕,在未来的某一天,她失去了主动联系朋友的毅力,现今看似亲近的人会慢慢疏远自己。
除此之外,病痛的折磨,父母无意识施加在她身上的压力,以及骨子里的那份要强,让她选择了以听之任之的态度,抵御失望和落寞带来的苦楚。
生活的负罪感,又逼迫着她忙于生计。正如她从小就意识到的,那个真实的、消极悲观的、不快乐的自己,只有在不停向前奔跑时,才会消失不见。
没有任何期许的勉强过活,像行尸走肉般得过且过。她在太小的年纪过早地触碰到了人生的空虚和绝望。
而秋程的问题在于:习惯于在家庭和各种亲密关系中消磨自己的存在感。
他总会误以为牺牲掉自己一个人的快乐,就能成全身边人的幸福。
所以爱了芷兰从小学到大学那么多,一直都不敢回应她的爱。
就算直到最后,芷兰和他终于在一起,他还是没能逃离这份痛苦的折磨。
因为早在和芷兰恋爱之前,他就已经心里明了:这份感情是被他的不安以及无限的悲观主义所击溃的。
在这些空寂里,他常常委曲求全,压抑、隐忍、沉默、郁郁寡欢。否则秋程这种生活状态也不会给他的家人带来精神上的负罪感。
父亲因为逼迫他,远赴奥克兰求学,导致躁郁症爆发,亏欠终生。
母亲因为爱他,疼惜他,为他的自我压抑感到锥心的疼。
(三)
七年前,瑰夏第一次遇见秋程,带着会一眼万年的笃定,抗拒着他的温柔。
那时的秋程,幽默风趣,眼睛里的星星可以让人瞬间着迷。只是现在的他。。。。。。
瑰夏试图反驳我的观点,在她眼里,秋程还是原来那个他。
“他勤勉,很善良。就是原来心里的悲凉转移到了面容上。所以看见真实的他的人,也变得郁郁寡欢。
爱他那么久,现在我才发现,无论我做什么,他都不会因为我变得幸福起来。
如今的他,像是弄丢了什么,确实是丢了什么东西,可又不知道那是什么。
他就是这种,深陷不知丢了什么迷茫之中的人。然后他就开始死了心。时不时会发出〔我选错了地方,本就不该在地球上出生的。〕这样的感慨。”
直到几十年后,瑰夏回过头看自己和他,才后知后觉,他们路途中弄丢的,正是对自己的爱,对生活的热忱。
当年她和他之所以如此厌世,其内在缘由还是在于:不爱自己。
本性善良诚实、聪慧敏感的人。本就在现实里更容易感觉挫败和绝望。
所以,不爱自己的人,内心是感受不到真实的幸福的。如果这种情绪外化,就会变得容易厌世,厌世自然就会散发出疲惫和压抑的气息,继而身边人也会深受其害。
自己不幸福,就无法向他人传递幸福。这是一个不幸的恶性循环,所以郁郁寡欢的人都有可能只是停留在原地,任其时光、生命流逝而无能为力。
(四)
瑰夏和秋程是通过相互理解、交流和接纳彼此呈现的。 瑰夏通过了解秋程才真正了解了自己,她认可秋程的躁郁症也意味着接纳了自己的病情。
喜欢秋程的过程也是瑰夏从“无视自己、厌恶生活的绝望状态”,转变为“看见希望,建立自信,逐步寻找自我,心怀感激地热爱生活”的过程。
因为秋程,瑰夏认为自己也可以成为不错的人。
而秋程通过帮助瑰夏,亦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从瑰夏那里感受到安慰和爱,也获得了勇气。
瑰夏发生车祸那年,秋程刚好在新西兰留学。圣诞节假期,回国后,看到瑰夏的残缺后,秋程落泪了,为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残缺的人落泪了。
以至于瑰夏出院后,跟秋程一起约会,在过马路时,秋程都会紧紧抓住瑰夏的手,并且每次都习惯于把她护在没有车流的那一侧。
瑰夏事后问过秋程,为何要这样刻意为之?秋程给瑰夏的解释是:你就像个瓷娃娃,一碰就碎的那种。
秋程给予瑰夏的那些感动,瑰夏都印刻在生命的角落,不敢丢弃。只是似乎秋程从来没有在意过。
对秋程来说,瑰夏不过就像自己一样,是个愿意默默为他人牺牲的人。
当然,秋程也被瑰夏当做那个被自己需要的人。秋程除了被瑰夏的一切体贴感动,他也会换位思考,他为家人的牺牲,从家人的角度来讲,即便感动,但这并不是家人真正想要的。
秋程与瑰夏之间的情感,被瑰夏理解成爱情,秋程可能并不这样认为。
秋程对瑰夏的关爱,在瑰夏发生车祸前,似乎发乎情止乎礼。
在那之前,秋程从未给过瑰夏任何爱情方面的信号,他一直克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多余的事情,甚至连简单的感谢都考虑再三,不给对方任何希望,这是一个成熟的人唯一能为那个说喜欢自己的妹妹做的事情。
瑰夏在秋程还没出国前,曾经跟秋程告白过一次。
其实秋程在她告白之前就已经知道瑰夏是喜欢自己的。当他遭遇瑰夏无数次找理由跟他买东西,他就有了预感。
无比确定了瑰夏的心思后,秋程以兄长般的语气表明自己的态度,瑰夏只能是妹妹。只是秋程又因瑰夏的喜欢,内心有了波动和顾忌,走路的速度比平时更快。那时瑰夏在他身后,紧紧跟着他,走的好艰难。
随后,当瑰夏直白地表达出请秋程看电影时,秋程立刻确认了自己的观察,为了表明态度,他立刻更正瑰夏的幻想,
“人类都是有所求的,你不可能对我没有求就想对我好”,然后走得更快了,刻意疏离,以最简短的语言道别:“你走吧”。
可惜,事情并不会完全按秋程的意愿发展,瑰夏随即迅速回了秋程一句“明天见”。
只是那一次后,瑰夏气馁了很久很久,她克制着自己的喜欢,发誓坚决不联系秋程。这样的自我折磨直到她发生了车祸才结束。
瑰夏发生车祸后,她在半梦半醒间告诉秋程的父母,先别告诉秋程,害他担心。
而也是那以后,秋程对待瑰夏的态度就改变了。
秋程第一次表白时,他的躁郁症已经很严重了。他那天是寒假结束回新西兰,瑰夏跨越了大半个城市去送他。
临走前,秋程想要瑰夏赐予他一个拥抱。瑰夏没有半点迟疑,秒懂。
只是在这之前,秋程从来没有靠近瑰夏那么近过,这样的亲密反倒让她诚惶诚恐。
长长的拥抱里,秋程的依偎让瑰夏害怕,恶心。
拥抱后,秋程打趣的告诉她,在他奥克兰工作的那家西餐厅,有一次进门了一个特别像瑰夏的女生。
他目不转睛的看着人家,害的同事都以为他喜欢那个女生。直到这件事的发生,他才发现自己好想好想瑰夏。
瑰夏明白这时秋程的表白不是真心的,因为秋程一个人在异国他乡,他太孤寂了,以至于把想念当成了爱。
她被秋程的这番告白愣在原地,瑰夏吃惊于秋程竟然被病情压抑的会这么快、这么直接、又如此不计后果地向自己表白。
一向喜欢主导事态的瑰夏瞬间慌了,第一反应就是逃避,她端出妹妹的姿态,使用祈求的语气,让秋程赶紧回新西兰去,她急迫地想尽快逃离这种有点尴尬又暂时无解的场面。
秋程心里无比清楚,自己确实也喜欢瑰夏,确实不想让瑰夏从自己的生命中消失,但他也深知这并不是爱情,成熟的秋程甚至理解为什么瑰夏误以为这是爱情。
瑰夏在微信里再次表白时,秋程其实很无奈的,瑰夏当然也察觉到了这种无奈。
于是秋程直接告诉了瑰夏问题所在:“你知道你为什么喜欢我么?因为我可怜,同样可怜的你只是想抱着我一起痛哭罢了”。
其实我们现在都明白了,秋程的言外之意是告诉瑰夏,你在自怜,源于怜悯的情感不是爱情,喜欢的原因,是因为你和我一模一样,你一看到我就想到自己,你以为的你喜欢我,其实是“你的内心渴望被爱,你渴望付出爱,你渴望爱自己。”
秋程在这样的故事最后劝戒瑰夏时,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总是倾向于为他人牺牲的秋程,其实和瑰夏有着同样的问题。
瑰夏反而对秋程提出反抗,“难道你不是因为同样的原因才对我好的么?”
秋程被戳中,瑰夏继而又补充了一句,“我们两个,都觉得自己可怜。”
当瑰夏预感到这份感情在她的自我折磨中消失殆尽,问秋程能不能别再联系,秋程明确地拒绝并不忘表示感谢。
秋程一直是个诚实的人,特别是在审视自己与瑰夏的情感上,他始终都是诚实的。
他知道这不是爱情,比起不计后果的短暂安慰,明确的拒绝和真心的感谢,才是成年人应有的态度。
秋程逃亡中,瑰夏把他寻回,重逢的戏将角色从“发现自己自怜的问题”导向“更正自己自怜的问题”。
因为秋程与瑰夏,是互为自我的镜像,所以他们之间的互动观察暗指“了解自我”,互相理解暗指“接纳自我”。
互相帮助暗指“克服并解决自我的问题”,互相治愈暗指精神层面的“自我和解”,而彼此间的感情,也注定是一种爱自己的纯粹情感。
其实瑰夏向秋程表白所用的词汇一直都是“喜欢你”,而从未使用有着爱情意味的“我爱你”。
这些年每次重逢的片段,也未透露出他们两人一点异性间爱情的味道,全部交流都指向他们的自我和解。
随后他们在地球的两段,通过网络去表达,瑰夏说了一句让秋程至今难忘的话。
瑰夏说她喜欢秋程的声音,想法,连脚步声也喜欢,是秋程让她第一次领悟到了什么是人。
对于瑰夏来说,秋程是一个成熟的人,一个理想自我的形象,她竭尽全力也要保护着遭受躁郁症情绪折磨的秋程。
这个过程也是象征着她对自我的追求,她渴望秋程幸福,也就是渴望自己幸福。
瑰夏的成长是由高中时空虚绝望爱上秋程以后开始的,直到工作几年后才真正开始脱胎换骨,慢慢追寻自我的人物弧光。
如今的瑰夏获得了新生,秋程也获得了重生,最终两人的关系,被旁人定义为无比珍贵的缘分。
瑰夏与秋程,现在带着对生活的感悟,各自回归生活,继续追寻自我,感受幸福。
小埋故事感悟:
对爱情的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这种差别和当事人的成熟度有关。
年轻的时候,我们大多对爱情有着无限的向往。心里埋着一种情结,仿佛只要对的人一出现,爱情就能奇迹般产生,如果有幸能走到一起,又能白头偕老,就是完美。
爱情就像通往幸福的捷径,人人渴求,但现实中,却罕见在爱情或婚姻里始终心满意足的人。
在这种爱情观里,一个人幸福与否的决定权始终掌握在丘比特手里,当事人除了耐心等待,不需要任何努力,爱情似乎再容易不过了。
如果无法恋爱,那就是因为对的人还没出现;恋爱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就归结于没有找到对的人;婚姻失败了,也可以这样推脱。
所谓对的人,如同一个为我们而生的救世主,好像只要他一出现,就能将我们从不完美的生活中彻底挽救出来,直抵幸福美满,然而,真有这回事么?
现代社会里总有很多人是靠着幻想活着的,因为有了幻想就能忍受现实,像精神鸦片一样,抱着美好的幻想,至少可以好受一些。
成熟一点的人不是不相信爱情,只是不会轻易被幻想迷惑,成熟也不是变得更容易妥协和将就,而是更懂得识别什么是真的。
真实的东西从来就不在人的幻想中,而在于现实。
了解了人与现实的关系,就会着眼于现实,专注于内心,真实的幸福才变得有迹可循。
真正的爱情,从来不存在谁拯救谁的情节,成熟的人也不会把雪中送碳的感激、同病相怜的理解、抱团取暖慰藉、或者两个缺爱灵魂的一时陪伴幻想成爱情。
“ 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 本质上只是自私和恐惧。而颠倒一下顺序,“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才更接近爱的本质。
爱情不该是一种幻想,也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
追求爱情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去获得爱的能力,爱自己,活出自己,由内而外自然而然地热爱生活,就算一个人也能过得幸福完满,生命没有缺失感,内心笃定且安稳,并能将幸福传递出去。
唯有像这样具备爱的能力的人,遇见同样懂爱的人,才能真正彼此理解,才能创造1+1大于2的幸福,才能产生真正的爱情。
那些不沉溺于幻想,愿意接受现实的人都懂得:爱,才是必需品,而爱情,是锦上添花的美好。
幸福是从接受现实开始的,是从爱自己出发的,而真正爱一个的人方式,就是既活出真实幸福自己,又能成全对方也成为他自己。
爱情和幸福并不在于天意,从来都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平凡的普通人也要有面对现实的勇气,我们不会被痛苦淹没,我们每个人都具备自愈的能力,人生即便跌入谷底也无所谓,我们不需要为别人的期待而活,我们只要遵循内心,活出自己的幸福。
秋程本来就是幸福的,他迟早会发现了这一点的。
我们也本就是幸福的,我们最终也会发现这一点的。
这就是我给这个故事的结局,最好的结局。
想通过这个故事,创造出秋程这样一个值得信赖的成年人的形象,与大家一起探讨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人。
《我爱你,无关爱情》这个名字,暗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着人与人之间珍贵的情感。
小埋希望大家能够借此获得勇气,即便在现实的苦难中,依然可以绽放笑容。
没想到故事写到最后才发现,最治愈的,竟是失控落泪的自己! 最美好的东西,果然都藏在现实之中,所谓幸福,睁开眼睛,就能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