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地活在评判里。
这种评判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抑或是对环境。很多时候因独到见解而产生的评判会让我们突颖而出;但更多时候,我们会因大脑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评判而错过了丰盛的生命里对我们真正有意义的资源。
绝大多数情况下,评判他人比评判自己更习惯和擅长!
然而,我们的大部分评判都会受到过往知识背景、认知水平、传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局限。
所以这份评判更多意味着指责。
于是,这些并非客观的评判常常让我们与自己内在鲜活的生命状态失去联结。评判还会让我们在生活中看不清事实,隔离感受。
所以当我们的大脑开始给各项人事物贴上各种好的或者坏的标签的时候,也正是阻碍我们更深地与对方联结的开始。
评判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但过度评判一定会让我们丧失其真正的意义,甚至付出更大的代价。即便如此,我们还是非常热衷于评判。
那这是为什么呢?
1、评判能缓解我们内在的痛苦
当我们开始评判,我们就将注意力转移到别人身上或者事件本身。所以这就成功阻止了与自己的内在感受相连,也就阻断了一切的感受,尤其是痛苦。如果你带着觉察去看看自己习惯性地对别人甚至对自己,或者对某个情境做出评判时,你的身体或心理的感受是被阻断的。
对于内在感受的忽视并不代表不存在。
举个简单的例子
想象这样一个画面:当我们被他人一手叉腰,一手用手指着批评、指责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是身体上做出相应的姿势,还是言语上激烈的回应,或是头脑中产生了太多的认知加工开始无意识评判?与此相应,你可能会表现出一些行为。比如身体因紧绷而逃离后退;因受不了被指责而与之对峙;若无其事地假装镇定……
但是,不论有什么样的行为,你的内在一定会马上产生一个评判或者就此行为产生一个自己解读的观点:他是不讲道理的、他是可恶的、我是不值得被肯定的、这个人没有素质等等诸如此类。
但是你会发现,如果你的大脑过度评判,就会失去对身体和内在的情绪感受的连接,然而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因为当我们去跟我们的感受连接的时候,会无奈地发现,我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苦。所以你会借由大脑的评判来阻断与自己,与他人真正的连接。这样,从某种意义而言,失去连接能阻止痛苦的发生。
就是这样,如果我们不能正视这份来自内在的痛苦,那么就会用各种行为来掩饰和隔离。直到能感觉并接纳那个不舒服、对它变得熟悉、并挑战它,否则内在的痛苦在合适的情境下依旧会跑出来趋使你去不断评判。
2、低自我价值感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冲突都源自于一个想法:“我是对的”。
在关系里因为要证明自己的是对的,所以会无视人的那种活生生的而又丰富鲜活的情感流动。因为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所以很多时候会根据情境给自己贴上各种能说服彼此的标签。然而在“我是对的”这个信念的背后却隐藏着我们脆弱的内心。
一个自我价值感低的人,不敢直面自己脆弱的一面,所以要据理力争,证明自己比别人强。
如果在多次证明失败后,又可能会无意识地扮演一个受害者的角色,给自己贴上各种负性标签。
因为,评判也就意味着质疑;所以,评判别人远比评判自己来得轻松。
我们通过评判来转移内在的低价值感;同时,通过评判认同与自己类似的人来提高自尊水平,通过评判抨击与自己相异或自身尚未达到而对方已经达到的人来缓解焦虑水平。
无论如何,过度评判确实影响我们更真实地存在,降低亲密关系的质量。
那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大脑停止评判呢?
在我认为,只要我们还是凡夫,基本上做不到停止评判。虽然做不到完全地停止评判,但我们可以试着去改善。
觉察-承认-接纳
这是我在成长路上认为最简单实用的工具!
1、觉察是改变的开始
觉察是指去发现某些事情,让个体接触到或感觉到自己正在做什么,感觉到自己的思考、动作、身体姿势等,而不是“思考”本身,借着觉察,个体发现真实的自我,重新整合自己。
所以对于评判的觉察,我们要从认知层次开始觉察,就是从你开始有一个评判时你就有了一个意识,我不是在说事实,而是在评判。
然后再去觉察评判时所引发的情绪,以及这个情绪所带给你的感受和意义。
一步步往内在深挖,最后找到你评判的根源是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是有什么特别的渴望需要表达。
2、承认是成长必经的历程
“承认”这个词很有意思,承认很多时候意味着我错了,是我不对。
承认吧,你就是在意自己没钱没颜值没才华。承认吧,你就是需要别人的关注、认同和理解。承认吧,你那些欢颜笑语的背后藏着孤独、伤感和无奈。是啊,无尽的苦难还在后头。承认吧,生活并不会太完美……
在我们广阔的生命里,想要少一点评判,多一点feel,你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什么?——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事实,这世界的人,没有一个完美,不是吗?
再具体一点就是承认你觉察之后发现的那一系列情绪与感受的存在,以及掩藏在其背后未被满足的需求与期待,还有那些不同强烈程度的渴望。
所以,承认意味着我们要去触碰觉察背后隐藏的各种不够好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成长带来的创伤,需要我们慢慢去抚平。
3、接纳是转化的的关键
即使我们觉察并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后,我们的大脑还是会开始评判。
如果带着更深的觉知,我们可能会发现,当我们面对一个情境或者他人时,生理和心理都相应产生了一些感受,而且也承认了自己存在这样的情绪感觉。
但是如果再往里看,我们的大脑还会做一个评判,那就是对我们就情境产生的感受又会产生一个评判,从而产生了感受的感受。
对这个部分如果只是停留在觉察和承认的部分,不能够去接纳,那么我们即使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渴望,也很难触碰到自我生命力的部分。
接纳在这边不意味着单纯的接受,而是一种无条件的爱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拥有开放、包容、同在、允许的品质。
所以,接纳是不管对方、自己如何做、如何说或者外在的世界发生什么?我们都能真切地感觉一切的发生,并且能够一致地表达自己。接纳是一个更全面的看到世界、感知到世界的一种能力,这就意味着你会兼顾自我、他人和情境来考虑问题,不做过分的道德评判。
如果说觉察是看见,那么承认就是接受,接纳就是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