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曾经都是
对抗世界的英雄
「活成你想要的模样」激励了很多人,也吊打了很多人。
对年轻人而言,它让你追逐梦想,生命有无限可能;一不小心人到中年,它就像利剑穿心,人生犹如一个大写的「丧」。
最近跟一个朋友聊天,他告诉我:他越来越讨厌自己了。
我不禁一怔,生命如此不堪,如果自己都讨厌自己,想想也挺难过的。
他接着问:现在的你是十年前自己所期待的模样吗?
我俨然。因为我的答案不容乐观。我想对于很多人来讲,这个问题都是个沉重的问题。
我的朋友今年29岁,我清楚地记得他小时候的梦想,他说:他长大了要成为一个作家,以笔为马,逐梦天涯。
当初尚不懂文艺这个词,只觉得他很牛逼。
他说他要像韩寒一样,年少成名,20岁出版小说,他还要在三十岁之前,走遍中国。
结果他真的像韩寒一样——在高一退了学……如今十年过去,他并没有出版什么小说,也没有走过很多城。
只有两册书稿放在床底。
他现在是一个4s店的销售经理,整天开会,月度、季度、年度指标把他整得头晕脑涨。
他说:我曾以为,自己是一个斗士。
因为这十年来的生活轨迹,我几乎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走。
少年时叛逆,念书的时候跟老师斗,在家里跟父母斗。我永远不是个好孩子,我让很多人都头疼,但我觉得我是个英雄。
十七岁辍学,加入了北漂大军。十年后的今天,我没有活成当初喜欢的样子。没有成为一个作家、没有看过很多风景......
反而大腹便便,喝酒喝出了脂肪肝,被房贷压的喘不过气……
没有腱子肉和理想的中年很油腻。
昨天读完《雨季不再来》,看到一位读者写的点评。
她去年读了《撒哈拉的沙漠》,备受感动,今年准备把三毛的书全部读完。
三毛影响了很多人的世界观。
很多人爱她,其实人们爱的不是三毛,而是她所代表的——自由不羁的灵魂。
她完成了很多人一辈子想要却得不到的生活。
读《撒哈拉的沙漠》,你能看到一个率性而为的姑娘;读《万水千山走遍》,她就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浪子。
读了《雨季不再来》,发现在她还是二毛的时候,竟如此叛逆,那自由灵魂的背后,顺着她成长那条线,原来其人生走向是一个必然。
她生命结果的必然,是绝不苟且。
她自己可能没想到,她会影响很多人。
三毛说:我喜欢用我的方式过自由自在的日子,虽然我自己也不确信我活得有多好。
那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想法,为什么只出现了一个三毛?
我们都曾叛逆、对抗过世界,为什么还是没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我想这和两方面有很大关系。
1、你想要什么?
一个人只有拥有了目标才不会迷茫。
很多人所谓的目标只是一个想法,或者可以说是自己的希望。
我想今年买辆车,我希望三年内能买房,我想成为一个有钱人……
这种想法和希望没有长久的力量。你需要问自己,一定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定要做成什么样的事?那是连大白天做梦都想的东西。
我听过不少人抱怨:说不想要朝九晚六、不想要这苦逼的生活。可当问他们你到底想要什么的时候,他们却说不出所以然,反正就是不想要。
这哪有道理可言?
活成你想要的样子,首先你得知道想要什么吧。
足够渴望,才有力量。
2、你要为这个终身目标终身奋斗
有理想有目标的人很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没成功呢?
因为坚持不够。
实现目标是一个过程,凡是结果美好的东西,过程一般都会很苦逼。
你期待的越多,想得到的越多,要付出的努力和时间成本也就越多。
很多人期待说走就走的旅行,这背后一定是强大的经济基础在支撑。没有钱,谈何说走就走?
如果你实在想要这种自由,那你应该思考:你的工作属性是否能说走就走,如果不行,那它是否能带给你支撑说走就走的财富,如果还不行,那就应该思考去留问题。
人生就像是一条曲折蜿蜒的山路,你要到达山顶,需要随时修正方向,但心中的方向不能变。
就像我那位朋友,年轻人出来混江湖,总是很穷很穷的,可京城大米又贵。
无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跑去做了销售,想靠销售获得金钱支撑作家的梦想。
可沉默成本告诉我们,在一件事情上耗费精力越多,就越舍不得放弃,哪怕它对未来没有好处。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以目标为核心,慢慢地向它靠拢,绝不能走向不相干的轨道。
终身奋斗,就像是一句话说得好:这世界上哪有什么奇迹,不过是一生做好一件事罢了。
就像三毛,西班牙留学,是为了看世界;读很多书,是为了看世界;归去归来,都是为了更好地看世界。
生命的本质其实是交换,就像我们拿钱去换物质一样。
知道自己想要了什么,还要明白自己有什么。用自己有的,去换自己想要的。
虽然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讲,什么都没有是一个不太乐观的事实,但幸运的是:我们有时间。
只要你愿意,你可以用它换取想要的任何东西。
年少轻狂也好,中年油腻也罢,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不放弃理想,不改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