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原来,即使囊中羞涩,只要有书,也能够真正称得上富贵满足。
读书,是让人精神富贵的过程,但这不是一开始就能探寻到的,需要慢慢地读、慢慢地看、慢慢地积累之后才能有的一种感觉和体验。
最近三年,为了打发工作之外的孤独时光,想找一种方式把内心的烦闷从身体挤压出去,除了跑步之外,花费时间最多的便是读书。
3年时间差不多读了近40本书,这本是一个不值一提的数量,平均下来也就每月一本的量吧。但正是这每月一本的读书量,让我越来越体验到阅读让人安静、让心安稳的力量。
书,是从简单易读的开始读起,如果一开始就是大部头,很容易还没把兴趣培养起来、就把自己累个半死的。从畅销书开始读起,看那些读书机构或者出版社推荐的书单,什么火就读什么。从《摆渡人》《追风筝的人》《偷影子的人》读起,后来再读《岛上书店》等,把当下流行的治愈系小说读了几本,发现自己也就慢慢地被治愈了,不再像之前的那样忧郁和不开心了。
读一些简单的书,养成每天都要阅读的习惯之后,就可沿着自己的阅读需求去选择书籍了。因为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即便是遇到一本难读的书,还是能够在习惯的时间内,静下心来一点一点往下啃。开始读《苏菲的世界》《少有人走的路》《王阳明传》等这一系列能够磨练心智的书。越读吧,很多之前难以想通的事就能够想通了,不再盯着眼前的蝇营狗苟去斤斤计较。想开了,人就变得笃定了,知道了目标以及目标实现是怎么一回事,眉头也就舒展了,不再是一副苦大仇深的姿态,表情温和而渐有笑容,性格也开朗了不少。
可以去啃一些更有难度的书了,比如《百年孤独》,比如《红楼梦》。《百年孤独》就是逼着自己往下读的,当然读了一遍还没能太明白此书的深意,但是也记住了书中一句话——"要与独孤签订一份不失尊严的协定",似乎不再过分地强调或者害怕孤独,沿着孤独这个名词顺势又读了《孤独六讲》,等这本书读完之后似乎就完全释然了,独孤并没有什么好避讳的,而且不说定某一段独处的时光就是人生一辈子最高光的时刻。
《红楼梦》是翻得次数多,读懂的时候少,光是看那些烈火烹油、花团锦簇的场面,也就已经觉得热闹非凡了,以前不经世事似乎也懂不得其他的东西。现在再翻,有不一样了,曾经觉得宝钗多好啊,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找对象就要找宝钗这样的,林妹妹太难伺候了。
现在看着那些个细细碎碎,才发现黛玉的可爱,那么诚挚、那么热烈,宝钗在人情世故里的游刃有余,真是相形见绌,读到了这些,便不再喜欢平步青云的宝钗,还是觉得真实一点的好。当然了,这是一本大书、也是一本厚书,要读懂的东西还很多,不过能略有所获也十分开心,读书取乐嘛,何必非要板板正正。
也有人会担心,说读书太多就读傻了。我觉得读书多了变傻的可能性不大,反而是读书少了容易变傻。但是,只知读书、不顾现实,却有可能成为书呆子的。
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问题呢?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注重读书和实践的结合,读到了、知道了,就要用在工作生活中。比如读《毛泽东选集》,重要的并不是记住其中的那些精彩绝伦的语句,而是应该学习毛泽东那种看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而后再看这个方法能不能用在眼前的工作生活中,如果不能直接套用,做一些修改是不是就能运用了。实际上,做一些修改再运用是绝大多数的情况。
再比如,读《瓦尔登湖》,重要的不是和作者一样去瓦尔登湖体验那样的简朴、纯真的生活,而应该是用作者简朴、纯真的理念来检视我们自己生活,看看哪些追求是必须的,哪些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哪些则是毫无意义的?一些毫无意义的追求,就可以"拉黑"并"删除"。
当然,任何事,都不是别人说有用,套用在你身上也就有用。只有你自己去实践了、真的去做了,深入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回头看看以前和现在的自己,通过比较才能知道是否有用,读书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