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作为物联网应用层受关注度最多的领域,不仅带动了物联网的发展,也逐步让物联网技术走入普通民众的视野。智能门锁、智能冰箱、智能空调、智能灯、智能窗帘、智能马桶、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等等,一次次刷新大众对智能化生活的想象度。然而,热潮过后,人们对于智能家居产品的反响好评并不太高,甚至不少网友将其戏称为“人工智障”,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产品功能单一有限,实用度不高
智能音箱可以说是最早的智能家居产品,也是目前最热门的选择。包括国外的Google、亚马逊、苹果以及国内的京东、天猫、小米等公司,均推出了智能音箱产品。智能音箱其实不只是音箱,商家是把它作为”智能助理“来看的,播放音乐只是很小的一个功能,而核心功能是语音交互,希望普通人只要下命令就能得到各种答案及解决方法。
智能音箱的功能一般有:问时间、问天气、播放音乐、创建购物车清单、查询交通、定时定闹钟等等。但根据美国Statista公司统计的报告,消费者使用智能音箱最多的就是常见问题(General Question),询问天气(Weather)和流媒体音乐(Stream Music)。
智能音箱作为目前最火的智能家居产品,其核心功能依然只是问答搜索、天气预报、事项提醒等等,离预期中的智能助理还有很大距离。对大众消费者来说,手机语音助手也能实现智能音箱的上述功能,而且因为手机的便携性,智能音箱反倒变得没有可比性。
二、技术不够成熟,难以完美解决现实问题
相比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擦地机器人可以说是最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了。想当初笔者得知这一产品时,做梦都想拥有它,深信它将成为居家妇孺必备产品之一。但当笔者把真实产品带回家之后,却发现一切都是噩梦的开始!
对扫地机器人来说,最核心的是路径规划。不论是使用激光定位、图像位移定位还是无线载波定位系统,机器人首要功能就是确保它能够完整清洁整个地面。但市场上大部分扫地机器人的定位导航技术都不够成熟,导致扫地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各种无法忍受的问题,比如扫地时无法识别障碍物、工作路径不能完整覆盖整个家居环境、功率太小无法完成清洁度、功率太大噪声又让人无法忍受、衣帽架的底部和移门的卡槽随时可能让它悬空、而一根电源线、垂在地上的窗帘甚至一张A4纸都有可能让它被迫卡壳、停止工作。如果你想要一个扫地机器人完整完成工作,你可能需要提前把机器人工作环境内所有障碍物清除,把地面上容易缠绕机器吸口的东西清理掉等等,尽管如此你也还是有可能需要时刻待命,帮助扫地机从沙发底下、床底下、柜子底下搬出来,因为它被卡住了!或许,当你做完上面的工作,会突然有种感觉:其实是我在为扫地机器人服务吧!
诸如此类的吐槽数之不尽,真希望扫地机器人厂商们多倾听消费者的心声,努力提升技术,解决家居清洁过程中的各种现实问题,而不再让消费者觉得家中又多了一个玩具而已。
三、产品本身的功能需求是伪需求
如果说扫地机器人、智能音箱还有一定实际需求,那么下面这些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绝对是“伪需求”——
智能撒盐器:当我在餐桌上准备撒盐的时候,我需要打开手机应用告诉撒盐器我该摄入多少盐分,再拿起撒盐器准确得到盐量?好吧,对于强迫症患者可能有帮助。
智能腰带:花费149美元,买一条带有USB端口的智能腰带给手机充电?我相信大部分人还是会考虑买条普通腰带,然后随身携带充电宝。
智能水瓶:也许智能水瓶厂商们觉得我们需要在APP查看我们每天喝了多少水,应该喝多少水?但我还是觉得我的身体会自然发出需要喝水的信号,而非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这是生物本能吧。
蓝牙智能叉子:想大口狂吃蛋糕?它将振动并闪烁提醒你。这个产品的想法是追踪你的饮食,然后使用数据来改变饮食习惯。但是,除非你愿意时时刻刻携带这样一个叉子,否则数据将无法记录。
四、不同品牌的产品需要整合
对于大部分智能家居产品,最大的问题可能还在于跨品牌产品无法沟通融合,没有一个开放的终端平台来实现所有产品的控制。比如你买了A品牌智能冰箱,需要装一个APP,当买了B品牌的智能电饭煲,又需要装一个APP,诸如此类,手机APP装了一个又一个,需要使用时,还要寻找对应的APP,如此反复,累觉不爱。再比如,你装了一个智能门锁,它能实现免带钥匙、防盗防火等功能,但并不能帮你打开空调、让你与冰箱对话,又或者告诉你天气如何?如何才能实现在一个平台里控制不同的产品?如何才能通过其中一个终端去控制所有家居产品?如何才能让智能家居产品不再是一个又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是智能家居产品在面对市场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如今,市场上涌现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产品,但这些产品究竟能否切实改善我们的生活,真正实现家居生活智能化?毕竟消费着不希望把产品买回家里后不仅没有提高生活便捷度,反而增加烦恼!这些产品究竟是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障?智能家居厂商们需要认真考虑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