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杭
出品:洞察IPO
11月17日,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通过开展试点工作,引导生产企业和使用主体加强能力建设,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迎来关键节点。
此前于11月15日,问界发布消息称新M7车型仅上市64天后,已累计大定超过了90000辆。作为赛力斯与华为共同推出的智能电动汽车,问界以先进的智慧驾驶、智能座舱等功能备受瞩目。
为了实现高阶的自动驾驶,华为不仅自身保持高投入,也投资了产业链上的数家公司,这就包括近日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北京赛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目科技”)。
毛利率波动较大
赛目科技是一家专注于仿真技术创新的科技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专有核心技术工具Sim Pro及Safety Pro等,为客户提供ICV测试、验证和评价产品以及服务。
ICV即智能网联汽车,指配备新一代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制动器及其他装置,整合先进的通信及网络技术,实现车辆与人、车、路、云(V2X)等不同要素资讯交换及共享,具备感知复杂环境及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及其他功能,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驾驶,以至于最终无人驾驶操作的新一代车辆。
传统汽车需要经过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ICV也需要通过充分和全面的仿真或实地测试来确保其安全可靠。
ICV仿真测试即在不同场景下测试及评估智能驾驶系统全时连续运行的感知、决策及执行等行为。
赛目科技在ICV测试领域处于头部公司行列。根据招股书,按2022年的收入计,赛目科技是中国ICV测试、验证和评价解决方案行业的第二大市场参与者,市场份额约为5.5%。
2020年-2022年及2023年1-6月(“报告期内”),赛目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120.3万元、1.07亿元、1.45亿元及2162.7万元。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157.9万元、3757.1万元、4868.6万元及-1106.5万元,净利率分别为72.4%、35.1%、33.5%、-51.2%,逐年降低。
一方面,受收入较低、服务业务项目间差异较大等影响,赛目科技的毛利率起伏较大,报告期各期分别为72.2%、59.9%、65.6%、61.0%。
另一方面,赛目科技的销售、行政及研发开支迅速增长。
报告期内,赛目科技的期间费用总额分别为1806.0万元、4540.1万元、6357.8万元及4768.8万元,期间费用率分别为25.36%、42.47%、43.73%及220.50%。
其中研发费用率分别高达11.20%、25.37%、21.26%及152.12%。
华为既是股东也是大客户
2014年,赛目科技由工信部下属赛迪集团及北京梆梆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两方分别持股51%、49%,然而双方的合作并未如期开展。
直至2017年,赛迪集团计划发展ICV算法测试及仿真系统,邀请马蕾、胡大林、何丰等管理团队以研究开发该系统。2018年3月,北京梆梆将44%的股份转让给管理团队的持股平台空格科技。
2020年1月,共青城智源以500万元的代价认购赛目科技新增加的注册资本69385元。
2021年7月及2022年5月的A轮及A+轮融资中,北京顺义区国资委旗下的北京顺义科技创新集团、华为旗下的哈勃投资、基石基金、中信投资、经纬恒润,及南昌市政投资集团旗下的共青城军合、北京海淀区国投旗下的中关村科学城各投资3000万元获得新增发的51427元注册资本,分别对应增资后总股本后的2.8%,此时公司估值约10亿元。
也是从2021年起,“相关客户”进入赛目科技的大客户行列。
报告期各期,赛目科技从“相关客户”处所得收入分别约为0、770万元、3550.0万元及448.9万元,分别约占其总收入的0、7.2%、24.4%及20.8%。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相关客户”分别为赛目科技第五、第一及第二大客户。
招股书显示,“相关客户”为一家中国信息通信技术解决方案和智能设备提供商,且被列入BIS公布的美国实体清单及NSCMIC清单。
同时,“相关客户”为属于同一集团的两个实体,注册资本分别为4.3亿元及约405亿元,因此推测后者应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2021年,“相关客户”首次向赛目科技购买ICV仿真测试工具用于自身研发,其后又将该解决方案与其自身的云基础设施整合在一起,为汽车制造商搭建云端仿真测试平台。
也就是说,赛目科技的产品很可能参与了问界汽车的研发及测试等过程。
此前,赛目科技曾于2022年12月3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目前已失效,两次保荐机构均为光银国际。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洞察IPO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