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七年,终于毕业。
我两年前就决定不在学术圈发展,注册了个人事务所,运用研究专长为政府部门和大企业解决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难题,这选择有两个明显好处:
(1)独立自主,我可以选择合作者跟客户,不必为了别的什么劳神费力;
(2)赚钱,我给自己开的时薪是150美元,雇佣我的人按此标准付费,而我回报以专业、精准、有效的解答。不用问我怎么知道自己值这个价,市场调研+专业评估推荐。
我承认自己走过弯路。
最初读博士真的以为要开疆拓土,开出一片学术新天地。来到学院后,才发现自己以前运气实在太好,一路牛校好专业,毕业后就拿高薪,以为拜能力所赐,哈哈现在想来好天真。
博士的前两年简直是煎熬!
好友聊起我在课上的表现,说就像在看着一位顶级体操运动员被推上拳台,奋力展示各种花式摆腿、防守,她问:“你明明擅长体操,为什么非要在黑带高手的圈子里混呢?”
三年级暑假,导师退休,也把我遣散了,没有帮我推荐其他导师。我于是面临着退学还是继续两重选择。
只能靠自己!
我带着长达20页的书单找到学院里新来的一位年轻教授霍迪,看在同为伯克利大学的校友的份上,我期待他能给我些建议。霍迪教授很认真的听我介绍完后,长舒了一口气,问道:
给你一次机会,假设你此时博士一年级,你真心想做这个项目吗?
他建议以我自己为核心设计博士项目,他让我思考几个问题:
o 我最关心、看重的人群是些什么样的人。换句话说,我的研究能让谁受益?(价值观——潜在动机)
o 哪种工作环境能满足我的个人需求?精密计算还是手工操作?经常变换搭档场地还是有稳定的办公室同事?独立完成任务还是跟团队合作?(性格——很难改变,不如顺其自然)
o 我最擅长的能力是什么?调动这些能力能让我精力充沛并充满自信。(技能——分深浅,深技能如写作演讲,要求更高;浅技能如excel,稍加练习便可精通)
o 我最感兴趣的内容和主题是什么?(兴趣——深层动力)
这个建议实在是出乎意料!
它也给了我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我发现并明确我研究的价值。
后来我花了大约四年时间深挖研究潜能,并一路曲折,确定了博士论文:我最终写了三篇论文,分别是生态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和新建城市里人的心理-行为研究。
三者环环相扣,审视上百年的自然理论和历史,也涉足前沿的景观自然科学生态技术,还回国做了一年田野调查,受好友和同行们照拂,在好几所大学讲学、交流学习。
在这期间导师虽有帮忙,但路基本靠我自己找。
感觉就像生了个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喜欢,他不完善、不成熟,可非常有意思、我对他有情感。
毕业前一年,我决定不要去大学作教职,也没有急着进企业、找工作。
我想梳理出一个“知识输出-产业升级-个人发展”正循环的商业模式,在这里,
知识是素材,原料;
产业是合作者(通常是企业和政府);
个人是我建立的品牌,这个品牌是由“我是谁”决定的。
我目前被委托作的项目是cohousing|co-op 合作住宅,co-living 共同社区。
在北美,政府补贴的社会住宅基本属于这类,但他们遇到的问题是管理,其次设计平庸。低收入家庭只是在这里住住而已,很难脱贫;
开发商也会开发一些高档合作住宅,设计很时尚,吸引来的房客往往是收入高的白领。
我建筑设计出身,以前在旧金山住宅事务所工作过,熟悉北美住房;后来研究社会心理学和可持续生态技术,访谈过几十个社区,自己曾住过四年不同类型的合作住宅、共同社区。
有了这些经历和技能,再回答这个领域的问题,我当仁不让。
特别有意思的是,当我每次有声有色的讲起自己曾跟10个美国人在旧金山租下一座库房,把它改造成有15间客房的公寓时,在场的每个人都兴奋不已。大家甚至问起我私人问题,比如:你们怎样制定公规啊?你会不会把约会对象带回家,感觉隐私被打扰吗?室友吸大麻你怎么办?等等。
我觉得硕博研究生,跟其他工作者并没有本质不同:你要把自己这个人力资源发挥充分,投入到你擅长、你喜欢、社会需要、还能赚到钱的事里来,否则就是傻乎乎的等着毕业,白白耗费社会资源(教育你国家要花钱,父母又不用你养家),还自怜自艾。
这样的话,就算毕了业,你也不会真的开心。怕是要陷入另一轮的苦命:找工作难!恋爱难!成家好难!感叹自己“老”了!
意义感,使命感,这些字眼说起来很鸡血,其实找到它们是我自己的任务。
无解,你会感到无尽的惶恐。
过去的很多个日日夜夜,我竭尽全力完成每天的任务清单,夜深人静,疲惫地睡去。直到我能清晰地回答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我明白,这个问题一直都在,逃不过的。
认识自己,就是找到那种让你之所以成为你的东西。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布拉格向北 (UrbanistVancouver)
每周更新原创书评,向你推荐一部英文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