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着上次的内容讲 (药有)阴干、暴干,采治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
先从断句上看,阴干暴干采治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 。
这句话,目前有很多个版本的断句:阴干暴干、采治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阴干暴干、采治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有法。主流的就 是这两种断句方法。
我们也不去过多的咬文嚼字,大家读一下区别就行了 。
阴干、暴干:
当中暴通曝就是晒干的意思。这个比较好理解,一些药适合阴干, 一些药适合晒干。 举个例子来说,马齿苋就很适合晒干的中药 阴干必然得生霉变质。
采收时月:
这个也比较容易理解 我们经常说的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就是这样一句俗语,都有莫大的学问在里边 。中国地大物博,就同样是今天 海南广东估计还在穿短袖,北方已经快下雪了吧。其实,不单单有三月茵陈,还有二月茵陈的说法 。
群友1:经纬度带来的当地节气滞后。
这个其实就是我们把问题归结到不同地域上产出的药材是不一样的 。种过地都就知道,如果一块土地连续种一种作物久了产量、品质会持续下降。
究竟是土地生熟、还是炮制后药有生熟的说法呢?
联系上下文,我比较赞成的是土地的生熟。
群友1:请问胡大夫,土地的生熟是什么意思呢?我只知道生熟的区别是类似煮熟或者蒸熟过没有的区别。
现在说的是连作障碍
中药里边连作障碍很厉害的品种有三七、生姜。真伪新陈、并各有法。这句比较好理解。真伪,这个不用多说。 真伪会成为我们后边讲每一味药的时候给大家重点讲述。
陈新,大家应该都知道二陈汤,里边的二陈是哪两味药呢?
群友1:陈皮。
陈皮、半夏 为药之二陈 顾名思义 这两个药都是越陈越好(但是要知道也有个度)。除此之外宜陈化处理的中药还有狼毒、吴茱萸、麻黄、枳壳 。
但是像芦根、白茅根、石斛、麦冬这一类却是需要越新越好。
这里也要给大家说一下:药的新、陈选用也要和具体的病症有关 。比如地黄,凉血消肿要用鲜地黄,但是滋阴养血就适合用干地黄了。要理解这些一方面需要临床的累积,另一方面也要一定的悟性。
总结一下,这段看似 平淡无奇 实则是中药中的重点。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道地。道地药材的关键因素就是以上几个问题决定了的。
群友1:道地两个字后面原来包含这么多学问。
群友2:从来只知道,东阿的阿胶,云南的三七,没想到“道地”原来包含这么深广。
群友1:我也是,以为只要原产地出的,就叫道地药材。
胡大夫说:我们买附子要用四川的、买三七要用云南的、地黄要用河南的白术要用浙江的。不单单是产地,产地道地种植方式,加工方式的传承,土地的优劣等都是重要的。
群友3:看来治病药材也是关键啊!
至今除了四川特定的区域能种川芎,还没有哪里能把川芎种好的。
群友2:请问胡大夫,为什么有的药房的当归是块状大片的,有的是根须细条的。可是抓药的时候这两种并没有区别的。请问,这样也可以吗?
胡大夫回复群友2:当归,本该是归头,归身,归味功效各异。 但是现在注重这点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在告诉大家一些可惜的事,文山几乎不产三七了,于潜也几乎不产白术了,犍为的核心产地也没有产干姜了。这其中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也有正常的产地变迁。市场经济的问题是江浙一带的人们已经不需要靠种植药材挣钱了。三七需求量太大了,种一季以后这块地就没法再种第二季,得休耕很久。生姜,犍为的核心产地的土壤出了问题,种下去就会生病。有兴趣的话下次给大家做一次道地药材的专题,我们深度聊聊。
请问胡大夫,当归长虫了还可以用吗?
胡大夫回复:生虫了,理当不用。想想缺吃少药的年代,估计也是用了的。
今天,以本经上的经文为引,讲了一下道地药材的问题。
顺便给大家一个法宝①:当归,白芷的保存方法,买回来冰箱冷冻室放1周,再拿出来晒干,放多久都不会坏。
下次我们重点说一下道地药材的事。
感谢大家!
祝大家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