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末,好报写作群邀请到青年作家杨熹文分享写作经验,对我来说受益良多。
杨熹文常住新西兰,现居房车上,热爱生活与写作,相信写作是门孤独的手艺,意义却在于分享。出版书籍《请尊重一个姑娘的努力》,这本书的内容来自她真实的生活经历,讲述一个姑娘在异国他乡的奋斗史,她也因此成为努力的代言人。
今天她分享的主题是如何成为一名作者?接下来她从五个方面分享她的写作经验。
1.舍命读书,坚持写字,坚持输入输出都很重要。
像我们这种全职工作的人哪有时间读书?我也很纠结,有很多书要读,但是没有时间。老师结合她自己的经历讲到她读书的过程,她每天早上七点之前读书,晚上十一点之后读书。她每天早上坚持5:00起床,读一小时书,收拾一下就去上班,她打工的地方有中餐馆,咖啡馆,这些地方的工作时间都很集中,当他们闲暇时,她会拿出自己喜欢的书阅读,有时在工作服的口袋里放支笔,如果有灵感,马上找时间写下来,包括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可以写,就这样,老师一年读了200本书。有人问她:“你这么拼,不休息不累吗?”她说:“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写出来的文章带给自己的成就感远远超过身体的疲劳,太珍惜自己羽毛的鸟儿怎么能飞得高呢?”
2.经历是你写字最好的资本。
有人说喜欢写作的人大都性格孤独,找一个找房子安安静静地写作。可是很多作者告诉我们他们的作品和他们的经历息息相关。
比如美国短篇小说巨匠欧·亨利,年少时喜欢写作,希望自己成为一位作家,可是后来成为一名银行人员,不料做假账的事败漏,不得不承担相关的责任,他的《警察与赞美诗》就是在监狱写好,寄给朋友帮他发表的。
比如英国作家毛姆,他的很多作品我们耳熟能详,《月亮和六便士》、《面纱》、《人性的枷锁》等作品,叙述详细,人物个性鲜明,这些都离不开他经历过不该经历的事,爱过不该爱的人,这样丰富的人生经历才有可能让他写出半自传体,长达40万的《人性的枷锁》。
比如俄国有一位说不上名字的作家为了写雨而专门去听雨,大雨小雨所有的雨一样一样地去听。我们平时可以多去旅行,去认识不同的人。苦难对于写字的人来说,永远都是财富。
美丽的舞蹈家杨丽萍,在她54岁时,有记者问她:“你为什么不要小孩?”杨丽萍说:“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我来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3.没成功时不心急,成功之后不跟风。
大家都听说过一万小时的定律,写字写一万个小时,其实现实比这个更容易,往往写不到一万小时就会有收获。在这里老师还建议我们不要着急开公众号,等你有一定人气时会更容易一些。
4.如何面对负能量?
如果你打算在写作这条道路走得更久更远,难免会遇到跟你观点相左的朋友,这时我们要做好两点:第一,不要介意别人说不堪入耳的话;第二,不要花时间互撕,如果你和别人互撕,最后你会明白那是无益的,只有你的时间是最宝贵的。乔任梁的例子就牵动着一个群体的悲哀。
5.写作什么时候会有经济收入呢?
写得好,坚持住,早晚会成为一个自由写作者。
最后老师给我们的建议:
第一,多看纯文学的书籍,少看励志书。因为纯文学的书走得更远,纯文学的书中也有励志的成分,但那是永远不会过期的。
第二,多读,视野会越开阔,你的写作方向会越清晰。
第三,阅读是提升气质最好的方法。
第四,明白现在做出的任何努力都会让你以后受益,把努力当成一种常态。努力不是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习惯,不要盲目地努力,要为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努力。
第五,如果没有摘抄,就不要阅读了。当你读完一本书,一定要做摘抄,把自己认为好的,有用的句子抄下来,一有时间反复看,看他们的写作风格,描写方法,论证过程,这些都需要自己平时努力。
好了,干货就分享到这里,如果对你有用,就请动动大拇指点赞,关注或者打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