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熟读成诵,理解词义。
二、寻读关键词句品味,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和情怀抱负。
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诗词,理解词义,能进行初步的赏析。
教学过程:
导入
师:他号称南宋第一词人,人们也称他为“英雄词人”“词坛飞将军”。在文学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就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
屏显:(生齐读)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第一部分:英雄?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三首词,大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朗读。
屏显:
1.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师:辛弃疾一生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可惜朝廷软弱,奸臣当道,终其一生他都未能如愿。他只有把满腹心愿与抱负都化在他的词作里,在他的词作中驰骋疆场,杀敌报国。
请同学们试着从重点词句,表现手法等方面,品读辨析其中诗味,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英雄。
(屏显:
我读——一句(字,词),看见一个——的英雄
例如1:我读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词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想象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实现梦想,重返魂牵梦萦的山河故国,看见了一个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英雄。
例如2:我读醉里挑灯看剑,一个醉字,一个人酒后醉里,念念不忘的仍然是立功沙场的宝剑,金戈铁马的军营战场,我看见了一个失意落寞的英雄。)
第二部分:悲歌?
师:辛弃疾21岁在家乡历城参加抗金起义,他曾率领50人到数万人驻扎的军营生擒叛贼,那时的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威风凛凛。南归之后,在主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他又注定是孤独落寞的,失意愁苦的,壮志难酬啊!
师:再读三首词,聚焦词中含有“白发”“少年”的词句,品品其中意味,能明白英雄悲在何处吗?
屏显:
1、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少年不识愁滋味。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例如:可怜白发生!白发加句末的感叹号,作者可怜的不是岁月匆匆,霜染白发,他强烈抒发的是心中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第三部分:志向?
师:但不管在怎样的境遇里,辛弃疾心中的理想从未动摇过。南归之初,他到滁州为官,减免赋税,休养生息;到江西为官,遇到饥荒,开仓救济饥民;到福建筹备海防,修建备案库……南归40多年,20年赋闲罢废,历经弹劾。即使不能征战沙场,杀敌报国,他永远也不会向现实低头,他是用生命在写他的诗篇。
屏显:
寻读三首词,找出最能体现辛弃疾志向的词句,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他怎样的人生追求?
(1、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斫去桂婆娑:运用想象,飞到月宫砍去桂树,好像人间撒去更多光辉。桂树喻指金人的军队。驰骋疆场,奋勇杀敌,打败金人,收复失地,这是辛弃疾一生的梦想。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收复失地,国家统一,建功立业,扬名青史,这是辛弃疾作战的目的,也是他人生最高的理想。
3、却道天凉好个秋。
人到中年,词人登高望远并非伤心而来,他内心不甘可软弱的朝廷,残酷的现实让他不得不欲语还休。这里浓愁淡写,重语轻说,历经沧桑,他依然渴望把梦想变为现实。)
第四部分:他们
师:之前,我们共同品读过苏轼。“苏辛”是宋代词坛豪放派的代表词人。他们的豪放词都打破了男女柔情、绮丽婉约的传统模式,写男子情怀,但豪放中又有不同。大家请看:
屏显:(生读)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屏显:
有人说:
品苏轼之词,若清茶,一樽还酹江月。
品稼轩之词,若浊酒,一饮壮怀激烈。
苏词旷达,是大彻大悟,是知其不可为便不为的洒脱;辛词悲愤,是矢志不渝,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
师:无论是旷达的苏轼,还是悲壮的辛弃疾,无论是随遇而安,抑或是矢志不喻,他们都用自己的才情和生命铸就了宋代文坛的两座丰碑,其不朽精神光耀千古。让我们带着或多或少的疑问与不解下课!请同学们课后再品稼轩,写写稼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