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的书走的路见的人经的事越多,才越发觉自己知道的太少,而人只有知道自己无知之后,才能从骨子里谦和起来,不再孤芳自赏,不再咄咄逼人,不再恃才傲物,因而也不会再去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所以说,人总是越活越平和,称之为成长,成长是什么?就是慢慢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众生。——本周金句
2018年11月19日-25日
【写在开头】
又患上了强迫症,如果这一天没有过完就没有办法完成我的总结表格,必须按照实际执行情况把本周计划完成内容逐一填好才算完,否则总觉得缺点什么。虽然时间又有些晚了,但也算是对自己完整的交代吧。
这是第二周尝试用表格的形式来做周复盘,感觉还不错,我将它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本周计划+每日执行情况表格,第二部分是本周总结和下周规划。之前一直都采用在笔本子上写的方式,感觉还是有些麻烦,而且总会因为各种原因遗漏掉哪天的复盘,所以以后决定还是用电子表格记录,很顺手,也很方便。
对于使用工具的探索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我是一个怕麻烦的人,很多时候不愿意将生活复杂化,越简单越好,通过这件事我发现你追求的某种秩序是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来实现的,在没有找到那个途径之前一定要不断的尝试。工具也是随着自己的成长不断优化的过程。
记录要可视化,要留下痕迹,一定要自己明确的感知到成长的过程。
这样你的每一天都会过的非常充实,每天都在向目标迈进。过好了一天,也就过好了一生。
以下两个表格是本周完成情况,以及本周总结和下周计划对比表。
【一周总结】
工作:108训练营持续推进中,下周的任务会很重,将每个线条的内容梳理情,同步推进。
读书:因为自己常常会有焦虑情绪产生,甚至常常不能自拔,于是终于开始读了《如何才能不焦虑》,读了不到一半,感觉我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哈哈。后半段粗略看了一下基本可以放弃了。针对焦虑的问题更了一个文,内容来源于本书,很多情绪一下子就被治愈了。
《三体》一本评价很高的小说,我断断续续的看到将近一半,我能说我还没入戏么?只能说它可能并不是我喜欢的题材,作为一个纯文科生要理解什么天体物理学简直要崩溃了...
综艺:本周看的综艺比较多,短碎片化时间可以看完,看完《吐槽大会》更了写张韶涵的文,这篇不满意。《奇遇人生》也特别好看,这期嘉宾是赵立新和白举纲,他们去的冰岛,我小时候梦想要去的地方。下周更个文。《鲁豫一日行》是李连杰,超级推荐!看完之后对李连杰有了不一样的认识,不愧是修行之人,悟到很深。他从名利双收的国际巨星做回一个普通人,很真实快乐,这个好难。
英语:本周没上课,完成了一个小作文,两个网络单元,也是抢救性的。做了两次单词测试,词汇量还行7000-9000吧,但也仅限于看着眼熟而已。下周在英语上多花一些,每天看ted,我发现ted视频真的很好,既能练听力,又能获得新知。每天背单词,重复之前学过的单元主题。面试课2-3节,已预定。
【日常更文】
本周亡羊补牢式更文4篇,其中有一篇算做是凑数了吧,只有500多字。自从立了日更flag之后就把自己绑架住了。几乎每天都在写,即使哪天没有更文,也在保持持续输出,有时候会困惑一个问题,到底是为了完成日更而发文还是应该努力保证文章质量?后来想想,不能为了写而写,我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质量,虽然稳定性输出很重要,但是自己过不了关的文字还是没有办法更出来。继续摸索吧。
搭积木和做事是一个道理,只有地基打稳了,上面才能更稳固。当我总想变着花样搭的时侯,到了第三层就站不住了。可见,根基是有多么的重要,做人也是如此。只有把每一步路都扎扎实实的走好了,脚踏实地,才会稳,才能赢。
真正的厉害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生,而是在逆境中可以绝地反弹,不放弃希望,相信依靠自己的能力可以好起来。
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一直一番风顺,不会一直低谷,也不会一直在山顶,高低起伏,但是只要你一直在往前走,就一定是向前的。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你的人生就是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场剧,只有你能决定它。把选择权掌握在自己手里,才会拥有主动权。
生活有时会给你一板砖,但是不要失去信仰。
内心的热爱是疲惫生活中英雄梦想,是信仰一般的存在,你相信它、践行它就有实现的希望。
为什么你身边的亲人会反对你折腾?折腾就意味着不稳定,意味着风险,意味着他们可能会跟你一起承担这个风险,他们本能的害怕变化和失败。
【本周反思】
本周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本周就是:稳定。几乎没有丧,偶尔在压力大的时候会有些小崩溃,之后就学着调节的情绪。上周周记堵着气说的话:真正的高手是持续性稳定,我不是高手所以我原谅自己。通过这句话,我发现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两个问题:1、内心不愿意承认丧的存在,但又必须接纳它,气呼呼的让自己接受 2、我对自己的丧无能为力,我只能高喊着,哼,我要对抗你。
反观表层的问题之后你能更清晰的认识到深层次的问题,一定要深入的去探究,这就是复盘的重要性,从自己身上学习、反思、成长。所以成长是什么,就是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迭代,路途中会发现各种问题,无论这个问题是认知层面、知识层面、还是情绪层面等等,当你开始认识问题,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再战胜问题,之后升级才能更快。
成长的路上都会经历一个兴奋期、沮丧期、平稳期。就像是开始写周记一样,前一个多月会很稳定,很新鲜,到了第二个月就会有瓶颈,内心有抗拒,再到后来,当它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了,既不会抗拒也不会幸福,就是必须要做的事,做就是了。
本次周记的题目用了这样的句子,其实我并不喜欢,因为可能有些人看了会反感,但这是对我自己说的,我给自己的要求就是要平稳的成长,持续努力,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情绪管理,如何克服不好的情绪,怎么去和自己和解都需要自己去梳理。
【微博记录】都是金句哈哈哈
【新知】这篇文章很好,特别复合当下我的心境,全部copy过来吧。
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层次
对“慎独”的通俗理解是:谨慎独处,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时候,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不做违背道德的事,不做违纪违法的事,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这就叫做慎独。
在别人不能看见的时候,能慎重行事;在别人不能听到的时候,能保持清醒。不要认为隐藏的和危险的过失,就可以去做,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因此,当独自一人时,同样要严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自重自爱,把握住自己。
“慎独”,出自《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意思是最隐蔽的东西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灵魂,有道德的人在独处时,也不会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对“慎独”的通俗理解便是谨慎独处——在没有别人在场和监督的时候,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做违背良心、表里不一、没有素质的事。
一句话,任何时候都绝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品悟起来,慎独,乃是一种君子的人格,一种高度自律的素质,一种良心的光明坦荡,一种高贵的修养,一种人生的境界。
而这,就是高贵。
慎独,是一种君子的人格
《中庸》说,君子慎独。
《论语》中也有这样一段对话:“子贡问君子。子曰: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先做到了再去说,这就是一个君子。
这句话一语道破君子素养的要诀所在——-知行合一。一个可以称为君子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如一、心口如一、始终如一,人前人后一个样。
而这些,正是慎独的根本要义。
所以慎独,是一种君子的人格。而且是基本人格、第一人格。
慎独,是一种良心的坦荡
无论春秋时柳下惠的坐怀不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元代时许衡的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都体现出一种对心中自律的坚守,一种良心的坦荡。
《后汉书》载,东汉安帝时,荆州刺使杨震赴任途中,途径昌邑,昌邑县令王密曾受杨震提携之恩,为表感谢,王密“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杨震却拒绝接受,王密劝道:“暮夜无知者。”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王密听后“羞愧而出”。
世间口若悬河、信誓旦旦之人太多,但像杨震这样做人坦荡,即使没人监督心却一如既往遵从自己良心的人,却寥寥无几。
所以,慎独就是老老实实面对良知,清清白白面对自己,坦坦荡荡面对这个世界,用一颗干干净净的心,换来高贵的人格。
慎独,是一种高度自律的素质
说到底,慎独就是一种高度的自律。自律是人通过对自己情绪和思维的控制,来达到主动行动的能力。
“慎独”的前提是坚定的内心信念和良知,是以自己的道德意识为约束力。自律的最高层次,便是慎独。
如何做到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慎言。“慎言以养其德,节食以养其体”,人在生活中最多的就是说话,所以慎言是修养自己的第一步。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慎言还是处世最重要的一方面,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慎言与否,关乎成败。
慎行。慎行是一种修养和品格,反映着内心原则操守的清晰、坚定与否。“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懂得“慎行”的人,必定志存高远,脚步踏实。世事复杂险恶,也需要靠慎行去保证一个安稳周全。
慎微。“慎微”不是小器,而是不忽视细节,是对事物一丝不苟的态度。《老子》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很多时候,细节决定成败,图大者当谨于微。
慎欲。心欲伤神,肉欲伤身。“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我们每个人都做不到完全消除欲望,但起码可以节制,不受欲望摆布,成为欲望的奴隶。老子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慎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生中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交友不慎。看人不要只看表面,要在多观察、多了解的基础上,再决定交与不交。
慎初。对于人生,忘了初心,就等于入了歧路,走得越远便越空虚,因为那必定都不是你真正想要的。
对于做人,任何事情只要做了第一次,便必定有第二次第三次……如果是迈出恶的一步,就是走向恶的深渊。所以一定要慎初,当其时,是非善恶,就在一念之间。
慎终。老子言:“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如果能始终如一,持之以恒,到最后还像开始时那样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事情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太多的失败,都是败在了最后一段路。
慎独,是一种高贵的修养
慎独,需要的是内心的定力。定力,却是需要修炼的。
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的晚清名臣曾国藩,就非常注重“慎独”的修炼。
他临终时只给子孙留下四条遗训,第一条就是“慎独则心安”——如果能做到慎独,则内心坦荡,心中无愧疚之事,人也就可以泰然处之。这是自强之道,也是修身之本。
曾国藩还曾在家书中说:“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心既知有善知有恶,而不能实用其力,以为善去恶,则谓之自欺。方寸之自欺与否,盖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
曾国藩32岁那年,给自己订了个日课册,规定了自己每天必做的十二件事: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一以贯之,坚持下来。他正是凭借这种严格的修身成就功名,并树立了做人的标杆。
这为我们指出的,就是修炼慎独工夫的最切实可行之法——为自己规定必须遵守的规矩,为自己制定必须要做的事情,然后坚定遵守、坚持做下去,以磨砺自己的心性,沉淀自己的修养,不因无人监督而放纵和荒废。
慎独,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小事中,除了一份高度的警觉之心,就是要切实扎实地去做。定力,就来自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中。
最大的高贵,是内心的定力。一个高贵的人,是能做得了自己主的人。
慎独,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南宋陆九渊也说:“慎独即不自欺。”慎独之时,人主要面对的是自己,是与自己的内心赤膊相见。
能做到慎独的人,是战胜了自己的人。
老子言:“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自胜,才称得上强大;内心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这样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定和富足,面对世间的欲望滚滚,命运的荣辱沉浮,人生的成败得失,守得住自己,约得住行为,不崩溃,不放纵。
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与自己相处是能力,与自己相处好才是境界。所谓慎独,正是与自己好好相处,并找到那个更好的自己。
以上种种,无一不是自律慎独、道德完善的体现。古代先贤在道德修养方面十分讲究“慎独”,因为一个人只有独自一人时才会表现出自己的真实道德修养来。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