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只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上好爱国主义教育“必修课”,才能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播撒爱国主义的“思想火种”。“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阶段是成长历程的“拔节孕穗期”,是根植爱国主义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要把下一代教育好、培育好,必须从广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抓起,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上好爱国主义这一门“必修课”。要积极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国家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并与感恩教育、法制教育、志愿者活动等结合,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
传播爱国主义的“精神花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历史主流。自古以来,就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爱国豪情,有戴叔伦“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精忠报国,更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深。爱国,从来都不是一句口号,需要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奋斗”的铮铮誓言。党员干部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中坚骨干”,要将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自觉做好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传播的“代言人”。
绽放爱国主义的“信念之花”。爱国主义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38年在南开大学面对国家日益深重的危难时就曾发出振聋发聩的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时至今日,这质朴厚重的“爱国三问”依旧蕴藏着无穷的爱国力量。“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个人和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只有每个人都心怀国家,把“小我”融入“大我”,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中国才会发展得更加美好。
峥嵘过往,启迪未来。爱国力量穿越时空,永不褪色,永不过时。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我们要坚守“红尘滚滚不改其性”的赤子之心,奋力唱响新时代爱国主旋律,让爱国之花常开、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