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我来到了梦想中的北京。来北京之前,我就想好了,要么去新东方要么去得到,因为两位创始人是我一直关注且欣赏的。然而北京初春的风依然冷冽,于是我在艰难求职一周后就迅速入职了一家小公司。工资很低,因此我学会了做饭。但是这份工作太让人窒息了,每周总有好几天下班后,在回去的车上忍不住哭了。后来我再找工作,终于来到了新东方,这一待就是六年。
去年离职是因为双减政策。我像是一个长大了就被强制赶出家的孩子,而我还没做好100%的准备,所以我一直没有写这段故事。这几天,我看到了老东家的直播间——东方甄选火了。我特地又下载了抖音,看了几天。我买了俞老师的新书《在岁月中远行》。这本书和他以往写的书不同。而我现在也可以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谈谈我了解的俞老师和我待过的新东方。
在新东方的这几年,我感受到了“诚信负责、真情关爱、好学精进、志高行远”的价值观。在我的印象里,新东方的职场环境很坦诚,比如有一年集团年会的节目之一,是将《沙漠骆驼》改编成了《释放自我》,其中一句歌词是“干活的干不过写PPT的”。
我遇到的同事和领导都很优秀,尽管他们并不是都爱看书,但是公司的俱乐部很多,我喜欢读书和打羽毛球,于是我加入了读书俱乐部和羽毛球俱乐部。我被读书俱乐部推荐去参加公司2018年优秀读者评选,最终成为了集团30名中奖者之一(我当时在的公司——新东方在线中了4人)。
而我在新东方在线的羽毛球俱乐部,结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这两三年我们一起周末打球,一起吃饭一起谈天说地。其中一对球友恋爱结婚了,而其他人也陆续步入了恋爱或者婚姻。
19年的时候,我从新东方在线调到了新东方集团的优能中心工作。集团同事的学习氛围更浓厚一些。我依然去参与集团的羽毛球俱乐部活动,也是在那里认识了男友。总之,在新东方的这几年,我过得很快乐,我从自卑怯弱的人变成了大方自信的人。
俞老师以前写的书,主要是教育主题或者演讲类的感想,一般人读着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很少有人会把它用到生活实践中。而这本新书,俞老师主要讲自己的行走经历。他在《为什么应该行走于大地》中写道,如果让我为孩子在生存已解决的前提下选择做一件事,我也会为他们选择“行走”。如果允许再做第二件事,那就是阅读。阅读和行走,是连在一起的。
实话说,在这里,我并不理解俞老师所说的行走。因为我们一般了解到的古人说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应该是阅读在前,行走在后。而接下来,我看到了漠河之行、雨中漫行永定河、京西古道行等,俞老师详细讲解了自己的行程,每到一个景点都和大家讲历史故事和自己的感悟,这让我突然理解了他说的“行走”的意义。行走就是在用自己的脚丈量世界,这是俞老师开阔自己的方式,这也可能是适合很多人的生活方式,毕竟我们在大城市困了很久很久,我们的很多烦恼也因为在大城市里而起的。
俞老师提倡的行走,在新东方有对应的福利项目。在疫情之前,新东方每年都有一次全员团建活动,人力同事确定好各类旅行团,然后大家按照自己想去的地方报名,公司提供两天带薪假期,同时给入职三个月以上的员工报销旅游经费1500元,而随着工龄的增加,旅游经费的报销会增多。比如我19年参加的新加坡旅游活动,报销了3000元的旅游经费,而同行的另一个公司同事报销了6000元。
“人怕出名猪怕壮”。俞老师最让我佩服的是,他对于事业,对于自己的爱好,有一些坚定的信念,尽管被质疑过,但他一直坚持做一些朴素的事情。也许是因为他的榜样作用,尽管一些朋友对我看书的爱好提出过质疑(他们觉得看书太多太聪明的女生找不到对象),但我坚持了读书的爱好,也遇到了很支持我看书,同样喜欢看书和打羽毛球的男友。
我读这本书的感悟是,一辈子很长,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像俞老师喜欢行走和阅读,他做到了知行合一,他成为了大家熟知的优秀的人。如果他没创办新东方,还是一个普通人,那他身边的朋友或者同事,一定也会认可,他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俞老师在多个场合说过,他并不是最聪明的人,他只是足够努力。在每一次他的出行,尤其是爬紫金山之前的早上,他挣扎着要不要起床,这像极了我们准备好了要去做某事,但是我们可能被身体限制住了。如果你没有去做,只能说明这件事并不是你喜欢的事情,或者说你自己没有意识到坚持这件事的重要性。那你可以认真思考下去,找到你热爱的事情并坚持下去!
希望迷茫的朋友们能在这本书中收获些什么。最后祝愿读到这本书的朋友们阅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