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快与慢》是行为经济学奠基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写的一本畅销书。书中,他介绍了一种思考模型,说每个人大脑中都有两套系统: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运行速度快,不费脑力,在自主控制状态下负责不断感知和评估周遭一切,但有时不够准确。系统2运行速度慢,极其费力才能运行,负责解决难题、自我控制、批判审视。
TA心情好吗?
先赚它一个亿算不算个小目标?
豆腐脑应该是甜的还是咸的?
我们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脱口而出,神完气足,精神矍铄,鹤发童颜,童颜巨……而且自信满满,谁质疑我谁是傻X。因为此时我们调用的是系统1. 速度快,调用轻松——但常常不够准。
2017×123=?
北京房价何时会下跌?
吴彦祖和老黄谁更帅?
看到这种困难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有一阵的头晕恶心——这是系统2被调用了。因为它负责解决需要推理计算乃至深思熟虑的问题,能耗很高,但比系统1准确。
尽管卡尼曼没有这么说,但事实上系统1有点像我们说的“感性思考”或者“直觉”,而系统2有点像我们说的“理性思考”。
系统1和系统2的模型可以解释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傻X常常更自信?因为自我批判审视是系统2负责的,而傻X们基本放弃了调用起来很费劲的系统2,只活在系统1的简单直接的逻辑里。速度快、能耗低,又没有检查和校验……傻X活在这样的世界里,逻辑不管正确还是错误,都越来越自洽,那能不越来越自信吗?古语说“你永远不可能战胜一个纯傻逼”就是这个道理。
人为什么会有拖延症?因为人们拖着不想去做的事情,通常都是需要调用系统2来处理的。而系统2的运行能耗是很高的,会让我们心跳加快,瞳孔扩大,血糖降低……出于本能的损失厌恶,人就会找借口放弃,转而去做只需要系统1的事。想想我还真常常就是这个德行。
“系统1系统2”这样的命名,很容让人联想到计算机,然而在《思考,快与慢》的后半部分,卡尼曼主要是使用“系统1”和“系统2”这样的语汇,来描述一些行为经济学的实验和发现,并没有对这两个系统的内部机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可能卡老爷子对计算机不太熟,又或者这个程度对行为经济学来说已经够用了,不管怎样,继续探究的历史重任就落到了老黄的肩膀上。
在老黄的模型里,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系统1和系统2. 所有的速度快与慢,能耗高与低,只是因为我们要处理的信息所处存储介质不同,结构不同,导致存取的代价不同而已。
心理学对记忆系统有“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区分。工作记忆是指对信息进行瞬时加工和贮存的记忆系统。它的速度非常快,但容量极其有限,维持的时间也很短,从几秒到几小时这个数量级。而长期记忆是生效相对慢,但可以维持几天到若干年的记忆。如果把工作记忆比作读书的书桌的话,长期记忆就是存书的书架或仓库。
熟悉计算机的人可能已经想到,这跟内存和硬盘也太像了吧!
别人把他的电话号码念给你,在几秒钟内,你就可以记住,然后打开自己的手机存下来。过几分钟再问你,基本就忘干净了。这就是工作记忆在起作用。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寻找规律和刻意重复,把一个电话号码形成长期记忆, 比如你自己的手机号。
工作记忆容量极其有限,那具体是多少呢?过去人们认为是7 (George·A·Miller, 1956),现在更广泛的共识是4 (Nelson Cowan, 2001),单位是“组块”。是不是感觉少到发指!怪不得我们记手机号或者银行卡号的时候,是以4位数字左右作为一组来记的,敢情再多了内存就该溢出报错了。对,就是脑子里duang一声弹了一个out of memory的框,然后,信息丢失。
哇,工作记忆容量这么小,终于为自己的笨找到借口了!更爽的是,这东西貌似无法提高诶,脑子里的内存,又不像电脑内存条一样可以拔了换条大的,于是懒的借口也有了,反正努力也提高不了喽。老黄我有时真的在幻想,如果这个世界人人都不努力,那该多么美好~
可惜,工作记忆容量虽然很难扩大,但使用效率还是有办法提升的。这里用到两个技术:
一、压缩打包
还记得工作记忆容量的单位是“组块”吗?“组块”的意思是,如果你能把概念建立关联,打包在一起,那么这一个压缩包就只占一个工作记忆的存储位置。比如同样是四位数字,2198可能要占四个存储位置,而1234只需要占一个。对没背过乘法口诀的人来说,3721也要占四个。
说到“信口雌黄”这四个字,如果你想到了雄黄、共生矿、砒霜、三硫化二砷、四硫化四砷、三氧化二砷、白娘子、杭州、G20、端午节、屈原、芈八子、孙俪、等等……那你的这部分组块就要比只想到“瞎说”这两个字的人,来得健壮。
二、虚拟内存
这部分要稍微动用你的系统2,但也只是稍微,别懒,千万要看懂。
在计算机里,对于应用程序来说,它以为自己能够使用的内存空间是很大的,与物理内存的容量无关。比如计算机内存条只有2G,应用程序可能会认为自己能使用4G的内存空间。操作系统会在硬盘上开辟一块空间,作为内存空间的扩展。有些在内存里放不下的数据,就放在这里。当操作系统发现应用程序要访问的内存数据其实是在硬盘上的时候,会把这部分数据和物理内存上暂时不用的数据做一下交换。因为内存是以页为单位管理的,这个动作称为换页。整个过程是由操作系统在后台完成的,所以作为一个应用程序的你,并没有感知。还不知道为什么你是一个应用程序?赶紧看黄总说的上一篇《为什么我们“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回到人类思维来说,既然工作记忆容量小,那就要求我们得能在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快速顺畅地进行换页。要想换页顺畅,组块必须能够轻松拆解和组合,也就是说,组块的结构要好。
工作记忆容量的数字4是平均值。不同的人,或者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都可能有所不同,但上下浮动很小。所以真正导致人们处理信息能力分出高下的,是打包和虚拟内存技术,也就是以合理的结构来组织组块的能力,以及构建、拆解和调用组块的速度。
我有时甚至觉得,人类在地球上这么多物种中脱颖而出,可能是个bug. 而导致这个bug的核心,可能就是人脑中的虚拟内存技术。老天爷没想到给人类这么小的工作记忆,居然被人类通过换页玩儿出花样来。(注意:这一段纯属老黄的个人想象,毫无科学根据!)
有一个比喻说可以把工作记忆想象成一个马戏团里玩抛接球的小丑。四个组块就是抛到空中的四个球。小丑得不断地对它们施加能量(抛),它们才能正常运行,记忆才会被保持。否则身体就会把能量输送到别处,记忆就会丢失。
我想对于思维高手来说,抛接的可能就不是四个球,而是四个——集装箱,人家的组块大嘛。高手思考问题的时候,四个集装箱在空中上下翻飞,呼呼生风。需要考虑细节时,一记排云掌,将三个集装箱打回仓库,而后掌作龙爪手之势,运起一股真气,走手太阴肺经,由指尖激射而出,将剩下的一个集装箱撕得粉碎,里面的物件若满天花雨四散。高手气定神闲,右手以摘星值凌空拈下四件继续抛接,左手袍袖一挥,带起一股劲风,将余下的零散物件拂回仓库货架,各自归位,不差毫分。
(恭喜你读到了这里!你的系统2还撑得住吗?欲知组块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